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亚书院

香港中文大學一所書院

22°25′16″N 114°12′27″E / 22.421230°N 114.207613°E / 22.421230; 114.207613

新亚书院
New Asia College
新亚书院校徽,根据汉墓出土“孔子(图左)问礼于老子”画像设计,正中央为篆体校训“诚明”
校训诚明
创办时间1949年
校长段崇智教授
院长陈新安教授
机构级别书院
隶属香港中文大学
网站www.na.cuhk.edu.hk
位置
地图

新亚书院(英语:New Asia College,缩写:NA),是一所香港高等教育机构,创立于1949年,位于香港新界沙田区马料水,现时为香港中文大学成员书院,也是三间始创书院之一及当中历史最悠久的书院。而在大学九所成员书院中,只有新亚书院附有艺术人类学(文化人类学)课程。

校史

 
位于深水埗桂林街的旧校舍遗址,到2011年由市建局及发展商重建为丰滙
 
1954年4月,耶鲁大学雅礼协会代表郎家恒牧师(Charles H. Long;右二)到访新亚书院,与时任新亚书院校董沈燕谋(左一)、新亚书院创办人钱穆(左二)及唐君毅(右一)会面,商讨新亚书院与雅礼协会合作之事宜。
 
位于马料水的新亚书院校舍

1945年8月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跟着1946年6、7月间国共全面爆发内战,时局动荡,不少学人便南来广州,再至香港。1949年中国大陆政权易手,张其昀南渡香港决定创立学院,随后由跟随广州私立华侨大学迁移到港的钱穆唐君毅张丕介程兆熊等学者办理,当时名为亚洲文商学院(即亚洲文商专科夜校)[1][2],并租用九龙伟晴街华南中学校三课室在夜间上课,后于1950年3月改组并易名为新亚书院。[3]其教育宗旨在于“上溯宋明书院讲学精神,旁采西欧大学导师制度,以人文主义之教育宗旨,沟通世界中西文化,为人类和平社会幸福谋前途。”与此同时,联合书院亦同时借用此校舍部分区域,以开办夜间兼读制课程(原称联合书院第二校,后并入同样由联合高层开设的联大书院)。

1950年,新亚书院得商人王岳峰先生资助迁入九龙深水埗桂林街校舍[4]。书院初创时期经费不足,院长决定亲赴台湾寻求协助。1950年冬,钱穆赴台会见中华民国总统蒋中正,请求资助。蒋总统于1950年命国民党中央改造委员雷震赴港调研,中改会于同年12月11日举行会议,决议“支持钱穆在港创办之新亚学院,请由教育部予以协助”。结果,蒋总统允诺从总统府办公费项下每月拨款港币三千元支持新亚书院办学,至1954年新亚书院获美国雅礼协会拨款资助后停止。1953年秋,创办新亚研究所。校舍于1956年迁入九龙土瓜湾农圃道[5]

新亚书院获多名当代大儒云集教学,每人都足以成为一代宗师,除钱穆唐君毅外,历代教授还包括中华民国国军少将、台湾东海大学教授徐复观中华民国宪法之父张君劢;台湾学术泰斗牟宗三(传承弟子,台湾东海大学首届荣誉教授蔡仁厚也为新儒家重要人物);历史学家牟润孙;中华民国政府行政院教育部次长吴俊升;农学家程兆熊;民国著名诗人和书法家曾克耑;历史学家、中华民国行政院农林部长左舜生;甲骨文专家、中华民国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前所长董作宾;国学家饶宗颐;中华民国广东省政府委员、诺贝尔文学奖委员会的推荐人罗香林;佛学大家罗时宪霍韬晦;哲学家劳思光李天命等。其中唐君毅、牟宗三和劳思光被喻为“香港人文三老”,俱曾任香港中文大学教授。

新亚书院为当代新儒家的重镇。新儒学八大家中多数是新亚书院教授或香港中文大学的教授(如哲学系的刘述先教授)。书院以中文教学,并教授官立学校所缺乏的中国文化课程,并因而获视为中国儒学的复兴基地,以及宋代书院文化的延续。

钱、唐、张诸位先生以复兴中国文化为己任,一生反共,奉中华民国为正朔。1949年,把新亚书院的校庆定于10月10日中华民国国庆之日,并在新亚书院高挂中华民国国旗,即青天白日满地红旗,早在新亚获香港政府承认资格的初期,时任教育司高诗雅已不断向新亚施压,要求取消每年双十升旗。及至中大成立后,压力俱增,钱穆被迫妥协。1960年,香港政府教育司署正式禁止新亚书院于中华民国国庆兼校庆期间高挂中华民国国旗,是为著名的“国旗事件”或称“新亚旗杆事件”。钱穆为了此事,特地提早一个月回校斡旋。翌年,新亚书院将校庆由10月10日改成9月28日孔子诞辰日。钱穆于此事后逐渐淡出,离港赴台,但安排了台湾背景的吴俊升博士赴港任接班人,因吴博士曾任中华民国教育部次长和亲中华民国背景,香港教育司对此极为反对。新亚在面对日益加强的压力,升旗礼终于1969年10月10日由张丕介先生主持最后一次后停止。然而,新亚书院仍于每年10月10日庆祝校庆。[6]

1957年,新亚书院、崇基学院联合书院组成中文专上学生协会,为香港成立第二所大学作准备。

1961年,政府提议将当时仍未定名的第二所大学,设于沙田显径邨现址一带。当中新亚书院建筑物拟设于现今显径邨二、三期,以及狮子山铁路隧道入口。

1963年,香港中文大学正式成立。当时各成员书院之教学及行政均为独立,大学中央仅负责统筹与全校有关的行政事宜;其后,显径邨建校方案旋即被马料水方案取代。1973年,新亚书院迁入沙田区香港中文大学校园,新亚教育文化会则在农圃道旧校舍开办新亚中学

1974年中,由于旗下新亚研究所学历不获大学承认,加上大学本部决定中断对研究所资助,研究所自同年8月15日起改隶新亚教育文化会,而原先来自哈佛燕京学社的资助亦终止;而原来属于新亚研究所的东南亚研究室,则改隶大学本部辖下的中国文化研究所。

1976年,香港政府建议中大改制,将学科教学的工作统一归由大学中央办理,书院仅负责学生福利及通识教育等工作。新亚书院校董会九位董事,包括唐君毅李祖法钱穆沈亦珍吴俊升徐季良刘汉栋任国荣郭正达,以此违反中文大学之“联邦制”本意为由,集体辞职抗议。而以金耀基为首的支持阵营(主要由台湾来港学者组成),则在成功改制后执掌新亚。 在2016/17年度,新亚书院约有学生近3200人。

校训

新亚书院校训为“诚明”,语出《中庸》。《中庸》:“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又说:“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意思是天地万物以诚实运作;诚,是大自然真理。达至诚,是人人应做的。一举一动合乎诚,就无不明白了。明白了,不仅能成就自己,也能成就万物。达到诚明,需要通过学习和坚持。博学、求教、思考、辨别、实行,是学习的方法;能够坚持学习,明白自身和万物的本性,我们能获得真正的智慧,与天人合一[7][8]

校歌

 
钱穆故居展示的新亚书院校歌歌词手稿

新亚书院校歌《新亚校歌》由创校校长钱穆作词、著名作曲家黄友棣作曲,G调4/4拍[9]

山岩岩,海深深,地博厚,天高明,人之尊,心之灵,广大出胸襟,悠久见生成。
珍重珍重,这是我新亚精神。
珍重珍重,这是我新亚精神。

十万里上下四方,俯仰锦绣;五千载今来古往,一片光明。
十万万神明子孙1,东海西海南海北海有圣人。
珍重珍重,这是我新亚精神。
珍重珍重,这是我新亚精神。

手空空,无一物,路遥遥,无止境。
乱离中,流浪里,饿我体肤劳我精。
艰险我奋进,困乏我多情。
千斤担子两肩挑,趁青春,结队向前行。
珍重珍重,这是我新亚精神。
珍重珍重,这是我新亚精神。

1 由于中国人口增加,歌词原作“五万万神明子孙”,1990年被改为“十万万神明子孙”。

试听可参阅此处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013年7月,发展局局长陈茂波(1977年新亚会计系校友)在立法会面对议员质询时引用此校歌[10],但遭到部分新亚校友及学生的强烈批评,指其侮辱了新亚精神。[11]

新亚精神

《新亚校歌》屡次言及“新亚精神”。

本义

据创校校长钱穆述及,新亚草创初期经济极为拮据,设备简陋而规模狭小,但仍然凭借如此可怜的物质条件而致力表现出一众学者的教育文化理想,就是新亚的精神;同时,当时新亚学生多历颠沛流离,亦多为穷困所迫,但仍有志上进,努力进学,亦是新亚精神的体现。[12]

第二任校长吴俊升亦曾言及新亚精神,认为其分别是“不怕困难,不畏艰苦的创造”,“尊重我们固有的文化传统”,“对于社会、国家、人群有一种责任感”以及“师生的亲切的关系”。[13]

对“新亚精神”的反思

新亚书院加入香港中文大学后,历经大学多次制度上的改革,自主性日渐低落,更是钱穆、唐君毅等创办人愤然离开新亚的导火线。1990年,新亚学生罗志辉、陈仲强等人于中大学生刊物《中大学生》发表题为〈吃人的“新亚精神”,去死吧!〉之署名文章,一方面指大学当局当年褫夺书院教学自主权,使其沦为“剩下一些诸如奖学金、车船津贴等行政事务”的机构,另一方面亦抨击书院各类活动的形式化,以守护“新亚精神”为抱残守缺,丧失人文教学精神,不再发展钱穆、唐君毅的新儒家思想,缺乏思考和反省。[14]此文可谓八九十年代新亚学生对书院精神的批判的代表之一。

历任校长及院长

1977年中大改制前
  • 校长(Presidents):
    • 第1任:钱穆教授(1949年10月-1965年6月)
    • 第2任:吴俊升教授(1965年7月-1969年6月)
    • 第3任:沈亦珍教授(1969年7月-1970年8月)
    • 第4任:梅贻宝教授(1970年9月-1973年6月)
    • 第5任:余英时教授(1973年7月-1975年7月)
    • 第6任:全汉昇教授(1975年8月-1977年2月)
1977年中大改制后
  • 院长(College Heads):
    • 第7任:金耀基教授(1977年3月-1985年7月)
    • 第8任:林聪标教授(1985年8月-1992年7月)
    • 第9任:梁秉中教授(1992年8月-2002年7月)
    • 第10任:黄乃正教授(2002年8月-2010年7月)
    • 第11任:信广来教授(2010年8月-2013年12月)[15]
    • 第12任:黄乃正教授(2014年1月-2020年12月)
    • 第13任:陈新安教授(2021年1月起)

诚明奖

诚明奖始于1981年,是新亚书院的最高荣誉奖,授予有杰出成就的毕业班学生。

主要建筑

  • 钱穆图书馆(Ch'ien Mu Library,旧称敬业馆)
  • 诚明馆(Cheng Ming Building,校史馆、雅礼协会驻华代表处、新亚院务处及中大艺术系
  • 人文馆(Humanities Building,新闻与传播学院、书院办公室及人类学系)
  • 乐群馆梁雄姬楼(Staff Student Centre Leung Hung Kee Building,新亚学生会、国术会、国乐会、书院商科学会(NABA)及走读生舍堂会址)
  • 会友楼(Friendship Lodge,教职员宿舍)
钱穆图书馆
诚明馆
人文馆
乐群馆梁雄姬楼

(注:首三座建物由司徒惠设计,新昌营造承建)

学生宿舍

新亚书院现时共有5所学生宿舍,可容纳学生1,465人。

  • 知行楼(Chih Hsing Hall)(男生宿舍,由兴业建筑师有限公司及时任校董伍秉坚建筑师合作设计;曾先后命名为穆斋及新亚第一学生宿舍,1979年改为现名,并由中大首任校长李卓敏题字;2005至2013年间,前新亚历史系孙国栋教授曾获准居住于地下舍监室,而舍监则迁往上层学生宿舍居住,直至2013年去世后还原)
  • 学思楼(Xuesi Hall)(女生宿舍,为1970年代尾雅礼协会及伯利衡公司为中大援建的四幢宿舍之一,由时任院长金耀基命名)
  • 志文楼(Grace Tien Hall)(男女生宿舍,唯只有一楼为男生楼层;此宿舍是司徒惠在新亚书院的最后一件作品[16]
  • 紫霞楼(Daisy Li Hall)(男女生宿舍,男女生各占三层;由吕元祥建筑师事务所设计,2002年入伙,由时任校长金耀基题字)
  • 梅云堂(Mei Yun Tang)(男女生宿舍;由马海(建筑顾问)有限公司设计,利基控股承建,2019年5月14日进场动工,2022年尾竣工,2023年5月入伙[17]

主要景点

 
新亚校园钟楼
  • 校巴站侧唐君毅题“新亚书院”入口石匾
  • 新亚校园钟楼(天圆地方钟)
  • 合一亭
  • 孔子及唐君毅像
  • 圆形广场
  • 新亚水塔(君子塔)
  • 小百万大道
  • 已故建筑师何弢为加国冬奥制作的钢铁雕塑(因兴建梅云堂,已移至何善衡工程学大楼)

新亚“四大活动”

新亚书院迎新营

新亚书院迎新营,乃各书院迎新营之一(合称大O),是专为准一年级学生亦设的活动,旨趣在于让他们透过迎新营认识朋友及学长,并了解书院和大学生活。新亚迎新营通常在8月尾最后数天举行(而2016年迎新营则横跨至9月1日),为期4日(亦有部分年份只有3日)。其中,在第二日下午的“城市探索”中,部分组别会由新亚中学(新亚书院1956-1973年校址)出发,并藉游戏认识新亚校史;而在第三日下午,包括本书院在内的四所2000年前成立书院,会进行“四院会师”,并于其后与全部书院学生合照(然后2000年后成立书院进行“新四院会师”)。

新亚书院校庆

新亚书院校庆是新亚在新学期开学后第一个书院活动,在9月孔子诞(官定校庆)至10月10日新亚成立日间举行,活动包括大笪地(类似年宵的活动,同学可以自由投摊买卖食物或礼物)、千人宴(在新亚书院圆形广场举行,当天晚上,很多学生(包括校友)都会聚首一堂,一起吃盆菜看明星表演,场面非常热闹)及解谜游戏(该等游戏内容配合该年的主题,创作出游戏让学生们互相竞技,于乐群馆地下林耀明夫人堂举办,但需以团队形式预约)。此外,书院亦会在校庆期间,在水塔上挂上“诚明 新亚书院校庆”直幡,并于夜间开启塔侧的射灯,以示庆贺。

新亚书院歌唱比赛

新亚书院歌唱比赛,简称新唱,是新亚书院其中一项大活动,通常在每年的2-3月举行,比赛分个人、团体以及哈哈组。比赛设有初赛(2月,通常在圆型广场进行)及决赛(3月尾,在邵逸夫堂举行)。 2016年新唱的主题为“童梦成新”。 2017年新唱的主题为“扣人新弦”,而新亚前院长暨中大前校长金耀基、新亚辅导长庄太量等人有份赞助该届新唱。 2018年新唱的主题为“浮新若梦”。 2019年新唱的主题为“聆新镜映”。

新亚夜

新亚夜通常在每年3月举行,形式、主题不限,与邻近联合书院的联合缤纷乐同期举行,并与新唱同时宣传。2019年新亚夜主题为“置新奇踪”,形式与校庆类似,已于3月21日顺利举行。

校友

中大实行“全民书院制”(即教职员及本科生都有其所属书院),但毕业生重返中大工作并不一定属于该书院,这里只包括学生。

参考资料

  1. ^ 新亚书院的创校简史及其文化教育理想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刘国强 泗水尼山圣源书院 2014-04-15
  2. ^
  3. ^ 书院历史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020-04-18
  4. ^ 桂林街校舍旧址将于2007年拆卸,香港有线电视曾制作一简短特辑介绍,新亚书院网站蒙批准转载,可参此处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2006年10月12日条。校舍现为私人屋苑丰汇
  5. ^ 新亚书院/ 陈天权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大公报,2007年11月2日
  6. ^ 新亞反共1949-69. 《苹果日报 (香港)》. 2017-09-17 [2018-08-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08) (中文(香港)). 
  7. ^ 簡釋《中庸》的“誠”. [2008-05-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18). 
  8. ^ 中庸題解. [2008-05-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5-02-10). 
  9. ^ 《新亞校歌》樂譜. [2014-11-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1-29). 
  10. ^ 【茂波囤地】中大畢業生:艱險我奮進唔係你,蘋果日報,2013年07月26日. [2015年3月1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4月2日). 
  11. ^ 謬波褻瀆新亞 師妹都覺丟架(蘋果動新聞). [2015-03-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4-02). 
  12. ^ 钱穆:〈新亚精神〉。《新亚校刊》第四期,1954年2月25日。
  13. ^ 吴俊升:〈新亚的精神——一九六八年九月十三日第一零六次月会讲词〉。《新亚生活双周刊》第十一卷第八期,1968年10月25日。
  14. ^ 罗志辉等:〈吃人的“新亚精神”,去死吧!〉。《中大学生》第七十一期,1990年。
  15. ^ 大學委任四書院院長及候任院長. [2010-04-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4-17). 
  16. ^ 《香港建造杂志》1981年2月-批出图则
  17. ^ 宿舍發展基金的年度進度報告 (PDF). 立法会教育事务委员会. 2023-07-07 [2023-10-01]. 

参见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