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生演劇研究會

日治時期臺灣新劇組織

厚生演劇研究會成立於1943年,是日治時期臺灣的重要文藝組織,旨在推動本土戲劇發展,在新文學運動的脈絡當中,代表了臺灣戲劇的重要里程碑。

成立

厚生演劇研究會於1943年4月29日在臺北市大稻埕的山水亭餐廳舉行成立大會。[1]:336研究會的主要發起人包括林摶秋張文環王井泉呂赫若呂泉生等人,多為《臺灣文學》雜誌的核心,其他重要成員還有楊三郎、賴曾等,涵蓋作家、導演、音樂家、畫家,奠定研究會的多元基礎。[2][3]:97-100研究會主張,戲劇應「敏銳地攝取觀眾中流動的生活情感以及時勢」,重視臺灣主體性寫實主義、文藝大眾化。[4]

研究會成立當日,恰逢總督府成立「臺灣文學奉公會」,兩個性質迥異的文化組織同日誕生,具有特殊歷史意義。呂赫若在日記中記載了當天的情景:文化人士先是行禮如儀地參與了總督府的典禮,隨後便趕赴大稻埕參加厚生演劇研究會的成立大會。[5]

演出

厚生演劇研究會最著名的演出,為1943年9月3日至8日在永樂座公演的《閹雞》。[2][6]該劇由林摶秋改編張文環的同名小說,受到觀眾熱烈歡迎,並獲得臺日文化界的好評。[3]:110-111《閹雞》的成功不僅在於藝術價值,其更反映了當時臺灣的社會問題。其劇本相較於原著更加開放、呂泉生所創作的配樂、田野採集而來的臺灣民謠丟丟銅仔》、《六月田水》、《一隻鳥仔哮救救》等,以及楊三郎設計的閩南式家屋舞臺、特別訓練的本土演員,展現了厚生演劇研究會的專業、創新精神。[4][5]然而,該劇違反了皇民化運動「只准演奏,不准演唱」方言的規定,遭到殖民政府禁止。[6]

除此之外,厚生演劇研究會還演出了《從山上看街市的燈火》、《高砂館》、《地熱》等劇,與《閹雞》相同,皆為林摶秋一人包辦編導。[3]:96、109這些演出不僅在當時引起轟動,在戰後仍廣泛討論,甚至被視為殖民地時期最後的「抗日神話」。然而,學者石婉舜指出,這種解讀可能簡化了研究會的歷史背景和藝術追求。[7]

評價

厚生演劇研究會提供了重要的創作平臺,在日本殖民統治結束前夕展現了臺灣文化界的活力和創造力。王井泉在《興南新聞》對新劇的回顧點出了研究會的藝術目標:「將現實理想化、理想現實化」,是對現實的全新描寫,更是與社會現實的深刻對話。《閹雞》則為臺灣新劇的里程碑,以寫實主義深刻描寫舊社會文化、權力結構,引導觀眾思考社會傳統中的優劣、理想與現實之間的關係,反映當時漸趨成熟的臺灣文藝風格,也體現了文化啟蒙運動的成果。[5]學者將林摶秋稱為臺灣第二波新劇運動的旗手,評論其在禁止母語演劇的時空下,回溯母土、民間文化,重新建立臺灣文化身份認同[4]

參見

參考資料

  1. ^ 邱坤良. 舊劇與新劇:日治時期台灣戲劇之研究. 台北市: 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 1992. ISBN 9575961838. 
  2. ^ 2.0 2.1 中華民國文化部. 「厚生演劇研究會」.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 [2024-09-01] (中文(臺灣)). 
  3. ^ 3.0 3.1 3.2 石婉舜. 「厚生演劇研究會」初探. 臺灣史研究. 2000-12-01, 7 (2): 95-115 [2024-09-01]. doi:10.6354/THR.200012.0095 –透過臺灣學術期刊開放取用平台 (中文(臺灣)). 
  4. ^ 4.0 4.1 4.2 林博秋導演專題. 開放博物館. [2024-09-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9-29) (中文(臺灣)). 
  5. ^ 5.0 5.1 5.2 中大雞排博士. 一隻鳥仔哮啾啾:臺灣新劇與四〇年代的文化啟蒙. 故事 StoryStudio. 2018-05-25 [2024-09-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5-25) (中文(臺灣)). 
  6. ^ 6.0 6.1 厚生演劇研究會演出《閹雞》. 開放博物館. [2024-09-01] (中文(臺灣)). 
  7. ^ 石婉舜. 《閹雞》首部曲 映照時代與人性 . PAR表演藝術. [2024-09-01] (中文(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