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岰古道

昆仑岰古道为一条位于台湾南部的古道,原为排湾族卑南族部落的传统贸易路线。在台湾清治时期末期,于1874年被开辟为正式道路,是福建海防大臣沈葆祯开山抚番政策中最早完成的一条抚番道路。古道总长约105公里,路线起自高雄市凤山,经屏东县来义翻越中央山脉,至台东县金仑,横跨海拔高度约在200米到2068米之间。[1]

昆仑岰古道
长度原路线总长105公里
地点 台湾屏东县来义乡台东县太麻里乡
原路线的西端位于今高雄市凤山区
指定国家步道系统
端点英语Trailhead西端:来义林道
东端:金仑林道
用途族群迁徙、贸易
最高点衣丁山,2068米
最低点莫哥布各,约200米

古道沿革

昆仑坳古道最早是居住于台湾西南部原住民族排湾族古楼社、来义社与东部排湾族、卑南族联姻的山径,也是过去排湾族古楼社族人在山中打猎、采集药材,送至台东与其他部落进行交易,换一些民生用品、盐巴、衣服等物资的商业道路,当时原住民族人将此道路称之为 Rinipungan,而旧古楼社的头目家系之一曾经沿着这条山径,迁徙至东部的台东县达仁乡土板村[2][3]

清治时期

台湾清治时期,清同治十年(1871年),当时的凤山县南侧发生八瑶湾事件,事件第三年,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日本派兵讨伐牡丹社原住民,是为牡丹社事件,清廷赔款50万两让日本撤军而结束该事件。尔后清廷开始积极治台,负责处理牡丹社事件福建海防大臣沈葆祯,拟订开山抚番政策。利用清军的力量,分北、中、南三路进行山区开路。其中南路部分由担任海防同知袁闻坼负责开通。[1]

袁闻坼为开通此路,特地前往台东纵谷进行考察,虽然,当时袁闻坼认为最佳的方案是从西部向东部打通,然而因当时居于东部的原住民族卑南族与排湾族与西部的排湾族之间有姻亲关系故积极配合道路的开通,因此袁闻坼最终选择由原住民协助来开通此路。[1]

同治十三年(1874年)7月,袁闻坼从赤山开路,8月由赤山开路至双溪口,9月开路并进扎至昆仑坳,10月开路并进扎至诸也葛社,11月开路抵达台东纵谷,道路工程全线完工。起点由凤山郡城(今高雄市凤山区)经中央山脉至终点卑南觅(今台东县),全长约105公里,路宽约6米。由于该路的工程比中路的八通关古道要早一年动工,也是北、中、南三路中最早完工的抚番道路,故南路是台湾名副其实最早的抚番道路,当时该条道路称之为赤山卑南道[4][1]

日治时期

甲午战争清廷战败后,台湾割让给日本进入日治时期,当时日本人接管清廷修筑的南路,重新修筑成能够运送炮车的战备通道与理番道路并以道路起点排湾族古楼社音译而命名为昆仑坳古道。[3]

中华民国时期

战后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接收台湾后昆仑坳古道便废弃使用,仅将古道西段改为现今的来义林道,其余来义至金仑约40多公里的山区路段,除了少数当年清兵驻扎营盘的路段外,原本 6 米宽的道路和上下陡坡铺设的石阶,已湮没于树丛林间并未加以维护。[5][6]

台湾省政府曾计划兴建国道5号南横高速公路时穿越此处的山脉,然而现今环保意识抬头以及大武山自然保留区的设置,目前已搁置贯通隧道之计划。[2]

路线

凤山县治(今高雄市凤山区)-赤山-双溪口-内社(排湾族来义社)-昆仑坳(排湾族古楼社)-大石岩-依丁山-顺大里力山-诸也葛社-虷仔仑(金仑村)-到卑南觅(今台东县)[7]

周遭景点

参见

资料来源

  1. ^ 1.0 1.1 1.2 1.3 王一婷. 台灣的古道. 远足文化. 2002. ISBN 9868015421. 
  2. ^ 2.0 2.1 魯凱族對外古道 崑崙岰古道. [2015-05-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4-09-11). 
  3. ^ 3.0 3.1 典藏臺灣 郭純良耆老訪談(古樓舊古道). [2015-05-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4. ^ 臺灣記憶 臺東縣史‧大事篇(上冊). [2015-05-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5. ^ 屏東縣數位機會中心 崑崙岰古道. [2015-05-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6. ^ 刘峻谷. 崑崙坳古道 四天午後暴雨試煉. 联合报. 2002-09-06. 
  7. ^ 登山補給站-專業戶外活動資訊平台 重勘崑崙坳古道. [2015-05-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