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歷山大·博羅夫斯基
亞歷山大·基里洛維奇·博羅夫斯基(俄語:Александр Кириллович Боровский,1889年3月18日—1968年4月27日),俄裔美國鋼琴家。他於1912年以金牌和安東·魯賓斯坦獎的優異成績完成了聖彼得堡音樂學院的學業。
亞歷山大·博羅夫斯基 Александр Боровский | |
---|---|
出生 | 俄羅斯帝國米陶 | 1889年3月18日
逝世 | 1968年4月27日 美國麻薩諸塞州沃班 | (79歲)
教育程度 | 聖彼得堡音樂學院 |
職業 | 鋼琴家 |
生平
亞歷山大·博羅夫斯基於1889年3月18日出生於俄羅斯帝國的米陶(現為拉脫維亞的葉爾加瓦)。[1]他的第一位鋼琴老師是他的母親,她曾是瓦西里·薩福諾夫的學生。他於1912年畢業於聖彼得堡音樂學院。[2]
他在1912年的安東·魯賓斯坦比賽中贏得冠軍,引起了廣泛關注。[2]除音樂學習外,他還在聖彼得堡大學獲得了法律學位。1915年至1920年,亞歷山大·博羅夫斯基在莫斯科音樂學院教授大師班。
1916年5月11日的《音樂信使報》引用了1915年3月莫斯科報紙的報道:「亞歷山大·博羅夫斯基是安娜·葉西波娃的學生。他是一位技巧精湛、力量充沛、魅力十足的鋼琴家,節奏感強,力度控制得當。博羅夫斯基尊重作曲家的設計,並有傳達其精神的天賦。在他的獨奏會上,他演奏了斯克里亞賓的第十奏鳴曲(最後創作的作品),這是一部因其複雜性和神秘主義精神而極其困難的作品,博羅夫斯基以罕見的深刻分析和逐漸升華的火熱激情演繹了這部作品。」[3]
「偶爾,在眾多大多平庸的音樂會中,我們會想起這樣一句諺語:『被召的人多,選上的人少。』從音樂角度來說,俄羅斯鋼琴家亞歷山大·博羅夫斯基無疑是被選上的人之一,他確實是音樂天空中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必須聽他演奏巴赫才能欣賞到他的精確、清晰的表達、動態和豐富的色彩變化。但他不僅擅長古典音樂,似乎也是現代音樂,尤其是年輕俄羅斯學派作品的天生詮釋者。他在這裡的成功是名副其實的。」
在贏得多樣化曲目鋼琴家的聲譽後,博羅夫斯基回到歐洲,1937年,他幾乎專門致力於演奏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的作品。戰爭爆發時,博羅夫斯基先去了南美洲,在那裡繼續他的巴赫獨奏會(巴赫的鍵盤作品在許多拉丁美洲城市都是因此首次上演)並贏得了新的讚譽。他在布宜諾斯艾利斯連續舉辦了五場巴赫之夜,獲得了顯著的讚譽,因此受邀在巴西聖保羅的藝術文化協會的贊助下重複演出。[4]
十月革命後,他決定離開俄羅斯並開始在歐洲巡演,並最終於1923年在卡內基音樂廳首次於美國演出。他於1941年成為美國公民,1956年成為波士頓大學教授。他曾與歐洲、北美和南美的所有主要管弦樂團合作,在謝爾蓋·庫塞維茲基和查理·明希指揮下與波士頓交響樂團合作演出超過20場。[5]同時,他開始錄製巴赫和李斯特的一些重要作品,他是首位錄製巴赫30首創意曲和李斯特全部匈牙利狂想曲的鋼琴家。[6][7]博羅夫斯基以他對古典和浪漫音樂的客觀詮釋而著稱。評論家說,他演奏巴赫的作品以其建築般的質感而聞名。斯克里亞賓夫人在1917年10月18日《音樂信使》第27頁寫道:「我還推薦亞歷山大·博羅夫斯基,他是莫斯科音樂學院的一位年輕教授,幾乎演奏斯克里亞賓的所有作品,並且在俄羅斯已經作為鋼琴家獲得了很高的聲譽。博羅夫斯基是斯克里亞賓協會的成員。」[8]「布勞多、馬科夫斯基和布良恰尼諾夫等人就斯克里亞賓藝術的各個方面發表了演講,而後期作品以及一些遺作也由博羅夫斯基演奏。博羅夫斯基的地位愈發光榮,因為沒有哪個俄羅斯獨奏會節目單是沒有斯克里亞賓名字的,所以這位藝術家在這方面沒有對手。」[9]
1926年,博羅夫斯基在哈麗特·布勞爾的《鍵盤上的現代大師》中寫道:
是的,我有非常龐大的曲目,而且還在不斷增加。我在南美時,在不同城市舉辦了許多音樂會。在布宜諾斯艾利斯,我在十周內給出了十二場完全不同的節目。我當然演奏很多俄羅斯音樂——斯克里亞賓、普羅科菲耶夫和許多其他人。但我演奏所有國家和所有時代的音樂。美國音樂和麥克道威爾。我想在俄羅斯很少有人知道美國音樂。至於麥克道威爾,當然我們知道他的名字,也知道一些比較華麗的曲目,如《女巫之舞》、《波蘭舞曲》和鋼琴協奏曲,但不了解他的奏鳴曲。我想演奏一首或多首這樣的作品,也想演奏其他美國作曲家的作品。現在我來到美國,你們國家的音樂發展讓我非常感興趣。我在這裡度過了愉快的兩個月,希望能再次回來做更長時間的停留。但現在,在愉快的兩個月之後,我和夫人即將返回歐洲,因為我在那邊有四十場音樂會的巡演,將帶我去倫敦、巴黎、西班牙、義大利、比利時、荷蘭、德國。但一直以來,我都期待著回到你們美麗的國家——美國![10]
以下威爾特-米尼翁鋼琴卷可能是博羅夫斯基於1910年在莫斯科和聖彼得堡錄製的:#2029 柴可夫斯基:G大調奏鳴曲,作品27,第一樂章,#2030 拉赫瑪尼諾夫:《幻想小品集》中的《悲歌》,作品3第1首,降E小調(1910年1月),#2031 阿連斯基:24首性格小品,作品36第13首,升F調練習曲,#2032:利亞多夫:船歌,作品44,升F調,#2033 拉赫瑪尼諾夫:前奏曲,作品23第3首,D小調(1910年1月)。[11][12][13]
參考文獻
- ^ 1.0 1.1 Hopkins, Charles. Borowsky, Alexander [Aleksandr] . Grove Music Online. 2001-01-20 [2024-07-29].
- ^ 2.0 2.1 2.2 Alexander Borovsky, Concert Pianist, at 79. The Boston Globe. 1968-04-28: 79 [2024-07-29] –透過Newspapers.com.
- ^ Young Moscow Pianists. Musical Courier. Vol. LXXII no. 19. 1916-05-11: 56 [2024-07-29] –透過Internet Archive.
- ^ Alexandre Borovsky. Cultura Artistica. [2024-08-31].
- ^ Performance History Search. Boston Symphony Orchestra. [2024-08-31].
- ^ Alexander Borovsky. Bach: 2 Part & 3 Part Inventions. Vox. 1957. PL 10 550.
- ^ Alexander Borovsky. Liszt: 19 Hungarian Rhapsodies and Spanish Rhapsody, Complete in 3 Volumes. Vox. 1954. PL 8920.
- ^ Alfred Laliberté Receives Flattering Endorsement from Mme. Scriabine. Musical Courier. Vol. LXXV no. 19. 1917-10-18: 16 [2024-07-29] –透過Internet Archive.
- ^ Montagu-Nathan, M. Music in Russia. The Musical Times. Vol. 57 no. 882. 1916-08-01: 365 [2024-07-29] –透過Internet Archive.
- ^ Brower, Harriette. Modern Masters of the Keyboard. New York: Frederick A. Stokes Company. 1926: 221–222 [2024-07-29] –透過Google Books.
- ^ Slonimsky, Nicolas; Kuhn, Laura Diane; McIntire, Dennis. Bakers Biographical Dictionary of 20th Century Classical Musicians . Schirmer Books. 1997. ISBN 978-0-02-871271-0.
- ^ Salesi, Gdal. Famous Musicians of a Wandering Race. New York: Bloch Publishing Hose. 1927: 295–296 [2024-07-29] –透過Internet Archive.
- ^ Gilman, Lawrence. Music Articles from the New York Herald Tribune. 1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