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履虫

草履虫科的一属纤毛虫

草履虫学名Paramecium )是草履虫属的泛称,为纤毛虫门真核单细胞生物;其中的绿草履虫通常作为纤毛虫的研究代表。草履虫广泛存在于淡水半咸水海洋环境中,在死水和池塘中通常更常见。因为有些草履虫很容易培养、诱导同配生殖和分裂,所以已广泛用于教室和实验室来研究生物过程。牠作为模式生物的用处使一位纤毛虫研究人员将其描述为纤毛虫门的“小白鼠[1]

草履虫属
绿草履虫 Paramecium bursaria
科学分类 编辑
演化支 SAR 超类群 SAR
演化支 囊泡虫类 Alveolata
门: 纤毛虫门 Ciliophora
纲: 寡膜纲 Oligohymenophorea
目: 咽膜目 Peniculida
科: 草履虫科 Parameciidae
属: 草履虫属 Paramecium
Müller, 1773
物种

约30种

异名
  • Chloroparamecium Fokin, Przybos, Chivilev, Beier, Horn, Skotarczak, Wodecka & Fujishima, 2004
  • Paramecium Gmelin, 1791
  • Paramoecium Hermann, 1783
  • Viridoparamecium Kreutz, Stoeck & Foissner, 2012

名称由来

多数古老的单细胞生物,形状都不是很固定,有的甚至无法辨认其外形。然而草履虫就很容易辨别,其身体呈圆筒形,前端较圆,中后部较宽,后端较尖,平面看形状像倒置的草鞋,故名草履虫。

下属物种

本属包括以下物种:[2]

体型构造

身长约0.1至0.3毫米,常见的是大草履虫p.caudatum),生活在有淡水的地方,肉眼勉强可见模糊的外形,需用复式显微镜观察才能看清楚。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牠整个构造就是一个细胞,是一种单细胞生物,在这个细胞体内含有两个细胞核、两个伸缩泡和一些食物泡,全身纵行排列布满大致同长的细纤毛。

器官功能

  • 细胞核:有两个细胞核。一个大细胞核控制新陈代谢和生长,是最重要的机能中枢;另一个小细胞核主要是负责遗传生殖
  • 伸缩泡:草履虫体内两个伸缩泡交互收缩,用以调节体内的水分。
  • 丝细胞:生长在纤毛之间,多半内含毒素,是草履虫主要的御敌工具。
  • 食物泡:食物经口沟摄食后,在体内形成食物泡,这会随着细胞质在体内沿着环状路线前进,此时草履虫内的酵素会将食物消化掉,食物泡会越变越小,并将剩余的残渣在胞肛排出体外。
  • 口沟:身体一侧有一条自前端斜向腰部的凹入小沟,称口沟,沟底有口,沟内有较为长密的纤毛,可鼓起水流而摄食。
  • 纤毛:草履虫全身布满纤毛,牠主要就靠这些纤毛来移动身体。

运动方式

草履虫是利用身上一种排列方式特殊的维管负责纤毛的摆动得以前进,是为原生动物中运动速度最快的一类,当草履虫游泳时,纤毛的摆动会如同船桨一般,一收一放,借此得以推动身体前进。若于前进同时,遇到了障碍物,就会向后游一段时间,然后再恢复前进。如果它再次遇到固体物体,它会重复这个过程,直到它能够越过该障碍物。

据计算,草履虫消耗了一半以上的能量来在水中推动自己。 人们发现这种纤毛运动方法的效率低于 1%, 然而,这个百分比与草履虫成员一样拥有短的纤毛的生物体提高了很多,可以说是这一类生物最大化的效率。[3]

消化摄食

草履虫主要以水中细菌及其他水里的有机物作为食物,对不同的细菌有选食性。当草履虫进食时,食物从布有纤毛的口腔沟进入称为颊腔(食道)的较窄结构。 从那里,食物颗粒穿过一个称为细胞口或细胞口的小开口,并进入细胞内部,形成食物泡,然后食物随着细胞质流动在泡内逐步消化,不能消化的残渣再通过表膜上开口的细胞肛孔排出体外。

生殖方式

草履虫主要的生殖方式有两种分别为:有性生殖无性生殖

  • 无性生殖:无性生殖是简单的横裂法。就是从身体中央凹缩,形成两只草履虫,这两只草履虫会各自生长出自己所缺陷的构造,这通常在二十四小时之内可分裂数次。属于分裂生殖
  • 有性生殖:在经过多次的无性生殖之后,会出现一次的有性生殖。有性生殖是一种接合生殖,由两只草履虫彼此靠近,将彼此的口沟接合在一起,经过细胞核分裂、交换、接合之后,虫体再次分开,各自分裂成四只草履虫,所以,一次有性生殖可以同时产生八只草履虫。

天敌防御

轮虫或其他原生动物是牠主要的天敌。草履虫主要的武器是丝细胞,其在表膜下整齐埋藏许多刺丝泡,当受到强烈刺激(化学、电、机械等)或敌害时,在2~3微秒内可射出刺丝泡,变成一根长约40微米的细丝,前端有矛状小针,把毒素做丝状喷出;有的草履虫其丝细胞不含毒素,但可以喷出丝状物,用来缠绕敌人或吓走对方,更可用这种丝细胞来捕捉食物。草履虫靠体纤毛的摆动在水中游动,身体反时针方向旋转前进。遇阵碍物或微弱刺激时,纤毛朝相反方向击打,改变游动路线以避开。[来源请求]

参考资料

  1. ^ Lynn, Denis. The Ciliated Protozoa: Characterization, Classification, and Guide to the Literature. Springer Science & Business Media. 2008: 30 [2022-03-31]. ISBN 978140208239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11). 
  2. ^ Paramecium O.F.Müller, 1773. GBIF. [2023-07-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9-23). 
  3. ^ 存档副本. journals.biologists.com. [2023-1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9-23).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