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杜壁天主堂
建築特色
教堂東臨霍山,西迎汾河,由四個院落組成,呈梯形,佔地約10.4畝(近7,000平方米)。教堂在整個院落的西邊,坐落在磚石砌成的台基上(42.6米x18.6米x20米),屬哥德式建築,樓高四層、坐東朝西,呈「凸」字形,由青磚石所砌。[2]。
大堂正面的三道門均為拱門,正門高4米,兩側是對稱的拱形小陪門,正門中楣上鐫刻著「天主堂」三個正楷字,上方為中西結合的圓形磚雕圖案。門前左右兩側蹲立著一對中式小石獅。頂端尖拱豎立著一個鐵質十字架,兩側對稱立有高約4米的尖塔。
教堂尾部兩側是近30米的鐘樓,可由主祭台兩側木梯登上。頂層安裝一面銅鐘,現因被一間高中所佔用而改用鐵鐘。
室內
堂內豎立著四排二十六根高約10米的石柱,將6個大拱頂和兩側10個小拱頂高高舉起。石柱底座呈六角形,雕刻著飛禽走獸圖案,柱帽呈四邊形,上面是各種奇花異草的浮雕。教堂牆壁厚度達66厘米,兩側各鑲有五個上拱下方的窗戶。堂內有14幅表現耶穌受難的油彩畫。
院落
堂院開有西門和北門,從北門進入則是閣殿,分別交錯在教堂正殿的右側和後側,因年久失修,閣殿已陳舊褪色。往南分別為灶房院和神父院。四個院落都磚牆相隔。
穿過講經殿的天橋,是解放前收養孤兒的場所,被稱為「保赤會」,有窯洞廿二孔。
歷史
教堂始於1900年(一說1884年)。當時由英國工程師設計,外籍神父募集資金建造,耗資白銀二萬兩,五年後竣工。當時歸屬潞安教區,1932年後為洪洞教區所轄。
抗日戰爭時期,曾有一支八路軍部隊路過南杜壁村,想駐扎在天主堂內,教堂神父接待了八路軍。日本人得知消息後,對教堂進行了圍攻,用大炮轟擊教堂,為了不使教堂蒙受大的損失,八路軍進行了轉移。至今,教堂牆壁上還留有炮彈殘痕。[2]
1953年,教堂被借出作為第四高級中學校舍。1981年教堂得以歸還並落實了部分房產。[3]
參考資料
- ^ 天亞社,馮小剛新片《溫故1942》於南杜壁天主堂取景,2012年2月9日。
- ^ 2.0 2.1 山西省臨汾市民宗局、山西師範大學圖書館,《記山西霍州南杜壁天主教堂》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2009年9月21日。
- ^ 張志強,風雨中走過的南杜壁教會,《信德報》,2008年11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