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爾·馮·羅基坦斯基

卡爾·馮·羅基坦斯基(Carl von Rokitansky,1804年至2月19日—1878年7月23日),奧地利醫學家。他青年時就喜好醫學,先後就讀於布拉格大學維也納醫學院,1828年成為維也納醫學院病理解剖學助教,1844年成為教授。

卡爾·馮·羅基坦斯基
出生1804年2月19日 編輯維基數據
赫拉德茨-克拉洛韋 編輯維基數據
逝世1878年7月23日 編輯維基數據 (74歲)
維也納 編輯維基數據
母校
職業醫生哲學家政治人物教授病理學家解剖學家 編輯維基數據

進入病理解剖學研究所後,羅氏在《奧地利醫學年鑑》上發表了不少論文,基於屍體解剖討論了許多病理學問題,其新穎文風和清晰邏輯得到了許多年輕醫生的響應,一掃過去那些耽於玄談不務實際的風氣。他解剖了維也納中心醫院的所有死者,到1875年,他解剖的屍體數達到3萬具,而指導學生的解剖約有6萬具,做的法醫屍檢超過2萬5千具,因此得以累積大量病理解剖學資料。他詳細記錄解剖結果,運用生理學和機械學知識,闡發病理和治療學原理。

1839年,羅氏描述了脊椎前移變形,1842年描述了胃急性擴張,1843年描述急性黃色肝萎(羅基坦斯基病)、支氣管炎症斑疹傷寒肺炎傷寒,這些在當時的醫學界都是首創的成就。1852年、1870年還分別發表了關於動脈疾病心隔膜缺陷的論文。羅基坦斯基病、羅基坦斯基氏憩室、羅基坦斯基氏腎、羅基坦斯基氏疝、羅基坦斯基氏骨盆、羅基坦斯基氏瘤均是以他命名的。

羅氏1842-1846年寫就的《病理解剖學手冊》(三卷),是當時該領域的典範著作。他調和了傳統的體液病理學和當時的解剖學,認為疾病與血液有著密切聯繫,是血液中蛋白發生病變,導致了「融合」的病理狀態。[1]

參考資料

  1. ^ 吳階平,程之范主編. 世界著名科學家傳記 醫學家 Ⅰ. 北京市:科學出版社, 1996. 頁155 - 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