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战役 (1660年)
此条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10年5月5日) |
经过
永历十三年(1659年),郑成功率领南明军队北伐失利后,回师厦门进行休整。清廷趁明军新败之际,派遣安南将军达素率领清军进入福建,并将浙江明安达礼属下八旗军以及沿海各省绿营水军,都归达素亲自指挥,企图全面进攻厦门消灭郑成功麾下明军。永历十四年(1660年),达素率军抵达泉州,计划分兵三路出击,分别从同安、围头、海澄三个方向侵犯厦门,还命令驻守广东的清靖南王耿继茂派兵北上参与围剿。郑成功经过周密分析,决定以攻对攻,率领明军在海上与敌人决战。他派郑泰所部出击浯屿(大金门),抵御广东方面清军;又派陈鹏所部守卫高崎抵御同安方面清军;自己则率领主力明军集结海门海域,迎击海澄方面清军。
五月十日黎明,清军从海上出发开始进攻,明军将领周瑞、陈尧策奋勇抵抗,壮烈牺牲。清朝海军又攻击陈辉部队,陈辉令部下大发火炮,火烧大量清军舰只,清军抵挡不住,且战且退。中午,海上刮起大风,海浪汹涌,郑成功亲自率领巨舰冲杀清军船队,郑泰也率领浯屿方面军队加入战斗,明军越战越勇,清军溃败横尸遍海,达素乘坐小船狼狈逃回泉州。有两百名满洲兵乘船逃到圭屿,企图据守顽抗,明将马信将其诱降,然后在夜里将他们全部投入大海淹死。
高崎方面,明军守将陈鹏暗地约定清军打算投降,从同安出发的清军以为高崎唾手可得,于是放松了警备。但是陈鹏部下陈蟒不肯投降,他率领部下奋起抵抗清军,已经登陆的清军毫无防备,被杀得血流成河,跳入大海溺死的清军不计其数。高崎方面明军共击毙清军一千六百余人,并俘虏了清军主将吕哈喇。郑成功闻讯立即逮捕叛变的陈鹏,以陈蟒顶替他的职位。
广东方面由许龙率领的清军过了两天才到,得知清军在海门、高崎两个方向都遭到惨败,于是不敢进攻原路返回。遭到惨败逃跑的达素,带领清军残兵败将逃到福州,畏罪自杀。自此明军取得了厦门战役的辉煌胜利。
影响
厦门战役对清廷的海上力量造成毁灭性打击,沿海各省水师在此战中几乎全军覆灭。郑成功在此战的胜利,稳定了他自北伐失败后,抗清势力危如累卵的局面。此后,清军不敢再对郑成功部队轻举妄动,而郑成功也鉴于扩大战略缓冲的需要,将注意力转移到攻占台湾、创建新根据地上面。
另一方面,清廷水师的覆灭,令沿海各省的海防如同虚设。为了避免郑成功的海上力量骚扰沿海地区,清廷不得不采取严厉的海禁政策,采取了黄梧的建议,于康熙元年(1662年)实施“迁界令”,下令沿海各省的所有居民内迁50里,并将该处的房屋全部焚毁,以及不准沿海居民出海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