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罗林群岛
此条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20年1月19日) |
加罗林群岛(英语:Caroline Islands),也译作加罗莲群岛,是太平洋西北部一个重要的群岛,位于巴布亚新几内亚东北,菲律宾正东,由500余小岛和珊瑚礁组成。除西端的帕劳自成一国外,其余岛屿均属密克罗尼西亚联邦。历史上此区域又被称为新菲律宾(Nuevas Filipinas),[1] 因为曾为西属东印度的一部分,并接受位于马尼拉的菲律宾都督府统治。
加罗林群岛 | |
---|---|
Caroline Islands | |
自然地理 | |
坐标 | 06°03′N 147°05′E / 6.050°N 147.083°E |
所处海域 | 太平洋 |
岛屿数 | 500+ |
主要岛屿 | 波纳佩岛 |
总面积 | 1,165平方千米(450平方英里) |
岸线长度 | 7,631千米(4741.7英里) |
管辖 | |
密克罗尼西亚联邦 | |
最大聚居地 | 维诺(人口13,856) |
帕劳 | |
最大聚居地 | 科罗尔(人口11,200) |
居民 | |
人口 | 约127,500 |
语言 | 英语 |
该群岛于1526年被西班牙探险家发现,并以当时西班牙国王卡洛斯二世之名命名。此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欧洲人未曾努力征服这些岛屿。1732年时,一些传教士前往这些岛屿,试图说服岛民皈依基督教,但是招致了岛民对欧洲人的反抗。1875年,西班牙宣示了主权,并将其并入所谓“西班牙东印度领地”之中。当时已经占领雅浦岛的德国人随即提出抗议,并于1885年向时任教宗的良十三世提请裁决。教宗判决这些岛屿归属西班牙,但是德国享有自由贸易权。
1899年6月1日,西班牙由于在美西战争中战败,决定以2500万比塞塔的价格将该群岛出售予德国换取赔款。德国将其并入德属新几内亚管理和统治。
1914年,日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击败岛上德国守军占领该群岛,1920年,国联委托日本统治该群岛。二战后,联合国将托管权交给美国。1986年,密克罗尼西亚联邦独立,1994年,帕劳独立。
人口与文化
岛民使用数种不同的语言,包括波纳佩语、楚克语、加罗林语、科斯雷语等密克罗尼西亚语,与帕劳语、查莫罗语等西部马来-波利尼西亚语,以及尚未归类的雅浦语(可能属于阿德米拉提语群),另外日本和菲律宾移民也是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语言使用者岛民间的公用语为英语。
岛民主要靠传统食物维生,例如鱼、多种香蕉、芋头。
历史
加罗林群岛上原住民约4000年前就在该处生活。最早到达岛上的欧洲人是西班牙人,时为16世纪,并于1885年被占领。之后在1899年,西班牙人把卡罗林群岛转让给普鲁士。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在太平洋的殖民地被安排给予日本作为托管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美国占领。1947年,联合国将太平洋群岛托管地交美国托管,
1979年,举行由联合国和美国筹划的“密克罗尼西亚宪法”公投。宪法公投在帕劳区未能通过,由雅蒲、楚克、波纳佩和科斯雷四区组织成为“密克罗尼西亚联邦”。
1986年11月3日,与美国签订的《自由联合国家条约》正式生效,密克罗尼西亚联邦获得内政、外交自主权,但国防仍由美国负责(密克罗尼西亚公民也可加入美军)。
1990年12月,联合国安理会召开会议,通过了终止托管决议,正式结束了密克罗尼西亚联邦的托管地位。而帕劳则于1994年5月24日结束托管,并于10月1日正式独立。
参考文献
- ^ Rosser, William Henry. North Pacific pilot: The seaman's guide to the islands of the North Pacific, with an appendix on the winds, weather, currents, &c., of the North and South Pacific. J. Imray. 1870: 183–184 [28 March 2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