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比略 (君士坦斯二世之子)

提比略希腊语Τιβέριος转写:Tiberios)是拜占庭帝国的共治皇帝(659-681年在位)。他是皇帝君士坦斯二世与皇后法乌斯塔英语Fausta, wife of Constans II的第三子,659年,他被加冕为共治皇帝,随后他的父亲前往意大利。668年,君士坦斯二世在西西里被刺杀,三兄弟中的长兄君士坦丁四世成为具有实权的皇帝。后来君士坦丁试图废黜两个弟弟,这在681年引发了一场叛乱。君士坦丁表示同意叛乱者的要求,成功安抚了叛乱者;与此同时,他又把叛乱头目带到了君士坦丁堡,随即处死了他们;两个弟弟希拉克略和提比略则被废黜、致残,从此以后他们就在历史记载中消失了。

提比略
拜占庭帝国共治皇帝
统治659–681 (22年)
加冕659
前任君士坦斯二世
继任君士坦丁四世
共治者
出生君士坦丁堡
朝代希拉克略王朝
父亲君士坦斯二世
母亲法乌斯塔英语Fausta, wife of Constans II
宗教信仰基督教

生平

提比略是君士坦斯二世的第三子也是幼子,他的母亲法乌斯塔英语Fausta, wife of Constans II则是权臣、皇位觊觎者瓦伦蒂努斯英语Valentinus (usurper)之女[1]。尽管君士坦斯二世在654年就已将长子君士坦丁加冕为共治皇帝[2],他在659年动身前往意大利之前,将次子希拉克略、幼子提比略同样加冕为共治皇帝,加冕仪式应发生在4月27日-8月9日之间,鉴于大多数加冕礼都在节日期间举行,这次加冕礼可能在五旬节(6月2日)举行[3]。663年,君士坦斯命令儿子们来到他所在的西西里,试图把锡拉库萨建设成拜占庭帝国的新都,但君士坦丁堡民众闻讯在科洛尼亚的狄奥多尔(Theodore of Koloneia)和安德鲁(Andrew)的带领下起事阻拦,使得三兄弟留在了帝国首都[3]

668年君士坦斯在西西里被杀,长子君士坦丁成为了掌握实权的皇帝[4]。君士坦丁、希拉克略、提比略三人在名义上共同统治帝国十三年,随后,君士坦丁试图废黜两个弟弟,但来自安纳托利亚军区的一支军队闻讯起兵支持希拉克略和提比略[5]。这支部队向克里索波利斯(今于斯屈达尔)进军,他们派遣一个代表团渡过博斯普鲁斯海峡前往君士坦丁堡,要求维持三兄弟共同统治的现状[5],他们以信仰作比,认为既然天堂三位一体统治,那么人世由三位皇帝统治也是应当的[4]。君士坦丁严密地监视两个兄弟,并派遣一位心腹官员狄奥多尔前去与叛军谈判;狄奥多尔被赋予了一项微妙的任务:赞扬士兵们的奉献精神,同意他们的理论,与此同时,说服他们返回驻地[6];还要邀请叛乱首领们到君士坦丁堡与元老院商议,以进一步执行叛军的意愿[6]。叛军对皇帝的积极态度感到满意,返回了安纳托利亚,而叛乱领袖们则前往首都[6]。军事威胁消失后,君士坦丁皇帝显露了真面目,逮捕了他们并在西凯英语Sykai将他们全部绞死[7]

这场叛乱激起了君士坦丁对两个兄弟的怀疑,同时他也想把儿子查士丁尼,未来的查士丁尼二世提到共治皇帝的地位上来[8]。681年9月16日-12月21日之间,君士坦丁以拜占庭传统英语Political mutilation in Byzantine culture对弟弟希拉克略和提比略施加肉刑,割掉了他们的鼻子,并下令硬币上不得再出现二人的肖像,并在官方文件中抹去了二人的名字[9],这样做也是为了确保儿子查士丁尼的继位[8]。自此以后,希拉克略和提比略就在历史记录中消失了[10]

脚注

  1. ^ ODB,"Constans II" (P. A. Hollingsworth, A. Cutler) pp. 496–497.
  2. ^ ODB,"Constantine IV" (P. A. Hollingsworth, A. Cutler) pp. 500–501.
  3. ^ 3.0 3.1 PmbZTiberios (#8484/corr.).
  4. ^ 4.0 4.1 Moore.
  5. ^ 5.0 5.1 Bury 1889,第308页.
  6. ^ 6.0 6.1 6.2 Bury 1889,第309页.
  7. ^ Stratos 1980,第139页.
  8. ^ 8.0 8.1 Hoyland 2012,第173–174页.
  9. ^ Bellinger & Grierson 1968,第513页.
  10. ^ Haldon 2016,第43–45页.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