奠济宫
奠济宫,又称为圣王庙、圣公庙、圣王公庙,是位于台湾基隆市仁爱区的道教庙宇,建于清光绪元年(1875年),主祀开漳圣王,与基隆护国城隍庙、基隆庆安宫合称为“基隆三大庙”。基隆庙口夜市即以奠济宫得名,并以此为中心向周边街道发展。后殿“清甯宫”原为道光年间泉州人所建以奉祀水仙王的殿宇,日治时代因故与奠济宫合并。历经整修后,庙中仍存有清同治年间的石柱,另外还有古碑[1]。
奠济宫 | |
---|---|
基本信息 | |
别称 | 圣王庙、圣公庙、圣王公庙 |
位置 | 中华民国(台湾)基隆市仁爱区仁三路27之2号 |
宗教 | 台湾民间信仰 |
主神 | 开漳圣王 |
例祭 | 农历二月十六(开漳圣王圣诞) |
遗产指定 | 良好 |
建筑详情 | |
本殿构造 | 重檐歇山式 |
建立时间 | 清治台湾光绪元年(1875年)[1] |
历史
在同治年间,经过百年的开发与分类械斗,漳州府移民取得了基隆港一带,而泉州府安溪移民退守至七堵、暖暖。两方械斗,争执不断,甚至抬出己方的守护神示威,泉州安溪人信仰双忠尊王(俗称尪公),漳州人崇奉开漳圣王(俗称圣王公,简称圣王、圣公)。每逢械斗,双方分别抬出己方守护神,呐喊助威,以祈胜利。械斗之烈,连神像都难保全,甚至有“尪公无头壳,圣公无手骨”的俗语。当地另有俗谚“尪公无过岭”,意思是“尪公神像绝不越过狮球岭”,因狮球岭以北,即是漳州人地界[注 1][2][3]
而原本漳州籍的乡民是在外木山(今日基隆市中山区协和里文化路10巷到50巷的这一片山坡地上某处,目前这一片山坡大部分都还是奠济宫之庙产)搭木造小庙奉祀原乡的守护神开漳圣王。清光绪元年(1875年),板桥林家捐献玉田街土地建庙[1];而后当地士绅张金发、赖武等人奉献香火钱,合作将之迁于今仁爱区仁三路、石硬港溪(今日的旭川河)的右岸附近,与左岸的庆安宫隔岸而对。
1884年中法战争,奠济宫曾作为军事据点,却因清军疏失,引爆诡雷,造成庙貌毁伤。1895年乙未战争时,因为抗日军队将奠济宫充为军火库,储藏弹药,却管理失当,又因水雷爆炸,造成毁伤。1897年地方仕绅决议重修。此外于清道光初年,主祀水仙王的清甯宫[注 2],由于在日治初期庙埕被公家征用开路,遂将原本的“坐西向东”改成“坐南朝北”,与奠济宫仅一巷之隔,此后逐渐被认为是奠济宫的后殿[1]。1940年代二次大战期间,盟军轰炸基隆市区,奠济宫受到波及,1957年以后陆续整修,于1964年大致修成今日样貌[1]。
1998年“后殿”清甯宫进行耗时五年的大修,改成三层楼的建筑,一楼供奉水仙尊王,二楼供奉田都元帅,三楼供奉玉皇大帝[1]。
-
水仙尊王
-
田都元帅
-
玉皇上帝
注释
参考文献
- ^ 1.0 1.1 1.2 1.3 1.4 1.5 1.6 韩国栋 (编). 《走讀台灣:基隆市》. 国家文化总会. 2010年12月: 页20. ISBN 978-986-6573-19-4.
- ^ 安史失败的关键——张巡与许远[失效链接]
- ^ 基隆市鄉土教育資源 鄉土語言. [2013-02-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