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革命軍第八十一軍
歷史
1928年秋,寧夏「二馬」馬鴻賓、馬鴻逵部歸順馮玉祥國民軍。1929年5月,南京國民政府召開軍事編譴會議,寧夏「二馬」叛馮投蔣。1930年中原大戰後,馬鴻賓部被改編為新編第7師、馬鴻逵部被改編為第35師。1933年,寧夏「二馬」奉命對調部隊番號,馬鴻賓部的新編第7師改稱第35師。[2]
1937年7月抗日戰爭爆發後,馬鴻賓第35師擴編為第八十一軍,隸屬國民革命軍第十七集團軍:
- 軍長馬鴻賓
- 第35師:馬鴻賓兼任師長,副師長馬騰蛟
- 第103旅:旅長馬玉麟
- 第205團:副團長韓哲生。二營長王五典。
- 第206團:團長張海祿
- 第104旅:旅長馬培清
- 第207團:
- 第208團:團長馬鍾。
- 第103旅:旅長馬玉麟
- 獨立第35旅:馬獻文任旅長。
1938年5月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任命馬鴻賓為綏西防守司令,率該軍進駐綏西地區抗日,駐中公旗的烏布浪口、四義堂、烏蘭腦包、烏鎮一帶。馬鴻逵撥出的騎1旅、騎2旅,分駐五原、狼山,歸馬鴻賓指揮。[3]馬鴻逵還派遣1個警備旅駐磴口縣三盛公為預備隊。1939年4月,馬鴻賓升任第十七集團軍副總司令兼參謀長。1940年2月1日五原戰役中,205團堅守司儀堂陣地、208團堅守烏布浪口陣地。整個五原戰役,35師犧牲1000餘人,傷2000餘人,其中凍傷者就達700餘人。第208團團長馬鍾戰後被馬鴻賓派人押往黃渠橋軍法懲處。[4]1940年5月該軍從綏西移防伊克昭盟北部達拉特旗的黃河南岸,擔任河防守備,被當地人稱為「寧夏西軍」。[5]收復了伊克昭盟灘地及沙窩地區。1942年初,進駐在包頭南的大樹灣、桃力民。
1943年底,綏西防務全部由傅作義部負責,該軍撤回寧夏中衛:
1945年9月,馬鴻賓辭軍長,馬惇靖繼任軍長。1946年改為整編第81師。
- 師長馬惇靖
- 副師長馬忠
- 整編第35旅:馬惇靖任兼任旅長;
- 暫編第60旅:1947年初,暫編第60旅改番號為整編第228旅。馬獻文任旅長。
1947年5月,整81師參加隴東三邊戰役,被殲滅1個團。
1948年9月,整編第81師恢復第八十一軍番號。[6]
參考文獻
- ^ 張明金、劉立勤主編,《國民黨歷史上的158個軍》,2007年,北京,解放軍出版社,第111頁
- ^ 劉鳳瀚著,《國民革命軍的發展及指揮系統之建立》——民國十四年七月至十七年七月,載《先總統蔣公百年誕辰紀念論文集》,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編印,1986年10月,第745-752,801-809頁
- ^ 丁明俊:「日本在西北建立『回回國』陰謀的失敗——兼論寧馬綏西抗戰」,《回族研究》,1995年第3期,第66-72頁。
- ^ 馬駿 馬濯華:「斷刀:烏布浪口之戰寧夏『馬家軍』敗退原因再認識」,《寧夏社會科學》,2015年第1期,第151-155頁。
- ^ 馬駿:「論綏西抗戰的地域概念兼及新史料與犧牲人數考證」,《寧夏社會科學》,2013年第01期,第111-114頁。
- ^ 劉鳳瀚著,《國民黨軍事制度史》,2008年9月,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第21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