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寮鄉

中華民國臺灣南投縣的鄉

23°54′14″N 120°46′55″E / 23.903931°N 120.781921°E / 23.903931; 120.781921 (Tongsiao)

中寮鄉
Zhongliao Township
舊稱:平林仔、鄉親寮
中寮鄉位置圖
坐標:23°54′N 120°47′E / 23.9°N 120.78°E / 23.9; 120.78
國家 中華民國
臺灣省
上級區劃南投縣
下級區劃18258
政府
 • 行政機構中寮鄉公所
(立法機關:中寮鄉民代表會
 • 鄉長廖宜賢中寮鄉鄉長列表)
面積
 • 總計146.6541 平方公里(56.6235 平方英里)
海拔396 公尺(1,299 英尺)
人口(2024年9月)(5,501戶)
 • 總計13,277人
 • 排名南投縣的第12位
 • 密度90.5人/平方公里(234人/平方英里)
時區國家標準時間UTC+08:00
郵遞區號541
戶政資料代碼10008080
毗鄰草屯鎮南投市名間鄉集集鎮水里鄉國姓鄉
網站http://chungliao.nantou.gov.tw

中寮鄉臺灣話Tiong-liâu-hiong客家話Chûng-liàu-hiông)位於臺灣南投縣西北部,集集大山山脈之上[1]。鄉內可依中部丘陵與溪流流域分為北中寮南中寮兩部分,兩地之間往來較為不便[2]。全境地勢崎嶇,山地廣布,平原面積較為狹小,且多為旱田耕地,從事農業活動的人口約有85%左右,是南投縣的最大農業鄉鎮。主要農作物有香蕉、樹薯、柑橘、竹筍、鳳梨、檳榔等,其中以香蕉為最主要農產與經濟來源[3]

歷史沿革

嘉慶時期漢人開始遷居中寮鄉,當時隸屬於彰化縣永平坑,並設總理,以治理一般行政。日治時期屬於南投廳,並區分為八杞仙、鄉親寮、龍眼林3區,後將3區合併為中寮庄,中寮庄役場原設於中寮,遷至八杞仙,最後設在鄉親寮,隸屬台中州南投郡管轄,戰後改為中寮鄉。

地理

地形

中寮鄉位於南投縣西北部,北毗草屯鎮,西臨南投市,西南鄰名間鄉,東鄰國姓鄉,南接集集水里兩鄉鎮。東西長約13.7km,南北寬11.5km,全區總面積約為146km2。中寮鄉海拔約在200m至1264m之間,地勢由東向西漸次降低,大部份為緩坡之丘陵地帶,其中山坡地約143km2,佔97.8%,平地約3km2,僅佔2.2%而已。

氣候

中寮鄉境內大部分地區屬於亞熱帶濕潤性氣候,除12、1、2、3月外,平均溫度多在20℃以上;5至8月為降雨期,10月至翌年3月則為旱季,年平均降雨量約為2200mm。

人口

歷史人口
年份人口±%
1981 22,995—    
1986 21,668−5.8%
1991 19,722−9.0%
1996 18,742−5.0%
2001 17,680−5.7%
2006 16,763−5.2%
2011 16,005−4.5%
2016 15,083−5.8%
2021 14,013−7.1%
來源:內政部統計月報-各鄉鎮市區人口數. 內政部. [2017-07-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0-26). 

根據南投縣政府民政處統計,2023年底中寮鄉戶數約5.5千戶,人口約1.4萬人,是南投縣人口最少的鄉,並在全縣中排行倒數第二位,僅多於集集鎮。鄉內人口最多與最少的村分別是永平村與復興村,2023年底兩村人口分別為1,857人與276人[4]。境內主要族群為閩南人,客家人次之,原住民族則佔極少數[5],其中閩南人約佔全鄉總人口七成以上,客家人則約佔四分之一,屬於南投縣客家族群較多的鄉鎮[6]

政治

歷任首長

任次 姓名 備註
1 謝燈炎
2 謝燈炎 撤職
補選 王春
3 王春
4 廖炎山
5 廖炎山
6 游三華
7 游三華
8 吳朝豐
9 游三華
10 吳朝豐
11 廖文章
12 陳耀崇
13 吳朝豐 停職
代理 鄭肇家
13 吳朝豐 復職後過世
代理 廖清泉
代理 魏錫堯
14 廖清泉 停職
代理 魏錫堯
14 廖清泉 復職後又停職
代理 石尊仁
15 陳月英
16 張永輝
17 張永輝
18 廖宜賢
19 廖宜賢 現任

鄉政組織

 
中寮鄉公所與中寮鄉民代表會大樓

中寮鄉公所是中寮鄉最高層級的地方行政機關,在中華民國政府架構中為鄉自治的行政機關,同時負責執行縣政府及中央機關委辦事項,中寮鄉的自治監督機關為南投縣政府。鄉長由全體鄉民直接選舉產生,任期為四年,可連選連任一次。中寮鄉公所並置鄉政會議,為鄉政最高決策機構,在鄉長之下,設有5課3室等8個內部單位及2個附屬機關[8]

中寮鄉民代表會是中寮鄉的最高民意機關,代表中寮鄉全體鄉民立法和監察鄉政。鄉民代表由公民直選選出,任期為四年,可連選連任。中寮鄉民代表會共有11位鄉民代表,分別為第一選區3席鄉民代表、第二選區4席鄉民代表、第三選區2席鄉民代表、第四選區2席鄉民代表,主席、副主席由11位鄉民代表互選產生[9]

行政區

 
南中寮(綠色)、北中寮(紅色)位置圖
 
中寮武龍宮鳥瞰爽文聚落
次分區 里名
南中寮 廣興村 崁頂村 八仙村 福盛村 和興村 復興村 永平村 中寮村 廣福村 義和村 永福村
北中寮 清水村 內城村 龍安村 爽文村 龍岩村 永芳村 永和村

商業發展

 
中寮鄉永平老街
 
永平老街
  • 紅菜坪:由鹿港往返埔里的挑夫行經紅菜坪時必會休息一晚,紅菜坪客棧林立,十分熱鬧,夜晚山頂燈火通明,彷如白晝,「不夜城」之名不逕而走,後因抗日及交通改道逐漸沒落。[10]
  • 永平路:1915年舖設南投集集的輕便道,用以載送香蕉甘蔗。香蕉市前街道熱鬧繁華,有撞球間、茶室、戲院等[11]永平老街的形成也是這個時候。關於香蕉,在當時中寮有香蕉檢查所,負責處理台中香蕉,當時近半的香蕉出自此處,並運往日本本土與其他區域[12]
  • 爽文路:1927年北中寮七村大量生產香蕉,通往南投的輕便軌道舖設,交通的便利使爽文路更加發達。民國四○年代,爽文國小旁空地曾有北中寮第一家戲院(現已改建民房)[13],爽文路的位置居中,至今仍是北中寮之中心。

教育

國民中學

國民小學

交通

公路

西接南投市振興里(34.0K),自中寮鄉甲頭埔起經義和村、永福村、中寮村、永平村、八仙村、崁頂村最後接集集鎮和平里(45.9K),這條路是南中寮最重要的連外道路,也是中寮鄉內唯一一條縣道公路
  •  投17線龍草路-大城巷-內城巷-鄉林巷
北接草屯鎮坪頂,自加走寮起經龍岩村、爽文村、廣福村鹿寮坑、中寮村、永平村,於中寮國小止,是中寮鄉境內重要的南北向道路,連接鄉內南北兩大區塊
自爽文村雙坑口起,經廣福村山欉坑至廣福村外城止
西接南投市東山里,自中寮鄉楓子嶺起,經永和村、永芳村、龍岩村、爽文村、龍安村、內城村,至清水村濯林巷龍鳳瀑布前,該條道路是北中寮的動脈,對居民而言的重要性有如 縣道139號一般
西接南投市拔子頭,至永和國小與 投22線相接
西接南投市千秋里,東接 縣道139號永平路
西起八仙村八仙二號橋,經福盛村至和興村炭寮,是和興村主要幹道
西起福盛村永樂橋前,至粗坑止,是前往粗坑大峭壁重要道路
起自崁頂村崁仔頂與 縣道139號交口,經廣興村後南接集集鎮廣明里,是廣興村主要幹道

參見

南投服務區旁邊道路可銜接 縣道139號,俗稱中寮便道,可通行小型車,也是全台灣高速公路收費站拆除後唯一開放的便道。

客運

中寮鄉內僅有彰化客運公司行駛鄉內至南投市間的客運路線,路線分別如下

路線編號 固有編號 營運區間 經營業者
6920 797 南投─內城(北中寮) 彰化客運
6929 南投─鄉親寮(南中寮) 彰化客運

中寮鄉基本民行巡迴公車

因應彰化客運業者宣布,自從2019年2月15日停駛 6930鄉親寮-大坑、6931鄉親寮-粗坑、6932鄉親寮-頂城子,共三條路線。為解決村落間的交通問題,中寮鄉公所安排免費民行公車,行駛路線、時刻表可見鄉公所網站[14]

旅遊

注釋

參考資料

引用來源
  1. ^ 施添福 2001,第371頁.
  2. ^ 施添福 2001,第374頁.
  3. ^ 施添福 2001,第373頁.
  4. ^ 南投縣政府 人口統計資訊管理平台. 鄉鎮里鄰人口統計. 南投縣政府. [2022-10-17] (中文(臺灣)). [失效連結]
  5. ^ 中寮鄉戶政事務所-原住民性別年齡層人口數. [2020-07-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02). 
  6. ^ 李氏新聞-桐花飛舞.悠遊客庄18日全面開跑. [2012-03-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7-07). 
  7. ^ 各鄉鎮市區人口數. 內政部統計月報. 2020-02-10 [2020-08-08]. (原始內容 (XLS)存檔於2020-05-01) (中文(臺灣)). 
  8. ^ 公所簡介-組織編制. 南投縣中寮鄉公所. [2021-09-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9-22) (中文(臺灣)). 
  9. ^ 鄉民代表會-鄉民代表會介紹. 南投縣中寮鄉公所. [2021-09-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31) (中文(臺灣)). 
  10. ^ 《永遠的故鄉 中寮十八村的故事》75、76頁
  11. ^ 《永遠的故鄉 中寮十八村的故事》26、27頁
  12. ^ 存档副本. [2020-07-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9-03). 
  13. ^ 《永遠的故鄉 中寮十八村的故事》66、67頁
  14. ^ 中寮鄉基本民行巡迴公車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書籍
  • 施添福等編纂. 第十章·中寮鄉. 《臺灣地名辭書·卷十·南投縣》. 南投市: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2001. ISBN 957-01-2971-9 (中文(臺灣)).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