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家仙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22年3月11日) |
保家仙是滿洲地區民間信仰當中的神靈,相傳是由相應的動物於深山之中修煉而成,被供奉在家中以求平安。在信徒看來,保家仙與人之間具有互動性,通過信徒的供奉虔誠程度來決定其保佑的效果和力度。若因供奉不虔誠而遭遇保家仙『打災』,則需要尋求出馬仙的幫助,通過『看事』來化解:由出馬仙在附身後與保家仙溝通,平息災難。保家仙是東北亞薩滿教「萬物有靈」信仰的遺存[1][2]。
保家仙 | |||||||||
簡化字 | 保家仙 | ||||||||
---|---|---|---|---|---|---|---|---|---|
|
名稱和含義
保家仙主要由四個大仙組成,包括狐仙、黃仙、常仙(蛇)和蟒仙,後兩位大仙有時統稱為柳仙。除此之外還有其他的神仙,一般有白仙(刺蝟)、灰仙(鼠)、虎仙、狼仙、兔仙和龜仙等。
供奉保家仙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在家中的佛堂、祖先堂旁邊供奉;另一種供奉方法是在院中角落蓋「仙家樓」,供奉保家仙牌位。在滿洲南部和東部的村莊,各村皆有公建的仙堂,以便村民祭祀,也有人會在田間地頭、河邊、山上等地修建仙堂。
隨著清軍入關,保家仙信仰也隨之傳播到臨近的山東省和河北省等地,被當地人稱為「五顯財神」或「小財神」。 在河北的部分地區,每個新生兒都被分配了他自己的本神(守護神)化身,通常是男孩配女仙,女孩配男仙。他們長大成人並結婚後,會把本神放在一起供奉。 [2]
狐仙
狐仙/胡仙是保家仙當中最重要的一位,歷史記載和神話傳說眾多。 [2]日本漢學家永尾龍造觀察到狐仙「極受歡迎,滿洲和華北的幾乎所有每個家庭都有供奉」[3]。亨利·多雷(Henry Dore)記載了蘇皖北部民眾對狐仙的崇拜。瀧澤俊亮對滿洲國的神社和寺廟進行了走訪調查,發現其中有很多廟宇都供奉有狐仙。 [2]
狐仙與其他大仙一樣,有男有女,男女狐仙一同供奉時,一般會稱為胡三太爺和胡三太奶。此外最常見的是狐仙娘娘,其動物形態為九尾狐。形象源於中國傳統神話中的九尾狐傳到滿洲跟華北後在地化。類似的例子還有韓國九尾狐神話故事跟日本神道教的稻荷大神[註 1],既是狐狸的神,又是所有狐狸精的頭領。 [2]相傳,狐仙娘娘是崑崙山守護神西王母的親戚。 [2] [4]
黃仙
黃仙,為黃鼠狼修行成仙,民間相傳黃仙和精神疾病和癔症等有關。在山東民間通常解讀為是黃帝和道教中黃大仙的化身。 [5]
蛇仙(柳仙)
蛇仙又名柳仙,在遼寧省部分地區分為常仙和蟒仙,一般管武力。白娘子即是蛇修煉而成。一般認為蛇仙是龍王的化身,代表傳宗接代,屬陽。此外,蛇仙還與伏羲和女媧(人頭蛇身的天皇和地皇)有關,他們代表了共同創造天地萬物的兩種相反力量。
白仙
白仙是刺蝟修煉而成,主管預防和治療疾病。
常被滿洲民眾供奉的白仙名為白老太太。
其他
此外,遼寧部分地區還供奉黑仙、龜仙等。黑仙一般指代烏鴉和黑熊等動物,其中,黑媽媽又稱黑老太太,是黑熊[來源請求]修煉而成,其道場在遼寧本溪鐵剎山。龜仙則可保佑出海平安,多由東港一帶的漁民供奉。
在河北等地,人們還供奉灰仙。一般是老鼠成仙,通常被人供奉為財神和倉神。灰仙並非是東北本土的信仰,不過隨著闖關東移民潮的影響,也傳播到黑龍江省部分地區。也有部分人將狼仙稱為灰仙。
另見
註
- ^ 但稻荷神本身不是狐狸
參考
引文
- ^ 海寧. 我国东北地区狐仙信仰的调查研究——兼与日本狐崇拜比较. 世界宗教文化. 2019.
- ^ 2.0 2.1 2.2 2.3 2.4 2.5 Kang (2006).
- ^ Li Wei-tsu, On the cult of the four sacred animals. https://asianethnology.org/downloads/ae/pdf/a45.pdf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 Strassberg, Richard E. A Chinese Bestiary: Strange Creatures from the Guideways Through Mountains and Seas.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2. ISBN 0520218442.
- ^ Wang Xue.
來源
- Deng, Claire Qiuju. Action-Taking Gods: Animal Spirit Shamanism in Liaoning, China (學位論文). McGill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East Asian Studies. 2014 [2022-03-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0-16).
- Kang, Xiaofei. The Cult of the Fox: Power, Gender, and Popular Religion in Late Imperial and Modern China.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06 [2022-03-11]. ISBN 02315082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