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斯特·海因里希·韦伯

恩斯特·海因里希·韦伯(德语:Ernst Heinrich Weber,1795年6月24日—1878年1月26日)[1]是一位德国医生,被认为是实验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他是生理学和心理学领域的一位有影响力的重要人物。 他对感觉和触觉的研究,以及他对良好实验技术的强调,为未来的心理学家、生理学家和解剖学家开辟了新的研究方向和领域。

恩斯特·海因里希·韦伯
恩斯特·海因里希·韦伯
出生1795年6月24日 (1795-06-24)
威登堡, 萨克森, 神圣罗马帝国
逝世1878年1月26日 (1878-01-27)(82岁)
莱比锡, 萨克森
国籍德国
母校莱比锡大学
(MD, 1815)
知名于韦伯-费希纳定律
科学生涯
研究领域实验心理学
机构莱比锡大学
博士导师Johann Christian Rosenmüller英语Johann Christian Rosenmüller
其他指导者恩斯特·克拉德尼
路德维希·希尔伯特
Johann Christian August Clarus英语Johann Christian August Clarus
著名学生鲁道夫·赫尔曼·陆宰

恩斯特韦伯出生于学术背景,他的父亲在威登堡大学担任教授。韦伯成为一名医生,专攻解剖学生理学。他的两个弟弟威廉爱德华英语Eduard Friedrich Weber在学术界也很有影响力,他们都是科学家,一个专攻物理学,另一个专攻解剖学。 恩斯特成为莱比锡大学的讲师和教授,并一直待到退休。

早年生活

恩斯特·海因里希·韦伯于1795年 6月24日出生于神圣罗马帝国萨克森威登堡。他的父亲是威登堡大学神学教授米夏埃尔·韦伯。在年轻的时候,韦伯在受到声学之父恩斯特·克拉德尼的影响后,对物理学和科学产生了兴趣。[2]韦伯在迈森完成了中学学业,并于 1811 年开始在威登堡大学学习医学。他于1815年从莱比锡大学获得医学士学位。拿破仑战争的冲突和后果迫使韦伯从威登堡搬迁。1817年,他成为莱比锡 J.C. Clarus英语Johann Christian August Clarus诊所的助理,然后于 1818 年成为莱比锡大学的比较解剖学教授。1821 年,他成为该大学人体解剖学系主任。[1]韦伯对心理学的第一个直接贡献是在 1834 年,当时他试图描述触觉。

贡献

最小可觉差

韦伯对最小可觉差的描述如下:

  • “在观察被比较事物之间的差异时,我们感知的不是事物之间的差异,而是这种差异与被比较事物的大小之比。”[3]

换句话说,我们只能够区分项目之间的相对差异,而不是绝对差异。或是我们可以区分一些恒定的比率,而不是一些恒定的差异。韦伯对最小可觉差的第一项工作与权重差异有关,因为最小可觉差是“区分它们所需的两个权重之间的最小差异量”。从此实验,韦伯发现权重之间最好的比例是当它们相差 8-10% 时。 例如,如果拿着一个100公克的砖块,则第二个砖块的重量至少需要108公克才能被察觉出差异。韦伯还认为会有一个常数比率适用于所有感觉上,但实际上每个感官的最小可觉差都不同。在比较线长的差异时,必须至少有0.01的差异才能区分两者。在比较音乐音高时,每秒必须至少有 0.006 次振动差异[3],才能够区分两者。因此,对于每一种感觉,都需要增加一些新的测量才能分辨出差异。

韦伯定理

韦伯定理确立了感官事件的相对变化可以被数学转换成可测量的物理刺激值,以下是韦伯定里的描述。[4]

ΔR/R = k
ΔR: amount of stimulation that needs to be added to produce a jnd
R: amount of existing stimulation
K: constant (different for each sense)

当刺激接近感觉模式的极大值或极小值时,韦伯定律是无效的。古斯塔夫·费希纳从韦伯定律中汲取灵感,发展出我们今天所知的韦伯-费希纳定理。费希纳定理变化多端,与韦伯定理不同,且更为先进之处在于,费希纳开发了新方法来测量不同感官中的差异,从而使测量结果更加准确。[3]

实验心理学

在他职业生涯的大部分时间里,韦伯与他的兄弟威廉爱德华英语Eduard Friedrich Weber以及合伙人费希纳一起工作。[5]在这些工作中,韦伯完成了对中枢神经系统、听觉系统、大脑的解剖和功能、循环等方面的研究,以及大部分的感觉生理学和心理学研究。

以下项目是韦伯对实验心理学的贡献的一部分:

实验波理论

韦伯研究了波在液体和弹性管中的流动和运动。[5]

流体力学

韦伯发现了流体的力学原理并将其应用于血液循环上。[5]1821 年,韦伯与他的弟弟威廉发起了一系列关于流体物理学的实验。这项研究首次详细说明了血液循环中的流体动力学原理。韦伯继续他对血液的研究,并在 1827 年取得了另一项重要发现。 韦伯解释了在主动脉中血液连续流向毛细血管和小动脉时血管的弹性。

两点阈值技术

这种技术有助于使用指针技术绘制身体的敏感性和触觉敏锐度。指针的两个点将设置在不同的距离处,以便查看一个人确定是两点而不是一点的两点之间的最小距离为多少。[6]韦伯还撰写并测试了关于感觉的其他想法,包括终端阈值,这是一个人在感觉不再被检测到之前可以感觉到的最高强度。

韦伯错觉

韦伯错觉是“当刺激移动到不敏感区域时两点发散和移动到敏感区域时两点会聚的体验”。[6] 韦伯使用多种类型的实验、精确测量以及对感觉心理学和感觉生理学的研究为实验心理学奠定了基础,并为 19 世纪的心理学家提供了新的扩展思路。[5]

后续生涯

1817 年,韦伯被任命为莱比锡的心理学讲座教授。次年(1818 年),他成为解剖学教授。他担任了多年的职位,最后在晚年转为心理学教授。[7]在晚年,韦伯不再参与测试和实验,尽管他仍然对感觉生理学感兴趣。韦伯于 1871 年从莱比锡大学退休。他继续与他的兄弟爱德华一起工作,他们在神经刺激和肌肉抑制方面的工作导致抑制反应成为当时流行的疗法。[8]恩斯特·韦伯于 1878 年在德国莱比锡去世。[7]

作品

De Tactu(英文版为 On touch: anatomical and physical notes)中[9],韦伯提出,每个人都有一个感觉阈值。 两点阈值,即一个人确定是两点而不是一点的两点之间的最小距离,是韦伯的第一个发现。韦伯的工作对实验心理学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因为他是最早在人类身上测试他的想法的科学家之一。爱德华·铁钦纳在他的著作 Der tastsinn und das gemeingefühl(英文:"The sense of touch and the common sensibility")中描述的对测试对象的细致笔记和新想法使 E. B. Titchener 称这部作品为“实验心理学的基石”。[10]

描述血液循环研究的书 Wellenlehre, auf Experimenten gegrϋndet(英文:“Wave Theory,Foundation on Experiments”)被认为对物理学生理学非常重要。这项研究为未来的调查开辟了道路,尽管它直到 1850 年才正式出版,他的其余与血液相关的研究皆记述在 Ueber die Anwendung der Wellenlehre auf die Lehre vom Kreislauf des Blutes und insbesondere auf die Pulslehre (英文:"Concerning the application of the wave theory to the theory of the circulation of the blood and, in particular, on the pulse teaching")中。[11]

  • Anatomia comparata nervi sympathici (1817)
  • De aure et auditu hominis et animalium (1820)
  • Tractatus de motu iridis (1821)
  • Wellenlehre auf Experimente gegründet (1825)

和兄弟威廉·爱德华·韦伯爱德华·韦伯英语Eduard Friedrich Weber的共同研究:

  • Zusätze zur Lehre vom Bau und von der Verrichtung der Geschlechtsorgane (1846)
  • Die Lehre vom Tastsinn und Gemeingefühl (1851)
  • Annotationes anatomicae et physiologicae (1851)

影响

韦伯经常被称为实验心理学的先驱或实验心理学之父。他是第一个进行真正有效的心理学实验的人。虽然当时的大多数心理学家都在办公桌后进行工作,但韦伯正在积极进行实验,一次只处理一个变量以获得更准确的结果。这为心理学领域作为一门实验科学铺平了道路,并发展了更加准确和深入的研究方法。[12]韦伯最大的影响之一是对古斯塔夫·费希纳的影响。 韦伯在费希纳入学的同一年被任命为莱比锡大学的心理学博士。韦伯的工作激发了费希纳进一步开展工作并继续发展韦伯定律。 在他的感觉工作期间,韦伯还没有完全意识到他的实验对理解感觉刺激和反应的影响。[7]

延伸阅读


参考资料

  1. ^ 1.0 1.1 "Weber, Ernst Heinrich." (2008). Complete Dictionary of Scientific Biography. Retrieved from http://www.encyclopedia.com/doc/1G2-2830904576.html
  2. ^ Rees, Torben. (2009). Ernst Chladni: physicist, musician and musical instrument maker. Whipple Museum of the History of Scienc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Retrieved from http://www.hps.cam.ac.uk/whipple/explore/acoustics/ernstchladni/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16-03-21.
  3. ^ 3.0 3.1 3.2 Fancher, Raymond E., and Alexandra Rutherford. "The Sensing and Perceiving Mind." Pioneers of Psychology: A History. Fourth ed. New York: W.W. Norton, 2012. 167-71
  4. ^ Murray, David J. A History of Western Psychology. Second ed.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1983. Print.
  5. ^ 5.0 5.1 5.2 5.3 Bringmann, Wolfgang G., and Helmut E. Lück. "Ernst Heinrich Weber." A Pictorial History of Psychology. Chicago: Quintessence Pub., 1997. 97–100. Print
  6. ^ 6.0 6.1 Viney, Wayne, D. Brett. King, and William Douglas. Woody. "Psychophysics and the Formal Founding of Psychology." A History of Psychology: Ideas and Context. N.p.: n.p., n.d. 224–27. Print.
  7. ^ 7.0 7.1 7.2 Watson, R. (1963). The great psychologists: From aristotle to freud. (2nd ed., pp. 234–241). J.B. Lippincott Company.
  8. ^ Clark, E., & O'Malley, C. D. (1996). The human brain and spinal cord: A historical study illustrated by writings from antiquity to the twentieth century. (pp. 351–352). Norman Publishing.
  9. ^ Hergenhahn, B. R., & Henley, Tracy B. (2013). An introduction to the history of psychology, 237–238. Cengage Learning
  10. ^ Ernst Heinrich Weber. (2013). In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Retrieved from http://www.britannica.com/EBchecked/topic/638544/Ernst-Heinrich-Weber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1. ^ Fye, Bruce W. Emst, Wilhelm, and Eduard Weber. Clinical Cardiology. 2000, 23 (9): 709–710. PMC 6655061 . PMID 11016024. doi:10.1002/clc.4960230915. 
  12. ^ Hunt, M. (1993). The story of psychology. (1st ed., pp. 112–114). New York: Doubleday.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