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遼熱邊區司令部

冀遼熱邊區司令部第二次國共內戰時期,國民革命軍設於冀遼熱地區的兵團級建制單位。[1]

歷史沿革

1945年10月30日東北保安司令長官部成立。

1947年7月在青島組建的膠東兵團作戰指揮部,由陸軍副總司令范漢傑指揮。1947年12月下旬蔣介石決定放棄膠東,將范漢傑所部調往東北戰場。1948年1月,范漢傑陪同蔣介石到瀋陽視察東北冬季攻勢中的戰局。1948年1月東北剿總成立後,冀遼熱邊區司令部駐秦皇島,受東北剿總華北剿總共同指揮。范漢傑擔任冀遼熱邊區司令。3月31日,蔣介石、衛立煌、范漢傑與美軍顧問團團長巴大維在南京確定瀋陽與錦州東西對進進攻計劃。范漢傑及巴大維提出的計劃:以黃淑第九軍石覺第十三軍闕漢騫第五十四軍3個美械軍共10個師作為東進主力,將熱河、冀東防務交由傅作義負責,以第九十三軍4個師駐守葫蘆島至錦州;瀋陽方向以劉安祺第七兵團、廖耀湘第九兵團,由瀋陽、新民向西進攻,同時完成撤退。衛立煌對范漢傑的計劃表示完全同意。最終,衛立煌、范漢傑將發動進攻的時間定為1948年5月5日。

1948年5月20日冀遼熱邊區司令部改為陸軍總司令部錦州指揮所,歸東北剿總指揮,范漢傑任錦州指揮所主任,轄第6兵團的四個軍十四個師及地方部隊,約十五萬人,駐守義縣、錦州、錦西、葫蘆島、山海關等地。范漢傑負責打通沈錦鐵路線,把瀋陽主力接到錦州。范漢傑認為兵力不足,電請衛立煌、蔣介石把瀋陽的各軍中缺額最多的師的士兵編補其他各師,軍官空運錦州、葫蘆島重新組建部隊。

1948年10月中旬,因遼瀋戰役范漢傑部在錦州被圍戰況危急。蔣介石令杜聿明從徐州飛往東北葫蘆島組建冀遼熱邊區司令部,1948年10月19日蔣介石任命杜聿明為東北剿總副總司令兼冀遼熱邊區司令官,吳寶雲任中將副司令官兼參謀長,指揮錦西、葫蘆島國軍北進解錦州范漢傑之圍。轄:[2]

杜聿明部被阻於高橋塔山附近。10月15日錦州失陷後,蔣介石指揮杜聿明部與在遼西的廖耀湘兵團(轄新一軍新六軍新三軍第71軍第49軍共5個軍12個師10萬餘人)東西對進,收復錦州。1948年10月27日,杜聿明飛北平見蔣介石商討對策,蔣介石計劃把葫蘆島的部隊海運營口登陸策應廖耀湘兵團從遼西經營口撤退。1948年10月28日拂曉廖耀湘兵團全軍覆沒。1948年11月9日,杜聿明所部從錦西,葫蘆島海運南撤,東北全境解放。

參考文獻

  1. ^ 李新總主編,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中華民國史研究室編,韓信夫、姜克夫主編:《中華民國史大事記》(全十二卷,共十二冊),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7月
  2. ^ 張明金、劉立勤主編:《國民黨歷史上的158個軍》,2007年,北京:解放軍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