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牛花

旋花科番薯属的一种植物

牵牛学名Ipomoea nil)属旋花科番薯属,有些地区称它喇叭花,而日本人称其为朝颜朝顔、あさがお),原产地亚热带亚洲北美洲

牵牛
植物学杂志》(1793)
Convolvulus nil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植物界 Plantae
演化支 维管植物 Tracheophyta
演化支 被子植物 Angiosperms
演化支 真双子叶植物 Eudicots
演化支 菊类植物 Asterids
目: 茄目 Solanales
科: 旋花科 Convolvulaceae
属: 番薯属 Ipomoea
亚属: 虎掌藤亚属 I. subg. Ipomoea
组: 牵牛组 I. sect. Pharbitis
系: 异叶牵牛系 I. ser. Heterophyllae
种:
牵牛 I. nil
二名法
Ipomoea nil
(L.) Roth, 1797
异名

形态

一年或多年生缠绕草本植物,或称藤本植物,全株具有短毛。因此种植牵牛花一般在春天播种,夏秋开花,其品种很多,花的颜色有蓝、绯红、桃红、紫等,亦有复色品种,花瓣边缘的变化较多,是常见的观赏植物。果实卵球形,可以入药。

牵牛叶子通常三裂,基部心形。花呈白色、紫红色或紫蓝色,漏斗状,雄蕊5枚,长度不一,花丝基部被柔毛,萼片5枚,雌蕊1枚,子房3室,柱头头状。花期以夏季最盛。种子具有药用价值。

牵牛的近缘种包括三色牵牛Ipomoea tricolor)、圆叶牵牛Ipomoea purpurea)和变色牵牛Ipomoea indica)。

名称由来

南朝医学家陶弘景所辑的《名医别录》载:“此药始出山野牵牛谢药”。[1]

牵牛花的名称由来有两个说法: 一是根据唐慎微《证类本草》记载,有一农夫因为服用牵牛花种子而治好痼疾,感激之余牵着自家的水牛,到田间蔓生牵牛花的地方谢恩[2];另一种说法是因为牵牛花的花朵内有星形花纹,花期又与牛郎织女星相会的日期相同,故而称之。

药用

牵牛花是有毒植物,不可胡乱食用。作为中药用的是牵牛的种子,中药名为“牵牛子”,别名二丑、黑丑(表面灰黑色)、白丑(表面淡黄白色),主要来源是裂叶牵牛圆叶牵牛两个品种。[3]

性味:

性寒,味苦

功用:

大肠经;有小毒;泻水,驱虫。

主治:

适用于腹水、腹胀便秘蛔虫病等。

牵牛子含棕榈酸赤霉素甲3、赤霉素甲20、赤霉素甲26、甲27,牵牛子酸丙、丁等。虽有小毒,但可治水肿痰满喘咳便秘蛔虫脚气等症。孕妇及气虚脾虚者忌服。

有毒部位: 全草有小毒,种子毒性强。 中毒症状: 幼儿或家畜误食,有四肢无力、头昏、食欲不振等症状。 急救方法: 催吐 分布: 全台低海拔山野及荒地皆有分布,嘉义以南县市尤多,各离岛上也十分常见。 用途: 可栽培供观赏。

文化

2008年3月14日,香港邮政推出主题为“香港花卉”的特别邮票,其中5元的邮票图案为牵牛花[4]

2012年5月20日,新成立的中华民国文化部(文建会改制)以牵牛花为部徽,象征文化草根性[5]

参见

参考文献

  1. ^ 《本草纲目》〈田野人牵牛谢药〉
  2. ^ 唐愼微《证类本草》牵牛子下引陶弘景云:“作藤生花,状如藊豆,黄色子作小房,实黑色形如梂子核。比来服之,以疗脚气急,得小便利,无不差。此药始出田野人牵牛易(或作“谢”)药,故以名之。”
  3. ^ 牽牛子-惟德堂藥房. [2016-07-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20). 
  4. ^ 郵票策劃及拓展處 - 香港郵品. [2008-03-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3-09). 
  5. ^ 以牽牛花為部徽 象徵文化草根性 - 公視晚間新聞. 公视新闻网. [2012-05-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21) (中文(台湾)).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