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琴
此条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22年5月31日) |
木琴(英语:Xylophone)是键盘敲击乐器的一种。将木制琴键置于共鸣管之上,以琴棒敲打以产生旋律。琴键排列方式类似于钢琴键盘。一般所指的木琴为高音木琴,常用于古典音乐演奏,琴键较窄,音域较高,音色清脆。常见的木琴还有马林巴,琴键从高音窄到低音宽,音域较广,音色圆润。
木琴的起源仍未能确定,最早的历史记载,大约出现于公元9世纪。[1]当时已经发人类懂得以不同大小的木棒排列在架上,然后用棍敲打的乐器存在。[2]例如印尼的甘美兰,便有以木片制成的琴;而非洲亦有巴拉风木琴,将葫芦削顶后套在木棒之下制成共鸣器,可以讲是现代木琴的雏型。
乐器构造
琴键
顾名思义,木琴所用的琴键皆以木片所制成。较常用的是红木,亦会使用紫檀木一类木质较佳的树木。这两种木的质地较坚硬,所发出的声音较为清脆响亮。近代亦开始采用玻璃纤维或强化塑胶所制成,发出的声音更为响亮及结实,成本也比原木为便宜,但却欠缺树木独有的一种回音和共鸣,以及琴棍敲打后,由天然纤维所产生的一种回弹力。对于一般听众来说,可能未必可以分辨,但专业演奏者却很明显的感受到这种分别。
经切割后的木片会用橡筋绳串好,再套在用作固定用的小钩上。
琴架
木琴的琴架,视乎乐器的大小、配件及其他因素而有所不同。较细型的,只镶嵌在外框上,不设有琴脚;较大型的,琴键会安装在一架附有轮子的琴架上以方便推动。
共鸣管
由于木琴的声音大多都干而短促,余音非常短,因此共鸣管的实际作用并不大,因此早期的木琴都不设有共鸣管,但近年受马林巴或颤音琴的影响,现时音域3个八度或3½个八度的木琴都会设有共鸣管。其中低音的共鸣管较长,高音则非常短(只有一个圆环形)甚至是不设有共鸣管。
有一种单八度,由德国音乐家兼教育家奥尔夫所设计的木琴,则将琴键置于一个木制共鸣箱上,是另一种变种。
记谱法
木琴采用高音谱号,为移调乐器。以一般拥有3½八度的音域的木琴,标示范围为C1至F4。
代表作品
- 肯尼斯·约瑟夫·阿尔福特:《火花》
- 乔治·汉密尔顿·格林:《吹口哨》
参见
参考资料
- ^ Nettl, B., (1969). Music in Primitive Cultur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Cambridge, , SBN 674-59000-7, pp.18-19, 100.
- ^ Vienna Symphonic Library. [2012-09-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