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凯奇
美国先锋作曲家
约翰·米尔顿·凯奇(英语:John Milton Cage Jr.,1912年9月5日—1992年8月12日),美国先锋派古典音乐作曲家,阿诺德·勋伯格的学生。他最有名的作品是1952年作曲的《4'33"》,全曲三个乐章,却没有任何一个音符。他是几率音乐(aleatory music,或“机会音乐”(chance music))、延伸技巧(extended technique,乐器的非标准使用)、电子音乐的先驱。虽然他是一个具有争议的人物,但仍普遍被认为是他的年代中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他同时是一位蘑菇专家。
约翰·凯奇 John Milton Cage Jr. | |
---|---|
出生 | 1912年9月5日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 |
逝世 | 1992年8月12日 美国纽约 | (79岁)
国籍 | 美国 |
知名作品 | 管弦乐《黄道图》,实验音乐《臆想的景色》(多部),打击乐曲《金属结构》(多部),无声音乐《4'33"》 |
所属时期/乐派 | 20世纪 |
擅长类型 | 各种体裁的实验音乐,加料钢琴曲 |
师从 | |
签名 | |
凯奇的作曲理念
- 使用任何环境下的声音,包括杂音
- 运用“机遇”(如抛硬币、算卦等)选择顺序
- 彻底放弃形式结构
- 运用沉默
- 广泛使用各种电子以及视觉手段
加料钢琴
凯奇在音乐上的一大“贡献”是发明(或至少是大大推广)了“加料钢琴”(又称“特调钢琴”)这种乐器。更早的作曲家如考埃尔甚至埃里克·萨蒂虽然也曾有过类似实验,但毫无疑问凯奇是这一乐器的正式创造人。这种乐器的“制作过程”就是在普通钢琴弦里插入各种物品,以产生特殊的声音效果。
东方哲学
凯奇对东方哲学(印度和中国)有浓厚的兴趣。尤其是《易经》,他经常用其来做即兴音乐创作。
偶然音乐
是让表演者可随着不同演出场合自由发挥的音乐创作技巧,偶然音乐的表现方式以下面三种最为常见:(1)不跟步骤的随性作曲;(2)让表演者自行选择如何演绎曲子;(3)使用非传统或全新的创作组合、乐谱或音符,让表演者可跳脱出原曲目规则,得以尽情诠释曲子。不过偶然音乐并不是即兴发挥,所有偶然因素下可能发生的情况都被详细的记录下来,实际上是根据偶然概率临时重组乐谱而不是根据事实状况即兴演奏。从二十世纪中叶以来,即兴音乐因约翰·凯奇的推广而广受欢迎。[1]。
主要作品
荣誉
敲击乐艺术协会名人堂成员
参见
参考资料
- ^ 艺术与建筑索引典—即兴音乐[永久失效链接].于2009年10月26日查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