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Fgj1948753/沙盒

太兴村
旧称:梨园寮
太兴村在嘉义县梅山乡的位置
太兴村在嘉义县梅山乡的位置
国家 中华民国
县市嘉义县
乡镇市区梅山乡
区划10邻
面积
 • 总计6.795平方公里
人口(2018年9月)
 • 总计473人
 • 密度69.61人/平方公里
 • 户数159
 性别比:129.61
(男性267人,女性206人)
时区国家标准时间UTC+08:00

[[Category:|LongitudeFgj1948753/沙盒]][[Category:|LatitudeFgj1948753/沙盒]]


太兴村嘉义县梅山乡辖下的行政区。位于嘉义县东北方,北邻太平村碧湖村,东邻瑞里村,西邻缎𦈡村,南邻仁寿村。 面积约6.795平方公里,行政区包含十个邻、159户、人口473人。[1] 聚落内的梨园寮车站、太兴岩步道、泰兴岩为该村的景点。 每年秋季会出现黄头鹭迁徙,为当地的生态奇景。

地理

位于嘉义县梅山乡,为生毛树溪和粗纸坑溪以南至阿里山山脉之余脉所发展的聚落,平均海拔约在600~900米之间,属于中海拔地区。[2]

聚落历史

旧名为“梨园寮”,在日治时期阿里山铁路经过此地,发现当地人使用木材制作成耕田用的“”,觉得此地有被设为车站之价值,当地人称这为“犁园寮”,但日人在回报上层时却误写为“梨园寮”, 而沿用今,在1950年设村,名为“太兴村”。

科仔脚为太兴最早有人来开发的聚落,有陈姓祖先从大陆来到此地。在民国初年,因有森林铁路经过而繁华,曾经为此地区陈姓人口最多的地方,但如今因森林铁路的没落、太兴公路的兴起,人口如今已经为此地区最少的地方。[2]

教育

本区域内设有太兴国小;国中学区被分为在梅山乡梅山国中[3]

太兴国小在1955年8月成立了嘉义县梅山乡太平国民学校太兴分班,1957年成立分校,1959年正式立为“嘉义县梅山乡太兴国民学校”。 成立目的为因教育的孩童数量增加,加上与邻村的太平国小距离遥远,因而成立太兴国小。[4]

文化资产

本村最著名的庙宇为“泰兴岩”;一个供奉观世音菩萨的庙宇,成立于1767年(乾隆三十二年)由黄根隆夫妻所成立,在1871年(同治十年)和1951年都由当地人所重建过,最后却都因木材的腐坏而损坏,最后在1971年再次重建为现代式建筑,今为太兴村的重要指标。[5][6]

景点

于2004年五月正式纳入阿里山国家风景区。其中梨园寮车站阿里山铁路林铁本县的招呼站,在1989年后已无人看守。[7]

太兴岩步道位于茶园中间,步道的终点为太兴村民的信仰中心泰兴岩。[5]

特殊产业

在每年的秋季,嘉义县梅山乡太兴村都会出现黄头鹭迁徙,其数量可达到最多可达1万5千只,其景象被当作当地的生态奇景,成为一大观光特点。[8]

参考文献

  1. ^ 嘉義縣竹崎戶政事務所. 
  2. ^ 2.0 2.1 地名資訊服務網. 
  3. ^ 嘉義縣教育處. 
  4. ^ 太平國小全球資訊網. 
  5. ^ 5.0 5.1 阿里山國家風景區. 
  6. ^ 文化資源地理資料庫. 
  7. ^ 阿里山國家風景區行政資訊網. 
  8. ^ 萬鷺朝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