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自华
徐自华(1873年—1935年),原名受华,字寄尘,号忏慧,出生于浙江石门(今桐乡县),清朝末年南社诗人,革命人士,曾任职女校校长;她是秋瑾的亲密好友,因此受到史学界的关注[1]。
生平
徐自华自幼成长于官宦世家,祖父徐宝谦是光绪六年庚辰科进士,曾任刑部郎中、安徽庐州府知府等职。父亲徐多镠亦为国学生,母亲马持玉乃继配,生子女五,自华排行第二,于众兄妹中,与胞妹徐蕴华的感情最好,关系亦较亲密。[2]徐自华是秋瑾好友,创立秋社,以纪念秋瑾。[1][3]
1906年2月,秋瑾经革命人士褚辅成介绍,成功到浔溪女学任教[1],那时,秋瑾与徐自华相识,两人一见如故,大家都倾慕对方,结果双方做了知心好友。后来,徐自华跟随秋瑾于是年加入了同盟会,参与革命活动[2]。
作品
徐自华著有《听竹楼诗稿》(未付梓)、《忏慧词》[1],与她妹妹徐蕴华的《双韵轩诗稿》[2]同为后人所重。1941年,有油印本《秋心楼诗词》行世。其余诗文则散见于《南社丛刊》各集及报刊中,后来被近代学者郭延礼等人整理整理出版,但仍然有不少作品散佚[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