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炳荣(1915年12月19日—1984年9月13日[1]),原名麦汉明,是武术指导韩英杰的襟兄弟和于占元的女婿,广东广州市番禺人,著名粤剧艺人,师承梁钟(自由钟)。

麦炳荣
电影《飞头公主滴血救亲夫》(1960)剧照
男演员
本名麦汉明
罗马拼音Mak Bing-Wing
昵称牛荣
籍贯广东广州市番禺
出生(1915-12-19)1915年12月19日
 中华民国广东番禺县
逝世1984年9月13日(1984岁—09—13)(68岁)
 美国旧金山
职业演员
配偶刘亚葵(1936年-?)
花丽华(?-1963年)
于素秋
1966年结婚—1984年丧偶)
互联网电影数据库(IMDb)信息

简历

麦炳荣曾前后加入“人寿年”、[2]觉先声”、“新生活剧团”、“前锋粤剧团”,由配角升包尾小生,再升二帮小武。到了1930年担当正印小生。

战前在香港伶影双栖,而1940年代抗战时在美国几年专注于走埠演出,还拍摄电影[3]幸运新娘” 。成名作[4]《铜雀春深锁二乔》于1947年7月与上海妹太平戏院(香港)首演。

五十年代末和谭兰卿凤凰女组织“大龙凤剧团”,演出剧目有《百战荣归迎彩凤》、《刁蛮元帅莽将军》、《彩凤荣华双拜相》、《凤阁恩仇未了情》等。

除了粤剧之外,麦炳荣曾拍摄戏曲[5]电影、粤语电影及电视剧。1964年,他担任香港八和会馆第11届的主席。

1984年,[1]美国因心脏病逝世,享年68岁。

成名作品

  • 《铜雀春深锁二乔》[4]:44,45
  • 《新封神榜》[6][7]

开山首本戏

  • 《痴凤狂龙》[8]
  • 《金钗引凤凰》[8]
  • 《燕归人未归》[8]
  • 《双龙丹凤霸皇都》[8]
  • 《旗开得胜凯旋还》[8]
  • 《桃花湖畔凤求凰》[8]
  • 《血雁重归燕未归》[8]
  • 《百战荣归迎彩凤》[5]
  • 《十年一觉扬州梦》[5]
  • 《凤阁恩仇未了情》[5]
  • 《刁蛮元帅莽将军》[5]
  • 《彩凤荣华双拜相》[5]
  • 《枭雄虎将美人威》[9]
  • 《盖世双雄霸楚城》[10]
  • 《一剑双鞭碎海棠》[11]
  • 《打死不离亲兄弟》[5]
  • 《不斩楼兰誓不还》[5]
  • 《金凤银龙迎新岁》[12]
  • 《衣锦荣归迎彩凤》[12]
  • 《今宵重见凤凰归》[12]

其首本名剧还有[12]《黄飞虎反五关》、《十奏严嵩》、《三气周瑜[13]等等。

个人生活

1966年2月麦炳荣与武侠影后于素秋结缡。

电影作品

演员(共118部)

参考文献

  1. ^ 1.0 1.1 麥炳榮病逝三藩市 以佛敎儀式葬彼邦. 工商晚报第五页. 1984年9月16日. (繁体中文)
  2. ^ 麥炳榮羅豔卿將組班演薛劇. 大公报(香港)第十页. 1956年11月27日. (繁体中文)
  3. ^ 2010年8月“戏曲之旅”第100期第18页、麦炳荣 战前伶影双栖。
  4. ^ 4.0 4.1 岳清. 花月總留痕:香港粵劇回眸(1930s-1970s). 与上海妹于1947年7月首演,由莫志勤、余炳尧合编。“前锋剧社”第二届于太平戏院(香港)公演,演员有陈燕棠、上海妹、麦炳荣、卫少芳、少新权、半日安、梁瑞冰。. 香港: 三联书店(香港) 有限公司. 2019年. ISBN 9789620445125. 
  5. ^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PDF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演员麦炳荣(1915.12.19–1984.9.13) 文件, 香港电影资料馆。
  6. ^ 新万象剧团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与余丽珍开山
  7. ^ 1953年5月26日(星期二),香港《娱乐之音》,第一版。《新封神榜》“二本”在普庆戏院演日、夜两场,刊登全部曲词,丽的呼声于当晚转播。
  8. ^ 8.0 8.1 8.2 8.3 8.4 8.5 8.6 麦炳荣 art-mate.net
  9. ^ 大龙凤剧团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与罗艳卿开山
  10. ^ 1966黑胶唱片(RLP 2001), 星马彩虹唱片公司发行。
  11. ^ 手術後首度復出 陳劍聲演名劇會知音. 中华娱乐网. 2010年8月10日. 
  12. ^ 12.0 12.1 12.2 12.3 广东戏剧史: 红伶篇;第四册;第193页;利源书报社有限公司(2002);古冈(作者)。
  13. ^ 余炳尧、莫志勤 (编). 銅雀春深鎖二喬(下卷)八場. 中国广东省广州市: 广州出版社. 2019年.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