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列扎內
乌克兰捷尔诺波尔州城市
別列扎內[1](烏克蘭語:Бережани,羅馬化:Berezhany)是烏克蘭特諾皮爾州特諾皮爾區別列扎內市鎮內的城市及該市鎮的行政中心。距離州府特諾皮爾約50公里。全市面積約18平方公里,人口約1.7萬,主要為烏克蘭人、猶太人與亞美尼亞人。四周為丘陵地形,市中心有佐洛塔利帕河貫穿。
別列扎內 Бережани(烏克蘭語) | |
---|---|
城市 | |
市區風景 | |
坐標:49°26′47″N 24°56′37″E / 49.44642725077°N 24.943643614913°E | |
國家 | 烏克蘭 |
州 | 特諾皮爾州 |
區 | 特諾皮爾區 |
市鎮 | 別列扎內市鎮 |
首次記載 | 1375年 |
城市地位 | 1530年 |
政府 | |
• 市長 | 羅斯蒂斯拉夫·博爾特尼克 |
面積 | |
• 總計 | 18 平方公里(7 平方英里) |
人口(2021年) | |
• 總計 | 17,316人 |
• 密度 | 962人/平方公里(2,492人/平方英里) |
郵遞區號 | 47500–47504 |
電話區號 | + 380-3548 |
氣候類型 | Dfb |
網站 | berezhanymrada |
氣候
別列扎內為溫帶大陸性濕潤氣候,在柯本氣候分類法中屬Dfb級,年平均降水量約615公釐。
別列扎內(1981–2010年) | |||||||||||||
---|---|---|---|---|---|---|---|---|---|---|---|---|---|
月份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全年 |
平均高溫 °C(°F) | −0.1 (31.8) |
1.4 (34.5) |
6.2 (43.2) |
13.8 (56.8) |
19.8 (67.6) |
22.3 (72.1) |
24.3 (75.7) |
23.9 (75.0) |
18.7 (65.7) |
13.1 (55.6) |
5.9 (42.6) |
0.8 (33.4) |
12.5 (54.5) |
日均氣溫 °C(°F) | −3.1 (26.4) |
−2.1 (28.2) |
2.0 (35.6) |
8.5 (47.3) |
14.0 (57.2) |
16.8 (62.2) |
18.7 (65.7) |
17.9 (64.2) |
13.3 (55.9) |
8.2 (46.8) |
2.6 (36.7) |
−1.9 (28.6) |
7.9 (46.2) |
平均低溫 °C(°F) | −6.0 (21.2) |
−5.2 (22.6) |
−1.6 (29.1) |
3.7 (38.7) |
8.5 (47.3) |
11.7 (53.1) |
13.5 (56.3) |
12.8 (55.0) |
8.7 (47.7) |
4.2 (39.6) |
−0.3 (31.5) |
−4.6 (23.7) |
3.8 (38.8) |
平均降水量 mm(英寸) | 30.0 (1.18) |
35.3 (1.39) |
37.3 (1.47) |
42.2 (1.66) |
67.9 (2.67) |
80.5 (3.17) |
80.8 (3.18) |
71.7 (2.82) |
54.1 (2.13) |
41.9 (1.65) |
36.0 (1.42) |
37.5 (1.48) |
615.4 (24.23) |
平均降水天數(≥ 1.0 mm) | 8.9 | 8.8 | 8.2 | 7.7 | 10.1 | 10.7 | 9.9 | 9.1 | 8.4 | 7.1 | 8.7 | 9.5 | 107.1 |
平均相對濕度(%) | 84.7 | 83.4 | 79.4 | 73.0 | 73.0 | 75.4 | 76.3 | 77.6 | 80.7 | 82.1 | 85.8 | 86.8 | 79.9 |
資料來源:世界氣象組織[2] |
知名人物
- 愛德華·雷茲-希米格維,波蘭將領
- 瓦西里·伊萬丘克
- 茲比格涅夫·布熱津斯基(「布熱津斯基」一名即來自別列扎內)
- 維塔利·斯卡昆
參考文獻
- ^ 民政部地名研究所 (編). Berezhany 别列扎内 [乌克]. 世界地名译名词典. 北京: 中國社會出版社: 298. 2017-05. ISBN 978-7-5087-5525-0. OCLC 1121629943. OL 28272719M. NLC 009152391.(簡體中文)
- ^ 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 Climate Normals for 1981–2010. 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 [17 July 2021]. (原始內容存檔於17 July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