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振峰
共振峰(formant)是用來描述聲學共振現象的一種概念,[1]在語音科學及語音學中,描述的是人類聲道中的共振情形。常用的量測方法是由頻譜分析或聲譜圖(spectrogram,見圖)中,尋找頻譜中的峰值。但假如說話者,用比較高的基頻發出元音,例如小孩或女性的聲音,則頻譜上看起來比較像是寬帶狀,比較無法看出明顯的峰值。在聲學中,共振峰是用來描述聲源內部的共振,特別是對樂器而言,指的是共鳴箱內的共振。我們也可以討論室內空氣的共振峰頻率,例如 Alvin Lucier 就在他的作品 I Am Sitting in a Room 中使用了這個概念。
共振峰及語音學
人類說話或唱歌產生的聲音包含許多不同的頻率,共振峰是這些頻率中較有意義的部分。定義上,人類若想分辨幾個不同的元音,我們所需要的資訊是完全可以被量化的。共振峰是使聽者能夠區分元音的關鍵泛音。大部份的這些共振峰是由管內或腔體的共振產生,但是有些哨音是由文丘里效應中的低壓區域週期性回縮產生。頻率最低的共振峰頻率稱為 f1,第二低的是 f2,而第三低的是 f3(基頻一般以 f0 標示)。絕大多部分的情形是,前兩個共振峰,f1 和 f2 就足以劃分不同元音。這兩個共振峰可以描述元音的開/閉、前/後兩個維度(過去傳統上把這和舌頭的位置聯結在一起,不過這並不完全精確)。因此開元音如 [a] 有比較高的第一共振峰頻率f1,而閉元音如 [i u] 的則比較低;前元音如 [i] 的第二共振峰頻率 f2 較高,後元音如 [u] 的則比較低。[2][3]元音幾乎都有四個以上的共振峰,有時還會超過六個。然而,前兩個共振峰還是最關鍵的。通常我們會用第一共振峰對第二共振峰的 關係圖描述不同元音的性質。[4] 但這不足以描述某些元音的性質,例如圓唇與否。[5]圓唇會降低 f3,該效果對高前元音最明顯。
鼻音通常在 2500 Hz 附近會有額外的共振峰,第二共振峰較弱甚至消失。流音[l] 則通常在 1500 Hz 附近有額外的共振峰,其第二共振峰以上的共振峰都比較弱。而英語的"r"音([ɹ])則是用非常低的第三共振峰分辨(低於 2000 Hz)。
塞音(在某種程度上,其他輔音如擦音也是)會對相鄰元音與之相連部分的的共振峰產生影響,元音受影響的部分稱為音征。塞音一發即逝,所以音征對於識別塞音來說十分關鍵。雙唇音例如 [b p] 使這部分共振峰向 700Hz 靠近,主要體現為降低共振峰;軟齶音如 [g k] 使共振峰向 3000Hz 靠近,主要體現為提高共振峰(發音之前f2 和 f3 幾乎都會互相接近,在軟齶音結束後才再分開,這種現象也被稱為「軟齶夾」);齒齦音如 [d t] 使共振峰向 1800 Hz 靠近,因此所造成的共振峰變化部份視元音種類而定。各共振峰所指向的共同軌跡,比如上述的 700 Hz、1800 Hz、3000 Hz,稱為「音軌」[6]。需要注意的是,輔音反過來很大程度上也受臨近元音影響,元音造成的輔音圓唇以及發音部位的前移,會改變輔音的形態進而改變其音軌,如 [tʷ kʲ] 的音軌就不同於 [t k]。上述元音共振峰頻率的變化稱為「共振峰轉變」(formant transition)。
假如聲波的基頻比系統的共振波基頻還高,則共振峰頻率所展現出的大部分特質會流失。最明顯的例子是歌劇中的女高音,她們的音高到很高,以至於元音很難分辨。
控制共振峰是泛音唱法這種歌唱技巧的重要環節,歌手必須唱出一個基頻很低的音,然後產生尖銳的共振並選擇泛音,讓人感覺同時有兩種不同的音調。
聲譜圖可以用來觀察共振峰。
元音 (IPA) | 共振峰 f1 | 共振峰 f2 |
---|---|---|
i | 240 Hz | 2400 Hz |
y | 235 Hz | 2100 Hz |
e | 390 Hz | 2300 Hz |
ø | 370 Hz | 1900 Hz |
ɛ | 610 Hz | 1900 Hz |
œ | 585 Hz | 1710 Hz |
a | 850 Hz | 1610 Hz |
æ | 820 Hz | 1530 Hz |
ɑ | 750 Hz | 940 Hz |
ɒ | 700 Hz | 760 Hz |
ʌ | 600 Hz | 1170 Hz |
ɔ | 500 Hz | 700 Hz |
ɤ | 460 Hz | 1310 Hz |
o | 360 Hz | 640 Hz |
ɯ | 300 Hz | 1390 Hz |
u | 250 Hz | 595 Hz |
歌手的共振峰
研究歌手的頻譜時,特別是男歌手的,發現在 3000 Hz 附近有清楚的共振峰(在 2800 到 3400 Hz 之間),而在平常說話或是沒受過訓練的歌手的頻譜中則沒有。這個現象就是使歌手從交響樂團中能突顯出來的原因。因為交響樂團的共振峰大約在500Hz附近,比 3000 Hz 要低得多。歌唱訓練會特別發展這個共振峰,例如透過「voce di strega」(女巫的聲音)這個練習[8],使聲道的一部份成為共振器(resonator)。[9][10]
參考資訊
- ^ Titze, I.R. (1994). Principles of Voice Production, Prentice Hall, ISBN 978-0137178933.
- ^ Ladefoged, Peter (2006) A Course in Phonetics (Fifth Edition), Boston, MA: Thomson Wadsworth, p. 188. ISBN 1-4130-2079-8
- ^ Ladefoged, Peter (2001) Vowels and Consonants: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ounds of Language, Maldern, MA: Blackwell, p. 40. ISBN 0-631-21412-7
- ^ Deterding, David (1997) 'The Formants of Monophthong Vowels in Standard Southern British English Pronunciation',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Phonetic Association, 27, pp. 47-55.
- ^ Hayward, Katrina (2000) Experimental Phonetics, Harlow, UK: Pearson, p. 149. ISBN 0-582-29137-2
- ^ 林燾/王理嘉. 语音学教程.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13年8月: 85–86. ISBN 9787301228289.
- ^ Catford, J.C. (1988) A Practical Introduction to Phonetic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 161. ISBN 978-0198242178
- ^ Frisell, Anthony. Baritone Voice. Boston: Branden Books. 2007: 84. ISBN 0-8283-2181-7.
- ^ Vocal Ring, or The Singer's Formant. The National Center for Voice and Speech. [2008-04-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08).
- ^ Sundberg, Johan. The science of the singing voice. DeKalb, Ill: Nor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Press. 1987. ISBN 0-87580-542-6.
參見
外部連結
- What are formants?[永久失效連結]
- Formants for fun and profit
- Formants and wah-wah pedal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What is a formant?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討論「formant」的三種不同意義
- Formant tuning by soprano singer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源自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 The acoustics of harmonic or overtone singing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源自 the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 Materials for measuring and plotting vowel formant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