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軍軍歌

八路軍軍歌》,是一首中國軍歌,創作於1939年,公木作詞、鄭律成作曲,為《八路軍大合唱》系列作品之一。此曲描寫中國抗日戰爭期間以游擊戰術對抗侵華日軍的國民革命軍第十八集團軍(八路軍),被視為八路軍第一首軍歌。

八路軍軍歌
歌曲
語言國語
發行日期1939年冬季
詞曲公木
作曲鄭律成

創作及發行歷程

中國抗日戰爭期間的1939年上半年,音樂家鄭律成受《黃河大合唱》啟發,向文人公木提出創作《八路軍大合唱》的想法,撰寫一系列以國民革命軍第十八集團軍(抵抗侵華日軍的游擊隊,通稱「八路軍」)為主題的歌曲。兩人在1939年7月趁著工作空檔開始創作,先由公木作詞、後由鄭律成作曲。公木根據中國共產黨對局勢的觀點、自己對八路軍的認識,在8月的不足一個星期內寫好了《八路軍軍歌》以及另外六首歌的全部歌詞,作為《八路軍大合唱》的其中七首歌曲。鄭律成隨後在9月初完成所有歌詞的編曲,《八路軍軍歌》由此完成創作。同年冬天,《八路軍大合唱》的全部曲目由魯迅藝術學院音樂系首次出版,並由鄭律成指揮下在中央大禮堂首演。由於公木當時最先寫好的一篇歌詞是《八路軍軍歌》,此曲被視為八路軍第一首軍歌。[1][2][3]

歌曲內容

《八路軍軍歌》曲調激昂有力,旋律深沉雄偉,氣勢磅礴。因此,此曲群眾性較低,不過能夠表現沉著而堅定的情感。歌詞講述中國工農紅軍(紅軍一、二、四方面軍為八路軍前身)的歷史,內容宏大廣泛,有著複雜的線索。歌詞第一句提到紅軍長征(「鐵流兩萬五千里」),其後講述八路軍平型關大捷的戰績。之所以要提及平型關大捷,是因為詞作者公木把這場戰役視作影響深遠的重要戰鬥,認為不可不提及。除了描寫八路軍歷史以外,歌詞亦描寫日占中國東北境內長白山鴨綠江的景色,並講述八路軍以游擊戰術對抗侵華日軍(「堅決反掃蕩」)、對抗日本傀儡政權(「剷除偽政權」)的過程和目標,旨在鼓舞和激勵中國軍民努力團結參戰。歌詞最後一句指出,八路軍不只是為中國民族而戰,更有解放全人類的使命。[1][2][4][5][6][7]

反響

《八路軍軍歌》首次演奏後就在中國共產黨抗日根據地廣泛傳唱,受軍人歡迎,並刊登在《八路軍軍政雜誌》上。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毛澤東本來不認識公木,後來從魯迅藝術學院副院長周揚口中得知他是《八路軍軍歌》詞作者,便向公木表示讚賞和鼓勵。知名波蘭記者伊斯雷爾·愛潑斯坦憶述他在中共抗日根據地第一次聽見《八路軍軍歌》,認為此曲旋律優美,便把歌詞記錄下來,其後在私人通信中引用了幾句歌詞。[1][6]

參考資料

  1. ^ 1.0 1.1 1.2 余瑋. 《八路军军歌》唱出平型关大捷的豪情. 中國共產黨歷史網. 2011-05-25 [2018-07-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7-23). 
  2. ^ 2.0 2.1 尚飛林. 气势磅礴的《八路军军歌》. 音樂天地. 2015, (9) [2018-07-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7-23). 
  3. ^ 公木的风雨年轮. 文匯報. 2005-02-27 [2018-07-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7-23). 
  4. ^ 孫琪. 上官雲 , 編. 《八路军军歌》:威武之师唱响民族担当. 中國青年報. 2015-08-08 [2018-07-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7-23). 
  5. ^ 朱加榮. 人民战争的悲壮号角——抗战军歌综论.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中. 中共黨史出版社: 650. 2006. 
  6. ^ 6.0 6.1 齊培禮 (編). 中国人民解放军之最. 海潮出版社. 1990: 84. 
  7. ^ 中華全國音樂工作者協會. 人民音樂. 新華書店. 1983: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