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心理学

学科

发展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分支之一。主要是研究人类不同年龄时的心理转变,意指从胎儿阶段到年老死亡所发生的有系统性之持续变化。这当中包括了儿童的心理与成人的差异、儿童的心理发展过程,以及当儿童有心理障碍时应当如何处理。

过去的学者把儿童心理学等同于发展心理学,根据约翰·桑托洛克(Santrock, 2004)的理论,在当时的心理学家的角度来看,一般人的心理发展在成年以后就不再改变,所以,当时的发展心理学只着重儿童的心理发展;不过后来心理学家开始发现人类在成年以后,心理状况亦会继续发展,所以,有关成年人及老年人心理发展的研究开始如雨后春笋般的发表。之后,不少人开始以整全的角度来观看人生的心理发展,成为了今日的毕生发展心理学

“发展”是指个体自受胎至死亡的一生期间,其行为产生连续性与扩展性改变的历程,在此之中,个体行为不断充实,由简单至复杂,由粗略至精细,由分立至调和,由分化至统整。

一般学界的共识认为,先天与后天的因素,都对心理发展有影响,有时甚至也难以区分;且在后天因素中,父母教养的影响是不容否认的,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子女的将来,无庸置疑地有重要的影响,研究支持教养会对子女的未来,造成强烈的影响,尤其负面的经验更会对子女的发展造成影响。[1][2][3]研究一般认为,不论其他先天与后天的因素,教养本身对子女将来的成就有20%至50%的影响[4];另外,所有的家长都有自己的教养方式,根据金贝立·科普科[5](Kimberly Kopko)的定义,教养方式可以“由两个层面来定义:控制与温暖。控制指的是家长对子女行为的管理程度;而温暖指的是家长对子女行为的接受和回应程度。”[6]

分类

发展心理学成型于以下各个范畴的集合:

发展心理学亦补充了下列各项心理学的基本研究范畴:

发展心理学可以依据发展的阶段再细分如下:

其中,儿童心理学是发展心理学最主要的内容,因此狭义的发展心理学为儿童心理学; 而广义而言,发展心理学包含了动物心理学、民族心理学等等。 近年,由于对胎儿期及壮年期的研究增加,开始有这两个类别的专门研究出现。

历史

在儿童心理学还没有正式独立出来之前,卢梭所写的《爱弥儿》是公认第一本有关研究儿童心理较详尽的著作,这是一本儿童教育著作。

许多理论观点都试图解释“发展”是什么。而其中最普遍的说法有让·皮亚杰的发展阶段论、利维·维谷斯基的社会关系论、以及资讯处理架构理论(Information Processing framework)。

著名发展心理学家列表

理论

爱利克·埃里克森 社会心理发展 各个阶段

婴儿期

0-1岁 信任对不信任。 此时的重要他人为照顾者,最主要为母亲,若是发展顺利,将会产生“对人信任、有安全感”的特征。

幼儿期

1-3岁 自主行动对羞怯怀疑,此阶段的发展将决定人的个性是活泼、大方、自信,抑或是对自己感到羞怯怀疑。 此时的重要他人为父母,若是发展顺利,即能依社会的要求表现出具有目的性的行为。

童年早期

3-6岁 自发自动对退缩愧疚。此时的重要他人扩大为家人,若是发展顺利,将能使人具备责任感、能主动且有方向的做事。

童年晚期

6-12岁 勤奋进取对自贬自卑。在学龄前,儿童的接触范围到达学校老师及同学,也包含了住家附近的邻居,这些皆属于童年晚期的重要他人。而若是发展顺利,将能使儿童在未来有正确的待人处事之观念及能力。

青春期

12-20岁 同一性对角色混乱。青春期是人类发展中最重要的时期之一,此时的重要他人更扩大包含了同侪及崇拜对象,如偶像等等。若是发展顺利,将能避免角色混淆的情形发生,能有较完整的自我认同观念。

成年早期

20-35 友爱亲密对孤僻疏离。影响成年早期的重要他人多了亲密好友及伴侣,若是发展顺利,将能较为轻松地与他人产生亲密感,否则可能会对他人产生疏离感,并有孤独的感受。

成年中期

35-60 生产对停滞。在成年中期,重要他人涵盖了新组成的家庭之成员,以及工作场合中的同事。若是发展顺利,将对生活及工作有热忱,不会产生颓废感,也可能会延伸至社会层面,喜爱关怀社会、为他人付出。

成年后期

60岁以后 完美无缺对悲观沮丧。在最后一个阶段,影响的人包含了所有出现在生命中的人,而若是发展顺利,将会认为此生无憾,能够安心的享受余生,但若未发展顺利,即可能对生命感到悲观及沮丧。

参见

参考资料

  1. ^ Schechter, D.S., & Willheim, E. (2009). Disturbances of attachment and parental psychopathology in early childhood. Infant and Early Childhood Mental Health Issue. Child and Adolescent Psychiatry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 18(3), 665-87.
  2. ^ Grienenberger, J., Kelly, K. & Slade, A. (2005). Maternal Reflective Functioning, Mother-Infant Affective Communication and Infant Attachment: Exploring The Link Between Mental States and Observed Caregiving. Attachment and Human Development, 7, 299-311.
  3. ^ Lieberman, A.F.; Padrón, E.; Van Horn, P.; Harris, W.W. Angels in the nursery: The intergenerational transmission of benevolent parental influences. Infant Ment. Health J. 2005, 26 (6): 504–20. PMID 28682485. doi:10.1002/imhj.20071. 
  4. ^ Flaherty, Serena Cherry; Sadler, Lois S. A Review of Attachment Theory in the Context of Adolescent Parenting. Journal of Pediatric Health Care. 1 March 2011, 25 (2): 114–121. PMC 3051370 . PMID 21320683. doi:10.1016/j.pedhc.2010.02.005. 
  5. ^ 存档副本. [2020-01-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03. 
  6. ^ Kopoko, Kimberly. Parenting Styles and Adolescents (PDF). Cornell University Cooperative Extension. 2007: 1–8 [20 November 2014].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5-02-26). 

书目

  • 《心理学与生活》美-理查德 格里格、菲利普 津巴多
  • Santrock, John W., (2004),“Life-Span Development” (9th ed.), New York: McGraw-Hill Higher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