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雷斯人号驱逐舰

色雷斯人号驱逐舰(舷号D86)是一艘英国皇家海军建造的驱逐舰[1],为S级驱逐舰的53号舰。她是英军第2艘以色雷斯人(Thracian)为名的军舰。

色雷斯人
HMS Thracian D86
色雷斯人号于香港停泊。摄于1941年。
概观
舰种驱逐舰
舰级S级驱逐舰
制造厂纽卡斯尔贺方·列斯利公司英语Hawthorn Leslie and Company
动工1918年1月10日
下水1920年3月5日
服役1922年4月21日
结局1941年12月17日被放弃及搁浅
1941年12月26日被日本陆军虏获
1942年10月被编入日本海军
1945年10月归还给英军
1946年于香港出售及拆解
技术数据
标准排水量1,075吨
全长276呎
全宽26呎9吋
吃水10呎10吋
锅炉3座锅炉及蒸汽轮机
2轴
功率27,000轴马力
最高速度设计:36节
试航:32.7节
乘员6名军官
93名水兵
武器装备3门单装Mk IV 4吋速射炮英语QF 4-inch naval gun Mk IV, XII, XXII
1座2磅砰砰炮
4挺刘易斯机枪
2座双联装21寸鱼雷发射管
2座单装18寸鱼雷发射管

建造及服役

色雷斯人号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1918年于纽卡斯尔贺方·列斯利公司英语Hawthorn Leslie and Company开始建造,但不久因一次大战结束,海军经费遭到削减,色雷斯人号的工期被延迟,要到1920年3月才告下水,之后转到雪奈斯英语Sheerness的皇家海军船坞继续后续工程,到1922年才加入皇家海军服役,之后色雷斯人号被调到中国舰队服役。

香港保卫战

1939年9月1日,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色雷斯人号在香港改装为布雷舰,并且开始在大屿山至香港岛的海峡和水道布放水雷,防止敌军循海路入侵香港。色雷斯人号完成皇家海军的布雷计划后,便继续在香港近海巡逻。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入侵香港,色雷斯人号是唯一未有被调往新加坡加入东洋舰队的驱逐舰,她继续留在香港协助驻港英军抵抗日军侵略。自12月8日开战后,色雷斯人号在往后的日间便不断受到日军飞机的攻击,但她都能成功避开,而当入夜后,色雷斯人号便会到香港南部的近海巡逻,预防日军从香港南面水域渗透和突袭,日军于12月10日登陆南丫岛时亦曾经受到该舰的攻击[2]

12月13日清晨,色雷斯人号奉命支援英军从九龙退守香港岛的行动,她在鲤鱼门三家村码头将最后一批拉吉普营士兵接到香港岛,之后前往香港仔基地候命[3]。日军在13日上午占领九龙后便立即准备登陆香港岛的作战,皇家海军则筹划突击行动干扰日军的登陆部署。因为守军已在进出维多利亚港的水道布设水雷阵,所以色雷斯人号要开入维多利亚港支援守军也充满危险,但色雷斯人号仍于14日晚上冒险夜航,带领鱼雷艇队进入维多利亚港发动突击,攻击在海港内被日军控制的船只。色雷斯人号在夜航期间于南丫岛对开的近岸处触礁入水,但她仍然开入维多利亚港攻击日军,之后才开往香港仔检查受损的情况。因为位于香港岛金钟的海军船坞自13日九龙半岛沦陷后,便遭到日军隔海炮轰,该处的船坞已不能使用,皇家海军只能使用规模较小的香港仔基地维持运作。12月16日下午1时,日本海军出动一式陆上攻击机九六式陆上攻击机组成的轰炸机编队大规模空袭位于香港仔的皇家海军基地[4]。虽然色雷斯人号没有被炸弹击中,但香港仔基地的船坞受到重创,船闸及抽水机均严重受损,色雷斯人号因而无法进入船坞维修舰体的损伤,皇家海军惟有将该舰放弃,英军于12月17日将色雷斯人号开往舂坎角附近的银洲故意搁浅,水兵全数上岸协助陆战,但他们在随后的战事遇到严重伤亡,也有不少成员死于环境恶劣的日军战俘营[5]。色雷斯人号被英军放弃及搁浅在银洲后的随后数天,日军飞机仍然攻击这艘已无人操作的驱逐舰。

日军重用及解体

 
1942年经过维修的色雷斯人号成为日本海军101号巡逻舰
 
1945年10月在日本横须贺被英军寻获的101号巡逻舰

1941年12月24日,日军首次登上在银洲搁浅的色雷斯人号,但因为在舂坎角赤柱一带有英军防守,双方仍在激烈交战,日军未能控制该舰,在25日甚至有被围困于玛利诺修道院的英军米杜息士营D连士兵,使用舢板突围时一度登上色雷斯人号,利用该舰作为中途站前往港岛西南部加入英军西旅继续作战[6]。日军要到12月26日占领香港后,才可以将该舰拖到修船厂进行必要的维修。她于1942年10月被编入日本海军成为101号巡逻舰,并且被调到日本本土的横须贺镇守府,除了用于近海巡逻,也作为练习舰使用,不过该舰的其中一个损毁的锅炉未得到修复,所以最高航速降至25节。1943年12月至1944年1月,日军为该舰进行改造工程,将鱼雷发射管及水雷布放设施拆除,用作新型武器及雷达的海上测试平台,因此舰上被加装一台火控雷达[7],到同年3月又被装上一座用于发射九三式鱼雷的四联装鱼雷发射管及一座九四式爆雷抛射器。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英军在9月抵达日本,参与占领日本的行动。英军在横须贺发现色雷斯人号,因为该舰原属英国资产,所以被归还给英军。然而,色雷斯人号于1941年12月在香港保卫战中所受到的损伤,一直没有得到妥善的修复,日军从礁石拖走该舰进行维修后也只是勉强使用,故此该舰的状态很差。色雷斯人号于同年12月由皇家海军温蒂妮号驱逐舰英语HMS Undine (R42)拖回香港,由于英军在二战结束后不缺军舰,所以决定不修复该舰,她在1946年被当作废铁出售,随后于香港拆解,而其舰钟则被运回多塞特郡普尔摆放。

相关条目

参考资料

  1. ^ HMS THRACIAN (D 86) - Old S-class Destroyer. Naval-History.Net. [2020-05-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16). 
  2. ^ Mason 2003.
  3. ^ 香港保衛戰勳章説故事:海軍竭盡所能 從未缺席. Watershed Hong Kong. 2020-12-22 [2022-01-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01). 
  4. ^ 邝智文; 蔡耀伦. 孤獨前哨──太平洋戰爭中的香港戰役. 香港: 天地图书. 2013-09: 168-169. ISBN 9789888254347. 
  5. ^ Banham 2003,第90页.
  6. ^ 邝智文; 蔡耀伦. 孤獨前哨──太平洋戰爭中的香港戰役. 香港: 天地图书. 2013-09: 280. ISBN 9789888254347. 
  7. ^ IJN Patrol Boat No. 101: Tabular Record of Movement. www.combinedfleet.com. [2020-05-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