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地質調查所

中央地質調查所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初期的一所國家級地質調查機構,也是中國最早成立的地質科學研究機構。[1]

歷史

20世紀初,中國開始引進地質科學。當時,魯迅著《中國地質略論》,華衡芳著《地學淺識》等,鄺榮光編制了中國第一幅地質圖直隸省地質圖》。[1]

辛亥革命後,孫中山組織的南京臨時政府實業部下設地質科,由東京帝國大學地質系畢業生章鴻釗主持地質科的日常業務。章鴻釗建議成立地質科學的研究和教育機構。1913年,地質調查所北京成立(隸屬工商部),由丁文江任所長,這是中國近代最早從事地質科學研究與教育的機構。[1]

1913年至1916年,地質調查所培養了謝家榮葉良輔等地質科學人才。從這時開始,中國擺脫了完全依賴外國人從事地質科學活動的狀況,有了中國自己的地質科學專業隊伍,並開始從事實際的科學研究工作,在山東直隸等地區測繪地質圖,開始了中國最早的岩石、礦物、古生物調查工作。[1]

1920年代至1930年代,地質調查所迎來的快速發展,先後創設古生物研究室、新生代研究室、礦物岩石研究室、沁園燃料研究室、土壤研究室、地震研究室等機構,並出現一批專家,比如地質學家李春昱、岩石礦物學家程裕淇、地層古生物學家尹贊勛、礦床學家謝家榮、古脊椎動物專家楊鍾健、測繪專家曾世英、地震專家李善邦、土壤專家熊毅等人。[1]

1935年,地質調查所從北平豐盛胡同附近遷至南京,部分留守人員組成了地質調查所北平分所。1937年七七事變之後,地質調查所北平分所工作停止,在南京的地質調查所本所則繼續工作。抗日戰爭全面爆發之後,地質調查所隨國民政府遷至重慶北碚,為了同省地質調查所相區別,1941年正式定名為中央地質調查所。1930年代起,翁文灝黃汲清尹贊勛李春昱等人先後擔任所長。抗日戰爭勝利後,中央地質調查所遷回南京。[1]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中央地質調查所被接收(1978年,在台灣中華民國政府恢復設置中央地質調查所,即今之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1950年8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決定成立中國地質工作計劃指導委員會,任命李四光為主任委員,尹贊勛、謝家榮為副主任委員,統一領導全中國的地質工作,全國地質機構開始大規模調整,中央地質調查所和中央研究院地質研究所等機構同時宣布撤消。[1] 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古生物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土壤研究所等陸續成立。[2]

建築

中國地質調查所舊址
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
地址西城區兵馬司胡同15號
分類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
時代民國
編號8-27
認定時間2011年6月13日

地質調查所在北京的舊址現為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該組建築由南樓、北樓、西樓組成。南樓為德國雷虎公司設計並建造,地上兩層,地下一層,正面開門,樓體西牆上的石刻為「土壤研究室」,落款中華民國二十一年六月 日建。北樓地上三層,正面石額為民國十九年(1930年)金紹基書寫的「地質調查所沁園燃料研究室」。西樓由貝壽同設計,地上二層,地下一層,為鋼筋水泥結構。現在為全國人大宿舍。[3]

引用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