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臀目

蜥形纲的一目恐龙

鸟臀目(目名OrnithischiaPredentata)也称为鸟盘目。是一类有(外观类似鸟喙)的植食性恐龙ornithischia之名源自希腊文中表示“鸟的”的ορνιθειοςornitheos)与表示“髋关节”的ισχιονischion),意思是“如鸟类般的臀部”。之所以有这种名字,是因为牠们拥有与鸟类相似的骨盆结构。然而,一般认为鸟类实际上是蜥臀目兽脚亚目的后代。鸟臀目恐龙的腹部、胃部都非常的宽大,因为臀部骨骼的原因,在同样长度、体积的情况下,牠们的胃部容量远远大于蜥臀目的所有恐龙,鸟臀目的尾部粗度也是蜥臀目的1.5倍到2倍宽。

鸟臀目
化石时期:200–66 Ma
侏罗纪白垩纪
埃德蒙顿龙骨盆结构(左侧)
牛津大学自然历史博物馆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蜥形纲 Sauropsida
总目: 恐龙总目 Dinosauria
目: 鸟臀目 Ornithischia
Seeley, 1888
演化支
异名
  • Predentata Marsh, 1894

特征

 
鸟臀目的骨盆结构(左侧)

恐龙总目哈利·丝莱(Harry Seeley)于1887年分为两目:蜥臀目、鸟臀目。这种分法主要根据形状类似骨盆(但是鸟类并非鸟臀目的后代)、脊椎骨的细节、以及是否拥有前齿骨前齿骨是下颌前段的一块从齿骨额外生长的骨头,形状为U形。前齿骨与上颌的前上颌骨互相咬合。它们呈现类似鸟嘴的形状,可以撕裂植物。

鸟臀目恐龙的耻骨(Pubis)分别指向前方与后方尾巴,往后与坐骨(Ischium)平行,与往前的突出部支撑者下腹部。使骨盆呈现一个四端分岔的结构。蜥臀目恐龙的耻骨则是别指向下方与前方,类似远古蜥蜴那样。鸟臀目恐龙眼窝前的洞比蜥臀目恐龙的小,但有较宽广、稳定的骨盆。类似鸟类的平行骨盆结构,在恐龙中分别独立演化出三次,分别为鸟臀目、镰刀龙超科、以及驰龙科

在鸟臀目中,至少有三个演化支演化成可采四足步态行走。有科学家推测,在鸟臀目的早期演化阶段,已经出现往四足步态的演化趋势[2]

种系发生学

鸟臀目分成两个演化支装甲类角足龙类。装甲类包括剑龙亚目(例如剑龙)与甲龙亚目(例如甲龙)。角足龙类包括头饰龙类角龙亚目厚头龙亚目),以及鸟脚亚目(例如鸭嘴龙科埃德蒙顿龙)。

以下演化树取自于R.J. Butler的2005年研究:

鸟臀目

?皮萨诺龙  

?法布尔龙科

颌齿类
装甲类

小盾龙  

覆盾甲龙形类

莫阿大学龙

扁脚类

剑龙亚目 

Ankylosauromorpha
  

腿龙  

  

甲龙亚目   

角足龙类

斯托姆博格龙  

灵龙  

盐都龙  

畸齿龙科  

鸟脚亚目  

头饰龙类

厚头龙亚目  

角龙亚目   

以下演化树则是取自于徐星等人的2009年研究[3]

鸟臀目

皮萨诺龙  

畸齿龙科  

颌齿类
装甲类

?莱索托龙  

小盾龙  

莫阿大学龙

腿龙  

剑龙亚目 

甲龙亚目  

角足龙类

斯托姆博格龙  

灵龙  

何信禄龙  

奥斯尼尔龙  

棱齿龙  

热河龙

盐都龙  

奔山龙  

西风龙

鸟脚亚目  

头饰龙类

厚头龙亚目  

角龙亚目   

以下演化树则来自于理查德·巴特勒(Richard J. Butler)在2011年的研究,显示出棱齿龙热河龙与其他鸟臀目恐龙的演化关系[4]

鸟臀目

皮萨诺龙  

畸齿龙科  

始奔龙  

颌齿类

莱索托龙  

装甲类

小盾龙  

莫阿大学龙

腿龙  

剑龙亚目  

甲龙亚目   

新鸟臀类

斯托姆博格龙  

灵龙  

何信禄龙  

奥斯尼尔龙  

角足龙类

鸟脚亚目  

头饰龙类

厚头龙亚目  

角龙亚目   

参考资料

  1. ^ Madzia, D.; Arbour, V.M.; Boyd, C.A.; Farke, A.A.; Cruzado-Caballero, P.; Evans, D.C. The phylogenetic nomenclature of ornithischian dinosaurs. PeerJ. 2021, 9: e12362. PMC 8667728 . PMID 34966571. doi:10.7717/peerj.12362 . 
  2. ^ Wilson, Jeffrey A.; Marsicano, Claudia A.; Smith, Roger M. H. Farke, Andrew Allen , 编. Dynamic Locomotor Capabilities Revealed by Early Dinosaur Trackmakers from Southern Africa. PLoS ONE. 2009-10-06, 4 (10). ISSN 1932-6203. PMC 2752196 . PMID 19806213. doi:10.1371/journal.pone.0007331 (英语). 
  3. ^ Zheng, Xiao-Ting; You, Hai-Lu; Xu, Xing; Dong, Zhi-Ming. An Early Cretaceous heterodontosaurid dinosaur with filamentous integumentary structures. Nature. 2009-03, 458 (7236) [2022-07-04]. ISSN 0028-0836. PMID 19295609. doi:10.1038/nature0785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20) (英语). 
  4. ^ Butler, Richard J.; Liyong, Jin; Jun, Chen; Godefroit, Pascal. The postcranial osteology and phylogenetic position of the small ornithischian dinosaur Changchunsaurus parvus from the Quantou Formation (Cretaceous: Aptian-Cenomanian) of Jilin Province, north-eastern China: POSTCRANIAL OSTEOLOGY OF CHANGCHUNSAURUS. Palaeontology. 2011-05, 54 (3) [2022-07-04]. doi:10.1111/j.1475-4983.2011.01046.x.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05) (英语). 

外部链接

  • 鸟臀目, from Palæos. (cladogram, characteris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