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博物院
內蒙古博物院(英語:Inner Mongolia Museum),舊名內蒙古博物館,位於內蒙古自治區首府呼和浩特市,與內蒙古烏蘭恰特大劇院毗鄰。館舍主體建築面積5萬餘平方公尺,由陳列展廳區、文物庫房區、觀眾服務區、業務科研區及多功能廳等各部分組成。
內蒙古博物院 Inner Mongolia Museum | |
---|---|
舊名 | 內蒙古博物館 |
成立 | 1957年5月1日 |
地址 | 呼和浩特市 |
坐標 | 40°50′17.88″N 111°43′52″E / 40.8383000°N 111.73111°E |
類型 | 國家一級博物館 |
館長 | 塔拉 |
網站 | www |
地圖 | |
博物院是內蒙古最大以及最重要的博物館機構,兼具歷史和自然博物館的職能。院內收藏有古生物化石、歷史文物、民族民俗文物15萬餘件組,其中珍貴文物5600餘件套,國家一級文物650件套。展覽按照草原主線而安排,突出地域與民族特色。展品涵蓋了從化石到現存生物,從各個民族的起源到發展壯大的代表文物,揭示了中國北方生態變遷史與草原文明發展史的扼要進程。
歷史沿革
內蒙古博物院原名內蒙古博物館,成立於1957年5月1日(內蒙古自治區成立十周年之際),館址位於呼和浩特市中心呼倫貝爾路西側,建築面積15,000餘平方公尺,建築充滿蒙古族特色,博物館上的奔馬塑像曾經多年是內蒙古電視台的開播圖像。博物館是新呼和浩特八景之一(「駿馬騰飛」)。
內蒙古自治區成立60周年之際,內蒙古自治區政府決定內蒙古博物館興建新館,作為自治區成立六十周年的獻禮工程。新館選址東二環路與新華東街交匯處,緊臨內蒙古烏蘭恰特大劇院。博物館前的廣場上安放著2007年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向自治區贈送的「民族團結大鼎」。新館為六層建築,長287公尺,寬120公尺,高49.5公尺,建築面積51,350平方公尺。[1]新館的展廳面積大約是舊館的十倍。2007年7月初,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決定將內蒙古博物館改名為內蒙古博物院。同年7月31日,博物院舉行落成典禮,8月8日正式開館。[2]
基本陳列
二層
遠古世界
即古生物化石陳列,展示自30億年前到1萬年前內蒙古遠古生態環境巨大變遷,尤其突出中生代恐龍和第三紀、第四紀哺乳動物化石標本。其中,恐龍化石數量多,體積和品種也較為罕見;猛獁化石則保有部分原貌。
高原壯闊
以動物與植物標本的形式,展現本地生物圈的面貌。打破常人對於內蒙古只是草原的刻板印象,表現區域內以東部森林、中部草原、西部戈壁沙漠組成的多元環境和其間適應不同環境條件的多樣生物。
地下寶藏
即地質礦產標本陳列。因為內蒙地質礦產資源豐富,故而選取當地盛產的各類礦物的標本,包括貴重金屬、有色金屬、非金屬礦產、能源礦產和建築材料等。
飛天神舟
即航天科技陳列。由於內蒙古地廣人稀的客觀條件,很早就被確立為中國航天工業的發展及試驗基地。共和國航天史、航天成就與內蒙息息相關,而內蒙古人民也對中國航天事業做出巨大貢獻。
三層
展覽按照歷史順序,從古代先民開始,到近代民族革命結束。
草原雄風
內蒙古古代民族史陳列,展出蒙古族形成之前的草原先民的歷史文化,包括東胡、匈奴、鮮卑、突厥、契丹等古代民族的文物精品,其中突出新石器時代紅山文化和遼文化。
草原天驕
即古代蒙古族通史陳列,以成吉思汗和元朝為亮點,根據從蒙古族起源到蒙元時代再到明清時期近千年的完整脈絡,表現蒙古民族的聰明才智、輝煌創造和波瀾壯闊的歷史,是最具世界關注性的特色展覽。
草原風情
陳列近代民族相關文物,展出明清以來數百年來生活在內蒙古地區的蒙古、達斡爾、鄂溫克、鄂倫春、滿、回、朝鮮、漢等八個民族的生產生活、文化藝術、風尚禮儀、宗教信仰等風俗,積極弘揚民族優秀文化傳統。
草原烽火
陳列現代共產主義革命紀念文物,展出自1919年五四運動至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這個時期內內蒙古的社會狀況和文物,重點宣傳內蒙古各族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進行的具民族特色的共產主義革命鬥爭史。
參考文獻
引用
- ^ 内蒙古博物馆. 內蒙古文化信息網. 內蒙古圖書館. [2013-12-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9-07).
- ^ 内蒙古博物院将于8月8日正式对外开放. 新華社. 2007-08-01 [2013-12-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0-15).
- ^ 镇国之金银器 鹰顶金冠饰. 人民網-文史頻道. 2012-12-25 [2018-10-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