太平戲院 (香港)

22°17′12″N 114°08′13″E / 22.2868°N 114.1370°E / 22.2868; 114.1370

太平戲院
Tai Ping Theatre
太平戲院內部(1909年)
地圖
地址 英屬香港
香港島西營盤皇后大道西421號
所有者源杏翹家族
類型單幢式戲院
現用途華明中心
建造
啟用1904年
翻修1932年
關閉1981年
建築師巴馬丹拿(負責1932年翻新重建)

太平戲院(英語:Tai Ping Theatre)是香港二十世紀初建於西環的大型戲院,1904年落成,位於西營盤皇后大道西421號。曾於1932年重建,整間戲院可容納近1,000人[1],分前、中、後座,兩層超等及包廂。東主為源杏翹。1981年停業拆卸,原址現為商住大廈華明中心。

歷史

開辦至戰前

 
1904年建成的初代太平戲院模型(香港電影資料館展品)

創辦人源杏翹在19世紀末從廣東鶴山來港經商,並乘著石塘咀一帶的娛樂事業起飛,斥資興建太平戲院。

首代建築屬「古典復興主義」風格建築,早期設計主要上演粵劇。最上層的超等票價最昂貴,可容納200名觀眾,左右兩邊共有4個包廂。其後來加設銀幕,放映西電影,1960年代中期上層停止使用。

1932年完成的重建是由巴馬丹拿負責建築設計[2],具有當時流行的裝飾藝術元素。重新開幕後首套放映的為派拉蒙電影《飛行大王英語Sky Bride》。

1933年10月25日,香港政府批准粵劇男女伶人可同台演出,覺先聲劇團的薛覺先唐雪卿,翌日率先在高陞戲院同台合演《白金龍》。同年11月15日,原是全男班的太平劇團改組為男女劇團,由馬師曾伙拍譚蘭卿上海妹麥顰卿三位花旦, 在太平戲院演出。[3]

戰時至戰後

 
太平戲院舊址即現時華明中心

日佔時期,戲院行業受日軍管制,太平戲院為復業而加入「港九戲院組合」。及後於1943年被徵用為「宿泊所」,用作收容候船歸鄉的華僑。

太平戲院有兩個特色,其一是有「位仔」之設,那是鐵做的小椅子,連接在整排座位的旁邊,讓買了最旁邊座位的觀眾,有一個免費的小位子去安罝他的孩子。其二是有三樓之設,不過三樓安裝的座位是鐵條做的,令人坐得並不舒服,主要的原因是避免1950年代猖獗的木[來源請求]

1981年結業前,太平戲院最後一套放映的為香港電影《摩登保鑣[4]

2006年,第三代院主源碧福把戲院及家族業務的6,000多項文物分別捐贈予香港文化博物館香港歷史博物館香港電影資料館[3]

昔日由太平戲院後門通往德輔道西的一段路稱為興隆里西,現興隆里西已消失,成為華明中心一部份,華明中心C座入口的門牌,為德輔道西394至400號。

建築

 
1930年代重建後之太平戲院模型(香港文化博物館展品)

周邊環境

德輔道西進入太平戲院的範圍,是一條微斜長廊,走到露天處,向右走,會到達前、中座的售票處,這是一個簡單的售票窗口。再向前走,便有幾級石級,可以走進太平戲院的正門大廳,後座和樓上超等售票處便設於此。大堂裏沿著牆壁懸掛著玻璃廚窗,貼著電影的海報和劇照。大堂面向皇后大道西,地勢比德輔道西高出不少,因此從大堂要進入後座,便要拾級而下,大概要走石階二十級左右,才可以到達掛了兩層黑毧布門簾的入口。

從德輔道西經過太平戲院的長廊,向左走,經過長長的斜坡,再上三十級以上的石級,登上太平戲院的後門到達三樓的售票處,也是三樓的入口。這裏有一片空地,可以從高俯覽德輔道西一列店鋪的後門陋巷,由於陋巷也種植了不少樹木,為這片小空地營造了小公園的氣氛。

內部結構

從太平戲院的大堂向右走幾級石級,可以登上二樓超等座位的入口處,在這裏撕了戲票聯根,又要再走幾級石階,才正式到達二樓。若在入口處抬頭一看,便可以看到一幅巨大而又色調柔和優美的壁畫,畫中是希臘神話為題的裸女和天鵝,相信它是當年西區小朋友性啟蒙的符號。

太平戲院本為粵劇演出而建,舞臺裝飾和利舞臺相媲毫不遜色。兩旁有一對聯:「太古衣冠做出戲假真情藉此堪作人懲勸 平臺歌舞動謂曲高和寡無非欲駭俗見聞」; 在太平戲院辦公室另有對聯一副: 「太古衣冠猶慕漢 平臺歌舞足移人」。

曾於此取景電影

相關書籍

  • 《太平戲院紀事:院主源詹勳日記選輯 1926-1949》(程美寶編,2022年三聯書店 (香港)出版)
  • 《太古衣冠,平臺歌舞:太平戲院文物與香港粵劇》
  • 《戲園·紅船·影畫:源氏珍藏太平戲院文物研究》(2015年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出版)

參見

參考來源

  1. ^ 見證香港早期電影發展 回顧太平戲院盛世. 明周文化. 2021-06-24 [2021-06-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28). 
  2. ^ 香港電影資料館. 太古衣冠 平臺歌舞:源碧福談太平戲院歲月 (PDF). 通訊. 2008, (46): 5-9 [2021-06-28].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06-28). 
  3. ^ 3.0 3.1 潘惠蓮. 「覺先聲」是香港1933年解禁後首個粵劇男女班. 2020年7月 [2022-01-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27). 
  4. ^ History of the Tai Ping Theatre (PDF). Hong Kong Heritage Museum. [2021-06-28].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06-28) (英語).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