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斑小鸮
林斑小鸮(学名:Athene blewitti),鸱鸮科小鸮属的一种,于印度中部繁殖生活。自1884年最后一次观察到此鸟后,一直要到113年后的1997年才再现人世。自1997年起被IUCN红色名录列为极危物种,估计当时种群数目不多于250头;但随着在不同地点发现细小的群体,其预测数目亦持续上升,直至2018年降为濒危级别。
林斑小鸮 | |
---|---|
1891年绘图 | |
林斑小鸮,摄于Melghat Tiger Reserve | |
科学分类 | |
界: | 动物界 Animalia |
门: |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
纲: | 鸟纲 Aves |
目: | 鸮形目 Strigiformes |
科: | 鸱鸮科 Strigidae |
属: | 小鸮属 Athene |
种: | 林斑小鸮 A. blewitti
|
二名法 | |
Athene blewitti (Hume, 1873)
| |
红色为目前分布,深灰色为历史上有纪录的分布 | |
异名 | |
Heteroglaux blewitti |
分布
自1872年收集到首具标本后,整个19世纪也只共收集到7个标本,地点包括马哈拉施特拉邦北部、中央邦东南部及奥里萨邦西部等地区,一直到1884年,有关此鸟的纪录便开始停止。不少关注亚洲鸟类的生物学家一直希望能够找回,但都一无所获。直至1997年,历经超过100年后才打破这个宿命。1997年11月,一群美国鸟类学家,包括帕米拉·拉斯缪森(Pamela C. Rasmussen)等,在孟买东北部,索德布尔山脉(Satpura Range)的山脚附近重新纪录到此鸟,并拍下照片及影像,林斑小鸮再现人世[2][3]。2000年一次在14个林区的野外搜索中,在其中4个地区共发现至少25头林斑小鸮,主要是在一些偏远山脉上。历史上曾有纪录的奥里萨邦西部则再没有任何发现。随着越来越多的大型搜索,多个印度中部地区也陆续发现此鸟[4]。
命名
林斑小鸮的种加词 blewitti 完全继承自第一个收集到此鸟标本的收藏家──F. R. Blewitt。1872年12月他在印度中央邦东部的一个称作 Busnah-Phooljan 的地方收集得到,并随即交到当时在印度工作的英国官员艾伦·屋大维·休姆手上,于1873年发表了有关描述[5]。
描述
林斑小鸮小而矮壮,全长仅约23cm,是一种很标准的小型猫头鹰,没有耳状羽,飞羽及尾羽均有清晰条纹,白色羽毛则点缀蔓延。日行性,常于光秃秃的树干上栖息,因此易于观察。 与横斑腹小鸮(Athene brama)不同,其头部及背部上的斑点较稀少疏落。胸部近乎全是深褐色,两边带有条纹,下胸正中则没有花纹。黑色的胸骨在飞行时清晰易见。有一双白色大爪,灰白面盘,黄色曈孔[5]。
行为
林斑小鸮常在其栖息地点静候猎物的出现。休息时会把尾羽快速地左右轻弹,当追捕猎物时则摆动得更快。寒冬时,牠们会聚在树顶晒太阳取暖[6]。一些研究指出其猎物当中有60%是蜥蜴、15%为啮齿目、2%鸟类,余下为一些无脊椎动物及青蛙等。在结成伴侣后,雌性负责照顾幼小,雄性则外出觅食。幼鸟需约30至32天才完全换羽[6]。一些雄鸟为了接管已结成伴侣的雌鸟,会有杀婴的行为[7]。
保护现状
自1997年重新发现林斑小鸮起,在IUCN红色名录中一直列为极危物种,估计总个体数目在250头以下,一直以来都是一种稀有种。对比起首次捕获的标本是在密林之中,近年的观察纪录都来自空旷林地──一种相对不理想的栖息环境。相信与当地的纯林被逐步割离,林区减少有明显关系。但随着在不同地点发现细小的群体,其预测数目亦持续上升,直至2018年降为濒危级别,但整体趋势仍因栖息地被破坏而不表乐观。
参考资料
- ^ 1.0 1.1 BirdLife International. Athene blewitti.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18, 2018: e.T22689335A132251554 [20 January 2022]. doi:10.2305/IUCN.UK.2018-2.RLTS.T22689335A132251554.en .
- ^ Rasmussen, C. P. and Ishtiaq, F. (1999). "Vocalizations and Behaviour of Forest Spotted Owlet Athene blewitti." Forktail 15: 61–66.
- ^ Rasmussen, C. P. and King B. F. (1998) "The rediscovery of the Forest Owlet Athene (Heteroglaux) blewitti" Forktail 14 : 53–55 PDF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存档日期2008-10-11.
- ^ Ishtiaq F & Rahmani AR 2000 Further information on the status and distribution of the Forest Owlet Athene blewitti in India. Forktail 16: 125-130 PDF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存档日期2008-07-04.
- ^ 5.0 5.1 Rasmussen PC & NJ Collar (1998) Identification, distribution and status of the Forest Owlet Athene (Heteroglaux) blewitti. Forktail 14:43-51 PDF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存档日期2008-07-04.
- ^ 6.0 6.1 Farah Ishtiaq, Asad R. Rahmani & Pamela Rasmussen. Ecology and behaviour of the Forest Owlet (Athene blewitti) in Ecology and Conservation of Owls: Proceedings of the Owls 2000, Canberra, Australia (Editors Ian Newton, Rodney Kavanagh, Jerry Olsen, Iain Taylor). CSIRO Publishing. 2002. ISBN 0643067949.
- ^ Ishtiaq F and Rahmani AR (2000) Cronism in the Forest Owlet Athene (Heteroglaux) blewitti Forktail 16:172-174 PDF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存档日期2008-08-28.
外部链接
- (英文) 林斑小鸮再发现的故事
- (英文) 113年后再次发现林斑小鸮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