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顒(5世紀—493年),字彥倫,汝南安城(今河南駐馬店)人,祖父周虎頭,父親周恂。

南朝宋、齊文學家、作家。

生平

生年不詳。早年有文才,學問「泛攝百家,而長於佛理」。釋褐(脫去平民粗衣)為海陵國侍郎。益州刺史蕭惠開是族祖周朗之好友,很賞識他,帶他入蜀,為厲鋒將軍,擔任肥鄉、成都二縣令。周顒每謂惠開個性太險峻,常誦佛經以規勸,惠開不高興,答顒曰:「天險地險,王公設險,但問用險何如耳。」泰始四年(468年)自蜀還都。[1]泰始七年(471年)八月,轉安成王劉准撫軍行參軍。元徽初年(473年),出京為剡縣令。

齊高帝建元初年(479年)為山陰縣令。永明二年(484年),轉太子仆,兼著作,撰起居注。參訂禮樂。後隱居鐘山西隱舍,清貧寡慾,終日長蔬食。雖有妻子,一個人獨處山舍。衛將軍王儉問周顒曰:「卿山中何所食?」周顒回答:「赤米白鹽,綠葵紫蓼。」升遷為國子博士。後來的孔稚珪撰《北山移文》嘲諷周顒的隱仕無常,「身居江海之上,心存魏闕之下」。

周顒佛學造詣精深。所作《宋明皇帝初造龍華誓願文》已佚,《抄成實論序》今存《出三藏記集》。宋明帝為事慘毒,周顒不敢顯諫,輒誦經中因緣罪福事。

永明十一年(493年),卒於給事中任上。[2]有《四聲切韻》,比沈約更早提出四聲之說[3]。有《周顒集》、《周易論》、《投壺經》等,皆佚。[4]

兼擅《老》《易》。著有《周易論》,梁時有30卷,《隋書》著錄10卷。有《周顒集》,梁時16卷,《隋書》著錄8卷。嚴可均《全齊文》今錄文7篇

子女

周捨

注釋

  1. ^ 宋書·蕭惠開傳》:「泰始四年,還至京師。」
  2. ^ 徐文明《周顒卒年研究》,《文學遺產》2011年第4期。
  3. ^ 丁儀《詩學淵源》:至齊汝南周彥倫辨平仄,著《四聲切韻》,始有平、上、去、入之分。梁沈約本彥倫之書,借《毛詩》以為依據,參以己意,分配各韻,撰《四聲類譜》。
  4. ^ 隋書·志》載《周顒集》八卷,《隋志·注》作十六卷。兩《唐書·志》作二十卷。

延伸閱讀

[]

 南齊書/卷41》,出自蕭子顯南齊書

參考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