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箏

樂器

古箏,又稱秦箏、漢箏[1][2][3],中國傳統撥弦樂器,有兩千五百年以上的歷史。古箏的形制為長方形木質音箱,弦架「箏柱」可以自由移動,一弦一音,按五聲音階排列,最早以十二弦箏為最多(分瑟為箏),唐宋時有弦十三根,後增至十六根、十八弦、二十一弦等,目前最常用的規格為二十一弦。

古箏藝術
分類傳統音樂
序號619
編號項目II-120
登錄2008年
16弦古箏

命名

一說為象其音色[4],一說來自二人爭奪樂器的故事[5][6][7]

歷史

 
唐人宮樂圖

古箏在春秋時期秦國已經存在[8],用於原始的舞樂。

 
古箏演奏

時,箏為的琴身加裝至5弦而成[9][10]。 魏·阮璃《等箏賦》「弦有十二」

唐朝初年(公元7世紀)有軋箏的記載,證由擊弦樂器轉變為撥弦樂器[11][12],並發展至13弦,接近現代古箏芻形[13][14][15]。唐·岑參《秦箏歌,送外甥蕭正歸京》「汝不聞秦箏聲最苦,五色纏弦十三柱」

南宋時,軋箏易名「蓁」,7弦箏和13弦同時被使用[16][17],而14弦箏多用於民間[18]以後廣用16弦箏而未有7弦箏[19]潮州傳統箏有16根琴弦和錐形琴體,主要在中國南方地區使用,可追溯到明朝後期。

琴體

 

箏體為木製空盒,呈扁長方形,面版有弧度突出。弦兩端搭在山口上,左山口呈S形,右岳山為平直。左側為箏尾,或稱鳳尾,有弦釘以固定琴弦,右側有螺絲釘,可以調節弦張力來控制音高;中間有稱為雁柱的琴碼支撐琴弦,移動琴碼也可調音。箏的弦數因地域流派不一,最常見為21弦箏,另有16弦箏、26弦箏等,因流派不同而有尼龍鋼弦、鋼弦、絲弦等。

古箏的高音弦最靠近彈奏者,低音弦在最外,由內至外稱1弦至21弦。21弦箏通常按照D大調五聲音階定弦,過左手在琴碼左方按弦方可得到升音;在現代多調式(或稱無調式)樂曲中,則是透過特定音階設定達到不同特殊曲風的目的。

彈法

 
演奏者手指上用膠帶纏繞者即為義甲


有流派主張戴義甲,有流派主張不戴義甲。現在一般彈古箏者戴著義甲,通常由玳瑁尼龍、塑膠等製成,由膠帶纏繞黏固定於第1指節。

戴義甲除了彈奏需要,亦有保護手指之作用。

指法:

  • 右手
    • 托:大指向外撥弦
    • 擘:大指向內撥弦
    • 抹:食指向內撥弦
    • 挑:食指向外撥弦
    • 勾:中指向內撥弦
    • 剔:中指向外撥弦
    • 花:大指在板前花帶出連撥數弦
    • 連托:大指向外由高音至低音依次連續撥弦
    • 連擘:大指向內由低音至高音依次連續撥弦
    • 連抹:食指向內由低音至高音依次連續撥弦
    • 連挑:食指向外由高音至低音依次連續撥弦,戴義甲者不用此法
    • 連勾:中指向內由低音至高音依次連續撥弦
    • 搖:大指反覆托擘一條弦
    • 密搖:較一般的搖更快速
    • 勾搭:中、大指先後彈出八度音列
    • 小勾搭:用抹、托彈出少於八度的2個音列
    • 雙托:用大指由內向外連撥2條弦,奏出大二度增二度和弦
    • 雙擘:用大指由外向內連撥2條弦,奏出大二度增二度和弦,戴義甲者不用此法
    • 雙抺:用食指由外向內連撥2條弦,奏出大二度增二度和弦
    • 雙勾:用中指由外向內連撥2條弦,奏出大二度增二度和弦
    • 撮:中、大指同時勾、托奏出八度和弦
    • 反撮:中、大指同時剔、擘奏出八度和弦
    • 小撮/食指撮:食、大指同時抹、托奏出少於八度的和弦
    • 小反撮:食、大指同時挑、擘奏出少於八度的和弦,戴假甲者不用此法
  • 左手:
    • 按:彈奏前按弦,將空弦音升高小二度或更高
    • 上滑:彈奏後按弦,奏出空弦音帶滑音升高小二度或更高的
    • 下滑:彈奏前按弦至特定音高,彈奏後放手,奏出按弦音帶滑音至空弦音
    • 猱:彈奏空弦音後,反覆上、下滑音
    • 顫音:快速的猱

傳統古箏流派

潮州箏

流傳於潮州揭陽汕頭閩南東南亞潮語地區,是「潮州弦詩」的一部份,風格旖旎嫵媚。潮州箏曲調式多變,有明快的輕三六、厚重的重三六、悲涼的活五等,另有「曲速三變」、「催法」等曲法。潮州弦詩樂最具有代表性的樂曲是「潮樂十大套」。由於其地理位置,潮州箏派是中國近代古箏海外傳播的先導,輻射範圍包括越南琉球東南亞香港澳門台灣等。[1]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河南箏

流傳於河南省,又稱"中州古調",風格高亢明亮。主要來源於「大調曲子」。「大調曲子」,原稱「鼓子曲」,是從明朝中葉至清朝乾隆年間流行在開封的曲藝為基礎逐漸演化而來的。傳統河南箏曲主要可分為板頭曲及牌子曲兩大類。右手技巧:「拇指靠彈重託」、「短搖」、「倒剔正打」。左手技巧:「以韻補聲」,這也是河南箏派的最大特點,即左手利用按、揉、吟、顫等技法奏出大、小顫音和上、下滑音,使旋律獲得裝飾效果,以增強音樂的藝術表現力和地方特色。[2][永久失效連結]

山東箏

流傳於山東省菏澤地區鄆城鄄城,風格剛健深沉。有山東琴曲組成的「大板曲」和山東琴書的唱腔、曲牌、民間小調組成的「小板曲」兩種。華麗明快為山東箏的特色,主要使用右姆指奏旋律,右手小關節托劈(多16分音符)、帶有音頭的刮奏、左手顫弦振幅大,另外有「走指」[來源請求]和「鄰弦同音」等特色技法。

 
現代製作的山東箏

浙江箏

流行於江蘇浙江地區,由於浙江省省會杭州市古稱武林,故浙江箏又稱「武林箏」、「杭箏」。浙江箏派由於形成時間較晚,受到了大時代環境及人為的影響,成為五大流派中的後起之秀。其內容主要為絲竹樂板頭曲弦索套曲等,並與「杭州灘簧」關係密切。以右手清彈為主,其音樂淡雅、含蓄、清秀。其傳統技法有「四點」、「搖指」、「雙手抓箏」等。

客家箏

又名漢樂箏曲,流傳於廣東省興寧梅縣蕉嶺大埔福建省西南部等客語地區,是「客家音樂」的一部份,風格典雅古樸,保留了不少古曲。有「硬綫」、「軟綫」之分,硬綫曲較輕快、華麗,軟綫曲古樸典雅、旋轉委婉。

福建箏

流行於閩南語系客家語系漳浦縣雲霄縣東山縣詔安縣上杭縣永定縣等閩西南諸縣區域,慣稱福建箏為「閩南箏」。起源於福建「古樂合奏」,以古箏為主奏樂器的演奏形式,自宋末明初至同治年間,已在福建各地長期流行著。

陝西箏

又稱為秦箏,是以今日之「秦聲」音樂風格為依據。「秦聲」概指秦地的傳統音樂,包括戲曲、宗教音樂和所有陝西風格的民間音樂。 陝西風格箏曲的音律上的特殊性和2個變音(即七聲音階中的四級音偏高,七級音偏低)的游移性為其特徵。

新型古箏

蝶式箏

1978年,何寶泉上海音樂學院研製發明蝶式箏,外形如蝶,箏體猶如兩個箏並在一起,採用一個共鳴體。蝶式箏有2列按五聲音階排列的弦,有2個演奏區,可以奏五聲音階、七聲音階或者十二平均律的所有半音,在五聲音階定弦的某些弦距之間增加了半音或變化音,還裝有弦鉤以改變某些定弦音的音高 。[20]

新箏

新箏即新型轉調箏,由河北福海新箏公司研發製作的專利民族樂器。新箏是在古箏基礎之上研製而成的一種新型樂器,它具備2個相對獨立而又密切聯繫的演奏區,可以同時具備五聲音階、七聲音階或者十二平均律的所有半音,可以演奏調式複雜的作品。

著名箏曲

傳統箏曲

山東箏曲

河南箏曲

客家箏曲

潮州箏曲

浙江箏曲

陝西箏曲

1930年代

1950年代

1960年代

1970年代

1980年代

1990年代

2000年代

2022年

參見

參考資料

  1. ^ 南朝蕭綱《箏賦》:「聽鳴箏之弄響,聞茲弦之一彈。足使遊子戀國,壯士衝冠。……」
  2. ^ 李端詩《聽箏》:「鳴箏金粟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顧,時時誤拂弦」
  3. ^ 秦觀詞《滿庭芳》:「……東風裡,朱門映柳,低按小秦箏。……」
  4. ^ 東漢劉熙釋名》:「箏,施弦高急,箏箏然也。」
  5. ^ 趙璘因話錄》:「箏,秦樂也,乃琴之流。古瑟五十弦,自黃帝令素女鼓瑟,帝悲不止,破之,自後瑟至二十五弦。秦人鼓瑟,兄弟爭之,又破為二。箏之名自此始。」
  6. ^ 日本17世紀元祿年間宮廷樂師岡昌著《樂道類集》:「……或云:秦有婉無義者。以一瑟傳二女,二女爭引破,終為二器,故號箏。」
  7. ^ 宋代集韻》:「秦人薄義,父子爭瑟而分之,因此為名。箏十二弦,蓋破二十五而為之也。」
  8. ^ 始皇十年(公元前237年),李斯諫逐客書》:「彈箏博髀」和「退彈箏而取韶虞」
  9. ^ 東漢應劭風俗通》中記載:「箏,謹按《禮記·樂記》,五弦筑身也」
  10. ^ 東漢許慎說文解字》(宋代徐鉉校定重刊本)中記載:「箏,鼓弦竹身樂也,從竹,爭聲。」
  11. ^ 舊唐書·音樂志》記載:「軋箏,以竹片潤其端而軋之。」
  12. ^ 陳暘《樂書》卷一百四十六中亦載:「唐有軋箏,以竹潤其端而軋之,因取名焉。」
  13. ^ 顏師古史游《急救篇》:「箏亦瑟類也,本十二弦,今則十三」
  14. ^ 吳融詩《李周彈箏歌》:「……就中十三弦最妙,應宮出入年方少。……」
  15. ^ 李遠詩《贈箏妓伍卿》:「一行哀雁十三聲」
  16. ^ 陳元靚《事林廣記》:「蓁,形如瑟,二頭俱方,七弦七柱,以竹潤其端而軋之」
  17. ^ 曾三異在《同話錄》中記載如下:「世俗有樂器,小而用七弦,名軋箏,今乃謂之蓁。」
  18. ^ 陳暘《樂書》:「本朝用十三弦,然非雅部樂也」
  19. ^ 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記載:「古箏五弦,施於竹如筑,秦蒙恬改於十二弦,變形如瑟,易竹於木,唐以後加十三弦。」
  20. ^ 古箏改造才剛剛開始——古箏家王天一展望新箏前景[永久失效連結]》,中國樂器工業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