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子 (书籍)

中国古代典籍
Yin Yang

系列条目

道家思想
道家人物
皇德 三皇五帝 广成子 伊尹 太公望
老子 尹喜 文子 庄子 列子
环渊 杨朱 黄石公 张良 刘安
道家典籍
老子》《庄子》《列子》《文子
黄帝书
相关条目
诸子百家 兵家 儒家 法家
黄老 玄学 中医学
道教 佛教 禅宗

文子,又称作《通玄经》,相传是老子弟子文子所作。中国古代的书籍,有多种内容略有差异的版本。《汉书·艺文志》载有道家类著录《文子》九篇。

传为伪书

隋书·经籍志》著录《文子》十二篇。前人认为今本系汉唐之间的伪书,或认为抄袭《淮南子》的西汉后期作品。如唐柳宗元即认为这本书是夹杂抄袭了儒、墨、名、法诸家语句,来解释《道德经》,故称之为“驳书”。黄震认为是唐代默希子(徐灵府)伪造[1]章太炎说今本《文子》“半袭淮南,所引老子亦多怪异,其为依托甚明”。章太炎认为今本《文子》与《列子》“同出一手”,因此,“疑即张湛伪造”。[2]梁启超认为“今本盖非斑旧,实伪中出伪也,其大半袭自《淮南子》”[3]唐兰说:“《文子》与《淮南子》很多辞句是相同的,究竟谁抄谁,旧无定说。今以篇名袭黄帝之言来看,《文子》当在前。......《文子》中有很多内容为《淮南子》所无,也应当是先秦古籍之一。”[4]

但是1973年河北定县40多号汉墓出土的竹简中,有《文子》的残简,其中与今本《文子》相同的文字有6章,不见于今本的还有一些内容,或系《文子》的佚文,但确证了《文子》一书的存在,为西汉时已有的先秦古书。《文子》在唐代时与《老子》、《庄子》并重,天宝元年唐玄宗诏封文子为“通玄真人”,诏改《文子》为《通玄真经》,与《老子》、《庄子》、《列子》并列为道教四部经典。置博士、助教讲习这些经典。列入唐代科举教育体系。

汉墓出土

1973年河北省定县八角廊村40号汉墓出土大批竹简,其中包括《文子》一书。有少量竹简文字与今本《文子》中《道原》、《精诚》、《微明》、《自然》等篇的内容相似,余者皆是今本《文子》中找不到的佚文。有学者通过比较敦煌本、竹简本、今本《文子》的异同,并结合有关史籍加以考察,认为《文子》一书经历了相当长的演变过程。三种《文子》版本之间有密切联系,敦煌本是竹简本向今本演变的过渡本。

整理

对《文子》进行整理研究的,有《通玄真经》默希子注,十二卷;宋代朱并注,七卷,(八卷以下已佚);元代杜道坚文子缵义》,十二卷;清代钱熙祚文子校勘记》,俞樾俞楼杂纂读文子》。现今流传的版本有:《正统道藏》十二卷本;《通玄真经赞义》十二卷本;《道藏》七卷本;《道藏辑要》本;《四部丛刊》缩印《通玄真经》十二卷本;《四部备要》本等。

今本《文子》分十二篇八十八章。十二篇分别为:

一、道原,

二、精诚,

三、九守,

四、符言,

五、道德,

六、上德,

七、微明,

八、自然,

九、下德,

十、上仁,

十一、上义,

十二、上礼。

体例

《文子》一书之主旨,在于解说老子之言,阐发老子思想,继承和发展道家“道”的学说。书中每篇皆以“老子曰”三字开始,表明与老子之师承关系。明朝宋濂称:“子尝考其言,一祖老聃,大概道德经之义疏尔。”元代吴金节也称:“文子者,道德经之传也。”均说明《文子》的主旨内容。然而,亦有人认为“老子曰”三字乃后人窜入,非原文如此。

章节摘录

《文子》首篇《道原》首章云:

老子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惟象无形,窈窈冥冥,寂寥淡漠,不闻其声,吾强为之名,字之曰道。夫道者,高不可极,深不可测,苞裹天地,禀受无形,原流泏泏,冲而不盈,浊以静之徐清,施之无穷,无所朝夕,表之不盈一握,约而能张,幽而能明,柔而能刚,含阴吐阳,而章三光;山以之高,渊以之深,兽以之走,鸟以之飞,麟以之游,凤以之翔,星历以之行;以亡取存,以卑取尊,以退取先。古者三皇,得道之统,立于中央,神与化游,以抚四方。是故能天运地墆,轮转而无废,水流而不止,与物终始。风兴云蒸,雷声雨降,并应无穷,已雕已琢,还复于朴。无为为之而合乎生死,无为言之而通乎德,恬愉无矜而得乎和,有万不同而便乎生。和阴阳,节四时,调五行,润乎草木,浸乎金石,禽兽硕大,毫毛润泽,鸟卵不败,兽胎不㱩,父无丧子之忧,兄无哭弟之哀,童子不孤,妇人不孀,虹蜺不见,盗贼不行,含德之所致也。大常之道,生物而不有,成化而不宰,万物恃之而生,莫知其德,恃之而死,莫之能怨,收藏畜积而不加富,布施禀受而不益贫;忽兮恍兮,不可为象兮,恍兮忽兮,用不诎兮,窈兮冥兮,应化无形兮,遂兮通兮,不虚动兮,与刚柔卷舒兮,与阴阳俯仰兮。

文中所谓“老子曰”的内容,乃是集合《老子》中的不同语句而成,重加编排,就其义理而阐发,非实有如此一段文字。在夫道者之后,则更易看出是阐析的部分。

此章开宗明义地解释老子“有物混成,先天地生”的“道”,以“道”是天地万物的起源。此道先天地而生,是窈冥无形,浑而为一的。道无形无状,无所不包,无处不在。既分为天地,轻清者为天,重浊者为地,而四时阴阳亦依此而生,万物乃得以生存活动。因此“道”是自然的究竟根本。 下文又说此是大常之道,“生物而不有,成化而不宰,万物恃之而生,莫知其德,恃之而死,莫之能怨。”是以自然万物皆循道而行,但又不知不怨,对此道的本质,既无法认识,无法掌握,无法干预。

在《下德》篇则首言:

老子曰:阴阳陶冶万物,皆乘一气而生。上下离心,气乃上蒸,君臣不和,五谷不登,春肃秋荣,冬雷夏霜,皆贼气之所生也。

此章则言道有气的特性,判为阴阳,而世间万物皆就其陶冶而成。这就颇为超出了《老子》的基础,而见出后人阐发的精彩之处。

注释

  1. ^ 《黄氏日钞》
  2. ^ 《菿汉微言》
  3. ^ 《饮冰室专集·汉书艺文志诸子略考释》
  4. ^ 帛书《经法》

外部链接

参考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