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水道
新竹水道是建于台湾日治时期的新竹街都市供水系统,于大正3年(1914年)规划,大正14年(1925年)开工,昭和4年(1929年)完工通水。新竹水道有两处设施于民国100年(2011年)列为新竹市定古迹:取水系统“新竹水道取水口”位于今日新竹市水源街与东势街交叉处,民国108年(2019年)4月辟为“新竹水道取水口展示馆”;分水系统“新竹水道水源地”位于今日新竹市食品路与博爱街交叉处。
新竹水道-取水口 | |
---|---|
位置 | 新竹市东区东势街与水源街交叉口附近 |
坐标 | 24°48′23″N 120°59′40″E / 24.80632°N 120.99455°E |
建成时间 | 昭和4年(1929年) |
官方名称 | 新竹水道-取水口 |
类型 | 登录等级:县(市)定古迹 登录种类:产业 |
评定时间 | 2011年7月25日 |
详细登录资料 |
新竹水道-水源地 | |
---|---|
位置 | 新竹市东区博爱街1号 |
建成时间 | 昭和4年(1929年) |
官方名称 | 新竹水道-水源地 |
类型 | 登录等级:县(市)定古迹 登录种类:产业 |
评定时间 | 2011年7月25日 |
详细登录资料 |
历史沿革
自清代起,新竹地区的饮用水皆仰赖境内80余座公共水井供给。台湾日治时期初期,官方调查市内所有水井86处,仅13处合乎饮用标准[1]:10。新竹街经市区改正后,工商业日益繁荣,卫生饮用水供给成为当时首要建设之设施。有鉴于此,台湾总督府于大正3年(1914年)开始规划新竹街的水道建设。因经费问题,几经波折,于大正14年(1925年)正式开工,并于昭和4年(1929年)完工通水[2],可供3万人使用[1]:16。
新竹水道采用的工程设计,采取了机械动力式的抽送水装置。因隆恩圳旁的原水取入口海拔为26.7米(88台尺),位于十八尖山山腰净水场分水井海拔为70.5米(232.7台尺),取水口海拔低于分水井,因此需要以泵将原水抽至分水井[1]:15。新竹街水道建设总工程经费为106.5万日圆,超过当时新竹街每年财政收入总额4倍。经费由台湾总督府补助二分之一、新竹州厅补助四分之一,其余四分之一由新竹街向银行贷款,分17年偿还本息[3]。因人口增加,用水激增状况下,昭和15年(1940年)增建第二唧筒室[2],供应量扩大至可供5万人使用。二战之后,新竹水道设施继续使用,并经过多次增建、改建。随着宝山净水场与新竹第四抽水站的兴建,新竹水道相关设施于民国70年(1981年)停止使用[1]:9。
民国100年(2011年),新竹水道系统的两项设施“新竹水道取水口”、“新竹水道水源地”列为新竹市定古迹[3]。
设施
新竹水道的水源为伏流水[注 1],由隆恩圳上游集合而成。水道系统主要分成两大部分,一部分为取水系统,一部分为分水系统,取水系统与分水系统以管路连接。取水系统即为今日市定古迹“新竹水道取水口”,其位于今日新竹市水源街与东势街交叉处,在取水口的对岸,沉埋设置了六个集水井,收集源水后通过导水管流入唧筒井,唧筒井内之水再用装置输入唧筒室中的泵,经由铁管抽到位于十八尖山山腰的分水井[4]。
分水系统为今日市定古迹“新竹水道水源地”,位于今日新竹市食品路与博爱街交叉处之台湾自来水公司第三区管理处内,包括分水井、沉淀池、沉淀井、过滤池、过滤井、净水池,将原水处理洁净后,再送至新竹市区供民众使用[3]。
新竹水道取水口
新竹水道取水口之古迹本体包括唧筒室及唧筒井,唧筒室外观为洗石子之钢筋混凝土及木构架屋顶建筑,建造时内部配备德国MAN公司制造的90马力重油泵,另有日本田中制作所制造的马达3组、75马力电动机3组作为重油泵故障时替代使用,抽水量为每小时186立方米[1]:28。唧筒井位于唧筒室背后,内径约6米,深约14米,侧壁厚约0.6米之铁筋混凝土圆筒形水井,由三条2.5米吸水铁管与唧筒室连接[5]。
新竹水道取水口于民国104年(2015年)2月开始进行古迹修复,民国106年(2017年)6月完工[6][7]。民国108年(2019年)4月“新竹水道取水口展示馆”开幕,开放公众参观[8],展示内容包括发展沿革、历史建筑、相关文物、水资源教育等[9]。
新竹水道水源地
新竹水道水源地位于台湾自来水公司第三区管理处内,现无开放给民众参观。古迹包括净水池、过滤井等。目前净水池内部构造完整,入口及后方洗石子外墙及开模印花雕饰,其表现丰富的装饰风艺术造型;过滤井外墙使用洗石子及日式瓷砖,其为新古典主义建筑[3]。
古迹文物价值
水道为现代化的象征,代表民众由凿井取水,转变为享有干净稳定的自来水。新竹水道见证新竹都市化的历史发展历程,所属集水井、唧筒室、分水井、沉淀池、沉淀井、滤过池、滤过调节池、滤过井、净水池、量器室等各项设施大致保存完好。另外,新竹水道为全台唯一的撷取伏流水的大规模市街水道,其水道系统采用了动力式的设计方式,具有其特殊历史价值[1]:33。
注释
- ^ 介于地表水与地下水之间流动的水。
参考资料
- ^ 1.0 1.1 1.2 1.3 1.4 1.5 张崑振. 台灣伏流水水道的代表-記日據時期新竹水道的營造 (PDF). 竹堑文献杂志. 2014-07, (57): 8–33 [2021-10-06].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10-06).
- ^ 2.0 2.1 新竹水道取水口展示館 館舍介紹. 新竹市文化局. [2021-10-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1) (中文(台湾)).
- ^ 3.0 3.1 3.2 3.3 新竹水道-水源地. 文化部文化资产局. [2021-10-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23) (中文(台湾)).
- ^ 新竹水道取水口展示館. 新竹市政府城市行销处. [2021-10-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5) (中文(台湾)).
- ^ 新竹水道取水口. 文化部文化资产局. [2021-10-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21) (中文(台湾)).
- ^ 新竹水道取水口修復 發現日治駁坎遺跡. ETtoday新闻云. 2015-10-01 [2021-10-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2-12) (中文(台湾)).
- ^ 洪美秀. 90年前自來水取水口古蹟 竹市修復完成. 自由时报. 2017-08-30 [2021-10-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11) (中文(台湾)).
- ^ 洪美秀. 新竹市定古蹟水道取水口 用水作畫、認識海廢藝術品!. 自由时报. 2020-08-13 [2021-10-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4) (中文(台湾)).
- ^ 洪美秀. 耗時4年多修復 新竹水道取水口古蹟開放. 自由时报. 2019-04-02 [2021-10-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3) (中文(台湾)).
外部链接
- (繁体中文)新竹市观光旅游网:新竹水道取水口展示馆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繁体中文)新竹市文化局:新竹水道取水口展示馆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