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峤 (晋朝)
生平
王峤的祖父王默是曹魏尚书,父亲王佑是西晋北军中候。王峤年幼时有风格,并州和司州都征召他任职,王峤没有就任。永嘉末年,王峤带着两个弟弟躲避战乱渡过长江。当时琅邪王司马睿镇守建邺,下令说:“王佑的三个儿子才到,名德之人的后代,都有操守品行,应得到录用。而且可以给钱三十万,帛三百匹,米五十斛,亲兵二十人。”王峤很快被任命为世子东中郎参军事,没有就任。晋愍帝司马邺征拜王峤担任著作郎,右丞相南阳王司马保也征召王峤做官,王峤都以道路艰险没有前往。司马睿担任丞相,任命王峤为水曹属,王峤出任长山县县令,升任太子中舍人,因病没有就任。王敦请王峤担任参军,封九原县公[1]。
王敦在石头城时,想要禁止私人砍伐蔡洲的荻,向属下官员询问。当时朝廷的军队刚战败,士人和百姓惧怕,没人敢反对。只有王峤说:“中原有菽,老百姓去采摘。百姓不富足,您怎么能富足!如果禁止人们砍柴和采集,不知有什么好处。”王敦不高兴。王敦将要杀周𫖮和戴渊时,王峤在座位上劝谏说:“人才济济,周文王赖以安宁。怎么能杀戮名士,来保全自身!”王敦大怒,命令斩杀王峤,当时的人害怕,没有敢说话的。谢鲲说:“您行大事,不杀一人。王峤因为劝谏触犯意旨,就要杀他,不也太过了吗?”王敦才罢手。王敦还是讨厌王峤,外调王峤担任领军长史[2][3]。王敦被平定后,王峤担任中书侍郎,兼任大著作,王峤坚决推辞。王峤又转任越骑校尉,多次改任吏部郎、御史中丞、秘书监,兼任本州大中正[4]。
咸和初年,朝廷议论想要以王峤担任丹杨尹。王峤认为京尹名望大,不宜带病任职,请求补任庐陵郡,于是任命王峤担任庐陵郡太守。因为王峤家贫困,没钱上路,赐给王峤布百匹,钱十万。王峤不久在庐陵郡太守任内去世,谥号穆。儿子王淡继承爵位,历任右卫将军、侍中、中护军、尚书、广州刺史。王淡的儿子王度世任骁骑将军[5]。
家庭
兄弟姐妹
子女
- 王淡,东晋广州刺史
孙子女
- 王劭之[6]
- 王度世,东晋骁骑将军
参考资料
- ^ 《晋书·卷七十五·列传第四十五》:峤字开山。祖默,魏尚书。父佑,以才智称,为杨骏腹心。骏之排汝南王亮,退卫瓘,皆佑之谋也。位至北军中候。峤少有风尚,并、司二州交辟,不就。永嘉末,携其二弟避乱渡江。时元帝镇建邺,教曰:“王佑三息始至,名德之胄,并有操行,宜蒙饰叙。且可给钱三十万,帛三百匹,米五十斛,亲兵二十人。”寻以峤参世子东中郎军事,不就。愍帝征拜著作郎,右丞相南阳王保辟,皆以道险不行。元帝作相,以为水曹属,除长山令,迁太子中舍人,以疾不拜。王敦请为参军,爵九原县公。
- ^ 《晋书·卷四十九·列传第十九》:参军王峤以敦诛𫖮,谏之甚切,敦大怒,命斩峤,时人士畏惧,莫敢言者。鲲曰:“明公举大事,不戮一人。峤以献替忤旨,便以衅鼓,不亦过乎!”敦乃止。
- ^ 《资治通鉴·卷九十二》:参军王峤曰:“‘济济多士,文王以宁。’奈何戮诸名士!”敦大怒,欲斩峤,众莫敢言。鲲曰:“明公举大事,不戮一人。峤以献替忤旨,便以衅鼓,不亦过乎!”敦乃释之,黜为领军长史。峤,浑之族孙也。
- ^ 《晋书·卷七十五·列传第四十五》:敦在石头,欲禁私伐蔡洲荻,以问群下。时王师新败,士庶震惧,莫敢异议。峤独曰:“中原有菽,庶人采之。百姓不足,君孰与足!若禁人樵伐,未知其可。”敦不悦。敦将杀周𫖮、戴若思,峤于坐谏曰:“济济多士,文王以宁。安可戮诸名士,以自全生!”敦大怒,欲斩峤,赖谢鲲以免。敦犹衔之,出为领军长史。敦平后,除中书侍郎,兼大著作,固辞。转越骑校尉,频迁吏部郎、御史中丞、秘书监,领本州大中正。
- ^ 《晋书·卷七十五·列传第四十五》:咸和初,朝议欲以峤为丹杨尹。峤以京尹望重,不宜以疾居之,求补庐陵郡,乃拜峤庐陵太守。以峤家贫,无以上道,赐布百匹,钱十万。寻卒官,谥曰穆。子淡嗣,历位右卫将军、侍中、中护军、尚书、广州刺史。淡子度世,骁骑将军。
- ^ 《太平御览·卷七百八·服用部十》:《异苑》曰:沙门有法存者,生广州,善医术,遂富。有八尺<翕毛>,作百种形象。又有沉香八尺板床。太原王淡为刺史,大儿劭之屡求二物,法存不与,王煞而籍焉。法存后形见于府内经日。王寻得疾亡,劭之又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