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化
谷歌化或Google化(英语:Googlization)是一个用以描述谷歌的技术与精神在网络或现实世界扩展的词。使用谷歌的产品,又或者是仿效谷歌企业的经营模式等等,都能使用谷歌化这个词[1]。
历史
2003年,约翰·巴特利及亚历克斯首次提出“googlization”一词用以描述谷歌在商业化资讯产业的霸主地位[2]。搜索引擎起家的谷歌拓展了许多服务,包括:图像检索、电邮(Gmail)、在线地图 (Google地图)、影片分享(Youtube)、新闻(Google新闻)、即时通讯(Google Talk)、手机(Android)以及学术文章搜索(Google学术搜索)。谷歌与一些既有的媒体有伙伴关系,如:美国在线、新闻集团、纽约时报以及许多机构,如:美联社、法新社和英国报业协会。谷歌已经成为传统与新式媒体融合的巨人[3]。
定义
谷歌化的现象尚未被普遍被接受。据Harro Haijboer所述,谷歌化似乎是个无须争议的词,大多数时候我们只当它为一事实而不严格探究它,他说:“这个词在目前也许是正确的,但是,在研究过搜索引擎的历史以后,这词的定义可能不像常人所想的那样准确。问题在于,谷歌化这词从历史的观点来看是否是正确的?是微软的搜索引擎(MSN、Live Search和Bing)被谷歌化了呢?……还是说是Google被‘微软化’(Microsoftized)了呢?我想,在这两个搜索引擎(微软和Google)中都能找到彼此的影响。说微软搜索正在全面谷歌化,或是Google正在被‘微软化’都是不对的。从这个角度来看,谷歌化这词似乎有点不恰当而需要更多的思考。”[4]
许多资讯专家会把这词定义为“将文库数码化或将某物制成谷歌的产品”。[5]然而,该词的定义常常很快就变了,谷歌化也可以指“随着网络的矿张,谷歌让人们能简单又便利的找到他们所需的资讯。”。但是,Google只是让资讯更容易被找到,而不是创造新资讯。[6]
谷歌化的争议
谷歌初创时期即遭遇过许多困境,比如著作权官司、大众的责难、又或者是与广告商的周旋。[7]此外,尽管谷歌在一般市场上占有优势,一些计划的失败也是在所难免。比如谷歌推出的第一支手机Nexus One,又或者是于2011年底停止的社交与通讯工具Google Buzz。
2010年2月初,因为音乐著作权所有者的投诉,谷歌关闭至少6个音乐部落格,因为整个过程并未事先通知,引起了一些争议。[8]
使命
谷歌的企业使命是“搜集世界上的资讯,并使其能普遍利用”。[9]
在一般网络用户中,谷歌搜索引擎是颇受欢迎的。根据一份全国性调查,约82%的美国人表示选择谷歌先于其他搜索引擎。[10]
2010年3月末,谷歌宣布撤出中国大陆,仅在没有审查机制的香港保留网域。虽然已初步规划搜索引擎在大陆的审查机制,但谷歌最后推翻了这个决定,因为这违反了谷歌的理想与使命。谷歌创始人之一谢尔盖·布尔说:“我很高兴我们做出这样的选择,因为中国的情形会大大的助长其他国家也试图建立起他们自己的防火墙。”[11]另一次采访中,布尔说:“对我们来说,如何有力的争取网络自由一直是我们所关心的。我们相信这是为了保护开放性原则与网络资讯自由所作的最佳决定。”[12]
当2004年谷歌上市时,创办人拉里·佩奇与谢尔盖·布尔承诺将奉献1%的利润、1%的股本与1%的员工时间为慈善努力,其中包括Google基金会。佩奇写给投资者的信提到:“我希望这个机构(谷歌基金会)能通过雄心勃勃的创意投入与大量资源以解决全世界最大的问题,甚至终有一日能让谷歌本身都黯然失色。”[13][14]
参考文献
- ^ Rogers, Richard. The Googlization Question, and the Inculpable Engine (PDF). Deep Search: The Politics of Search Beyond Google. 2009 [2014-0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3-29).
- ^ Battelle, John. The "Creeping Googlization" Meme. BusinessWeek Online. 16 Dec 2003 [2014-0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12-28).
- ^ Gorman, Lyn; David McLean. Media and Society into the 21st Century: A Historical Introduction. UK: Wiley-Blackwell. 2009: 231, 253–254 [2014-0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1).
- ^ Haijboer, Harro. Rethinking Googlization. World Wide Web: Universiteit van Amsterdam. 2009 [2014-0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2-01).
- ^ Weldon, Lorette. The ‘Googlization’ of the library collection: by taking advantage of several Google applications, members of an associate enjoyed greater access to a resource center’s collection and were able to collaborate on many of their research efforts. World Wide Web: BNET UK. 2009.
- ^ Repplinger, John. The Googlization of Information: Google’s Influential Reach Over Information. World Wide Web: slideshare. 2007 [2014-0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2-04).
- ^ Boulton, Clint. eweek Google Watch blog. World Wide Web: Ziff David Enterprise. 2009 [2014-0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1-23).
- ^ Cringely, Robert X. 2010 is becoming the year of Google Screwups. World Wide Web: InfoWorld. 2010 [2014-0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0-12).
- ^ About Google. [4 February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1-18).
- ^ 存档副本. [2014-0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2-02).
- ^ Vascellaro, Jessica. Brin Drove Google to Pull Back in China. World Wide Web: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Online. 2010 [2014-0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2-07).
- ^ Bethge, Philip. Google Co-Founder on Pulling out of China: "It Was a Real Step Backward". World Wide Web: Der Spiegel Online. 2010 [2014-0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2-11).
- ^ 存档副本. [2014-0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7-23).
- ^ https://www.linkedin.com/jobs2/view/10632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