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祖贻BBS(英语:To Cho Yee,1936年7月9日),美籍华人,香港教育家、前美国密歇根大学教育学系教授、系主任兼研究科学家。他是英国剑桥大学 Wolfson 学院海外院士,曾出任香港中文大学教育讲座教授及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院院长[3](1979年至1989年)。

杜祖贻
To Cho Yee
BBS
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院院长
任期
1979年—1989年
个人资料
性别
出生 (1936-07-09) 1936年7月9日88岁)[1][2]
 香港
籍贯福建省厦门市同安
国籍 美国
配偶黄氏(Patricia)1967年结婚)
儿女2名子女
学历
职业教育家

背景

杜祖贻祖籍福建省厦门市同安[1][4],生于香港,家境富裕[1],祖父为旅港福建商会之创办人杜四端[注 1],母亲欧阳杰芳为一名教师[5],有2弟1妹[5](其中一弟杜祖贶曾是俄亥俄州立大学电脑研究中心数学组副研究员)。他早年在香港岛跑马地黄泥涌道155号的住宅成长,曾就读崇兰中学附属小学(1948年小六[6])及崇兰中学(1951年中三)[7],后在香港培英中学修毕中四课程[8],中五转读金文泰中学[9]。他在1954年于金文泰中学完成旧制中文中学中六年级课程(于同年中文中学会考中取得历史科“良”等成绩)[10],1956年毕业于葛量洪教育学院[11]。其后入读香港中文大学联合书院社会学系,并于1959年毕业[2]

1962年,杜祖贻远赴美国深造西方哲学及教育行政。翌年再取得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文科硕士学位[2]。他在1964年至1967年间出任南伊利诺伊大学讲师[2],于1967年在南伊利诺伊大学杜威研究中心以美国实验主义民主教育理论的论文获颁哲学博士学位[2],未几他任教于圣公会基恩小学[12]。1967年被聘任为密歇根大学教育学学系助理教授[2],1972年升为副教授[2],1976年晋升为教授[13],3年之后离任[2],且出任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院讲座教授兼院长至1989年离任。期间于1981年开始出任肯特州立大学教育学系教授[2]。之后在1990年,杜祖贻与香港香海莲社、前香港行政局及立法局议员王泽长、前香港教育署署长及教育统筹司梁文建以及香港大学文学院前院长李锷等人为纪念曾璧山居士[注 2]对香港社会作出贡献而筹办曾璧山中学,以继续发扬其崇高的教育理想[14][15][注 3]。至1996年12月1日,杜祖贻出任香港中文大学家庭医学系教育学讲座教授。

为表扬杜祖贻积极支持和促进香港公共图书馆服务的发展,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在2006年向他授予铜紫荆星章[16]另一方面,他曾负责有关香港伤残人士及特殊教育援助法的法律修订工作(即担任医院管理局康复发展协调委员会委员[2])和获香港及海外学府或大学聘任为荣誉教授、北京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理事[2]、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学术评审委员、新加坡国立大学 Ruth Wong博士纪念讲座讲师[2]、香港教育委员会委员(1980年起[2])、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等校荣誉教授、客席教授、顾问教授,还有香港教育研究学会荣誉顾问[2]汉基国际学校校董[2]。近年,他以华侨大学校董的身份协助建立四端文物馆,又计划杰出华人科学家讲座和推动华人之间的文化与艺术交流,以就学校通识教育有关课题进行交流[17]。而现时,他是英国 Royal Society of Biology 刊物《Journal of Bio-Education》的其中一位编辑者,亦是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及心理学系的荣誉教授以及香港福建中学(小西湾)的校董[注 4]

个人生活

杜祖贻已婚[18],与妻子黄氏(Patricia)于1967年在夏威夷共谐连理[2],婚后育有2名子女[2]

著作

  • 1993年8月:《西方社会科学理论的移植与应用》
  • 1996年:《哲学、文化与教育》
  • 1997年:《社会科学的科学本质》
  • 1997年至1999年:《中国文学古典精华》
  • 2000年5月:《香港教育的过去与未来》
  • 2004年:《中医学文献精华》
  • 2005年:《脑神经科学与教育:中英语文教学研究计划》
  • 2006年9月:《哲学、文化与教育》(增订本)
  • 2006年:《中医养生学精华》
  • 2007年1月:《教育学词汇(英中名词对照)》
  • 2007年:《医疗与保健》(第四版)
  • 2007年3月:《中医救治术精华》

注释

  1. ^ 他曾获清朝皇帝光绪授予“中宪大夫”荣衔以及黎元洪大总统颁发“四等嘉禾章”。
  2. ^ 她是晚清大儒陈子褒的学生,也是康有为的徒孙与梁启超的同学。此外,她曾创办过已结束营办的祟兰中学。
  3. ^ 杜祖贻、王泽长、梁文建以及李锷四人皆为曾壁山的学生
  4. ^ 杜祖贻为纪念其祖父杜四端设立“杜四端文史奖学金”,这是福建中学(小西湾)的其中一项奖学金。

参考来源

  1. ^ 1.0 1.1 1.2 杜祖貽:西化與本土地. 《国际人才交流》1999年第9期. 1999 [2021-05-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26. 
  2.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Kevin Sinclair (编). Who's who in Hong Kong 4. Who's Who in Hong Kong Ltd.、Asianet Information Services Ltd. 1988: 378. 
  3. ^ 金文泰創校90載 連串活動賀校慶. 星岛日报 (星岛日报). 2015-11-12 [2018-09-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22) (中文(繁体)). 
  4. ^ 國際著名學者杜祖貽教授訪問我院並做講座和交流. 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 2017-12-25 [2021-05-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26. 
  5. ^ 5.0 5.1 杜祖貽教授丁艱 歐陽太夫人仙逝. 华侨日报. 1980-11-04: 6 [2022-11-03]. 
  6. ^ 本港崇蘭中學校 昨晨舉行畢業典禮. 华侨日报. 1948-08-02: 10 [2022-04-21]. 
  7. ^ 崇蘭中學行畢業禮 郭贊頒獎並致訓詞. 华侨日报. 1951-07-22: 3 [2022-05-14]. 
  8. ^ 杜祖貽教授專訪. 香港培英中学. [2021-05-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26. 
  9. ^ 李诗琳. 名家學者談語文學習. 香港中文大学. 2008: 19、20 [2018-06-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27). 当年他(杜祖贻)在跑马地崇兰小学读书时,校长曾礼聘前清翰林桂南屏太史来指导学生写字。......中学时代,杜教授在培英中学读过大半年。......杜教授在高中年级时转读金文泰中学。 
  10. ^ 中文中學會攷揭曉八四一人合格. 华侨日报. 1954-07-20: 5 [2023-03-05]. 
  11. ^ 葛師專校畢業試 一七八人合格. 华侨日报. 1956-07-24: 9 [2023-07-01]. 
  12. ^ 基恩小學舊生會 餞別杜祖貽博士. 香港工商日报. 1969-06-30: 6 [2022-11-02]. 
  13. ^ 杜祖貽教授後日主講 中國傳統文娛活動教育價值. 华侨日报. 1982-06-02: 8 [2022-11-02]. 
  14. ^ 曾璧山中學校長 小改變換來成績大躍進. 信报. 2014-11-24 [2016-09-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05) (中文(繁体)). 
  15. ^ 校長的話. 曾壁山中学. [2021-05-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26. 
  16. ^ 憲報《二○○六年授勳名單》. 政府新闻处. 2016 [2016-09-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1-30). 
  17. ^ 華大校董杜祖貽捐百萬支持文物館建設. 中国新闻网 (中国新闻网). 2014-05-12 [2016-09-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20) (中文). 
  18. ^ 中小學二百餘間 學童萬餘參與研究. 华侨日报. 1981-06-21: 10 [2022-11-02].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