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子夺嫡

清朝皇帝康熙的兒子爭奪帝位的歷史事件

九子夺嫡,又称九王夺嫡,是指清朝康熙皇帝的儿子们争夺皇位的历史事件。当时康熙存活下来的儿子有24个,其中有九个参与了皇位的争夺。这九个儿子分别是:大阿哥胤禔、二阿哥胤礽(太子)、三阿哥胤祉、四阿哥胤禛、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䄉、十三阿哥胤祥、十四阿哥胤禵。其中胤礽为康熙帝原配妻子孝诚仁皇后亲生,因此备受宠爱,康熙帝曾下旨赐封其为皇太子。但康熙帝为中国史上在世较久的君主(终年69岁),享有松柏之寿,导致胤礽虽至不惑仍无法即位,使其失去耐心,父子感情生变。胤礽开始放纵自己,康熙帝见太子品德有失端正,实不能为未来新君,因此心灰意冷,下诏废黜胤礽太子之位。其他皇子见储君宝座出缺,于是开始拉拢盟友,竞逐皇位,是为九子夺嫡之始。至雍正帝统治时代,清朝政府确立“秘密立储制度”,即由皇帝秘密指定储君人选,并将写有储君姓名的诏书收藏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之后,待皇帝驾崩后由大臣取出诏书,将新任君主之名昭告天下。

夺嫡分为三个阶段:早期、中期和后期。早期共有九个皇子夺嫡(故称“九子夺嫡”),但中期部分皇子势力不足而转而支持其他皇子(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䄉、 十四阿哥胤禵支持八阿哥,十三阿哥胤祥支持四阿哥),所以大致上共分出五个党派:大千岁党、太子党、三爷党、四爷党和八爷党。后期其中前三个逐渐落败,转而支持最后仍坚持住的四爷党和八爷党。最终康熙帝皇四子雍亲王胤禛取胜告终。

过程

康熙一生中唯一长大成人的嫡子只有皇太子胤礽(二阿哥),胞兄承祜四岁早殇夭折。胤礽成人后骄纵蛮横,急于继位。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九月,发生了帐殿夜警事件,九月初四,康熙在木兰围场布林哈苏台行宫以“不法祖德,不遵朕训,惟肆恶虐众,暴戾淫乱”下诏废太子。因此从此之后,其他庶子开始争夺皇太子之位。大阿哥胤禔为庶长子,在太子初次被废后,曾上书要求处死胤礽,手足相残之意,令皇帝极为失望。而后三阿哥胤祉告发大阿哥胤禔曾行魇镇加害废太子胤礽之事,康熙遂囚禁胤禔,并革爵。而八阿哥胤禩与大阿哥胤禔结党,所以也有谋害过废太子胤礽的意图,并对张明德欲行刺废太子胤礽知情不奏,所以康熙曾经非常厌弃八阿哥胤禩。而马齐佟国维胤禔等人都曾向众大臣高官抬举辛者库良妃所生八阿哥为储君人选,所以康熙帝说了:“倡言欲立胤禩为皇太子殊属可恨,朕于此不胜忿恚”[1][2]。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三月,康熙帝恢复太子胤礽之位[3]。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九月,因不遵父训结党,因此再次下诏废太子。八阿哥胤禩转而拥立十四阿哥胤禵(四阿哥同母弟),九阿哥、十阿哥附庸八阿哥。十三阿哥胤祥附庸四阿哥胤禛。胤禛在太子胤礽首次被废时,挺身为其辩白。太子二度被废之后,胤禛领悟胤礽此生绝无复立之机,遂开始谋划己方势力,窥伺储君之位。形成了以胤禛为首的四爷党和以胤禩为首的八爷党两大势力。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康熙病故于畅春园,当时八爷党支持的十四阿哥胤禵远在西北征战,四阿哥胤禛留京。康熙近臣九门提督隆科多(胤禛养母佟妃之弟,胤禛称之为“舅舅隆科多”)宣布康熙遗嘱宣胤禛继承皇位,是为雍正帝。九子夺嫡以康熙帝皇四子雍亲王胤禛取胜告终。

结党

对于皇子,此处只列举夺嫡(或帮助夺嫡)的几个儿子,关于康熙所有的儿子,请见康熙帝#子。其他皇子并未参与夺嫡,原因可能在于对皇位并无兴趣,或者身有残疾,或者幼年早夭。

大千岁党

大千岁党在胤禔遭到囚禁后归属于八爷党一派。

  • 长子胤禔(1672年-1735年),惠妃生,皇长子,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被封为直郡王[4],“大千岁党”之首。

太子党

三爷党

三爷党在退出夺嫡舞台后后归属于皇太子一派。

  • 三子胤祉(1677年-1732年),荣妃生,皇三子 ,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被封为诚郡王,次年九月因在敏妃丧百日中剃头,降贝勒。四十八年三月,晋诚亲王,“三爷”。

四爷党

注:康熙五十一年前四爷党归属于皇太子一派,康熙五十一年皇太子第二次被废除后从中分出。

八爷党

  • 八子胤禩(1681年-1726年),良妃(?-1711年)生,惠妃抚养,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受封为多罗贝勒,雍正元年(1723年)被封为为廉亲王,“八爷党”之首。

相关影视作品

参考文献

引用

  1. ^ 圣祖仁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三十五康熙四十八年正月二十二日,康熙帝谕满汉诸臣曰:…所以拘执皇太子(胤礽)者,因其获戾于朕耳,并非欲立胤禩为皇太子而拘执之也。皇太子(胤礽)获罪之处虚诬者甚多,今马齐、佟国维与允禔为党,倡言欲立胤禩为皇太子,殊属可恨,朕于此不胜忿恚,况胤禩乃缧绁罪人、其母又系□族,今尔诸臣乃扶同偏徇保奏胤禩为皇太子,不知何意?岂以胤禩庸劣无有知识,倘得立彼则在尔等掌握中,可以多方𥳽弄乎?如此则立皇太子之事皆由于尔诸臣、不由于朕也,且果立胤禩,则胤禔必将大肆其志,而不知作何行事矣!朕悉睹其情形,故命亟释废太子胤礽。朕听政四十九年包容之处甚多,惟于兹事忿恚殊甚,朕原因气忿成疾…。谕曰:马齐原不谙事,此数年中起自微□,历升至大学士,其处心设虑无耻无情但务贪得,朕知之已久早欲斥之,乃潜窥朕意而蓄是心殊为可恶,理应立斩,以为众戒,朕因任用年久不忍即诛,著即交胤禩严行拘禁。李荣保著免死,照例枷责,亦听胤禩差使。马武著革职,其族中职官及在部院人员,俱革退,世袭之职亦著除去,不准承袭。…
  2. ^ 《圣祖仁皇帝实录》康熙五十三年十一月,康熙帝谕诸皇子:“胤禩系辛者库□妇所生,胤禩自幼心高阴险,听相面人张明德之言,遂大背臣道,觅人谋杀二阿哥胤礽,举国皆知,胤禩杀害二阿哥胤礽,未必念及朕躬也。朕前患病诸大臣保奏八阿哥胤禩…仍望遂其初念与乱臣贼子等结成党羽密行险奸,谓朕年已老迈岁月无多及至不讳,伊曾为人所保,谁敢争执,遂自谓可保无虞矣,朕深知其不孝不义情形,即将所遣太监冯遣朝等于朕所御帷幄前,令众环视,逐一夹讯,伊已将党羽鄂伦岱、阿灵阿尽皆供出。自此,朕与胤禩父子之恩绝矣,朕恐后日,必有行同狗彘之阿哥仰赖其恩为之兴兵构难,逼朕逊位而立胤禩者,若果如此,朕惟有含笑而殁已耳,朕深为愤怒。特谕尔等众阿哥,俱当念朕慈恩遵朕之旨,始合子臣之理,不然,朕日后临终时必有将朕身置乾清宫而尔等执刃争夺之事也。胤禩因不得立为皇太子恨朕切骨,胤禩党羽亦皆如此”。
  3. ^ 阎崇年:《清宫疑案正解》
  4. ^ 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三月,康熙帝第一次分别册封成年诸皇子为郡王、贝勒,其中:封皇长子胤禔为多罗直郡王,皇三子胤祉为多罗诚郡王,皇四子胤禛、皇五子胤祺、皇七子胤佑、皇八子胤禩,俱为多罗贝勒。
  5. ^ 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封爵的上谕:自去年九月不幸事出多端,朕深怀愧愤,惟日增郁结,以致心神耗损、形容憔悴势难必愈,于是概观众人,不过为寻常虚语,袭用空文,此外别无良法。惟贝勒胤祉特至朕前,奏称皇父圣容如此清减,不令医人诊视,进用药饵,徒自勉强耽延,万国何所倚?赖臣等虽不知医理,原冒死择医,令其日加调治因,痛哭陈请。爰于十一月十八日始用医药时,皇太子已经开释,遂亦同竭力侍昼夜不懈,今朕之剧疾业已全愈。从前朕之诸子,所以不封以王爵者,良恐幼年贵显,必至骄泰恣意而行,故封爵不逾贝勒,此亦朕予之以进勉之路也。今见承袭诸王、贝勒、贝子日耽宴乐,不事文学,不善骑射,一切不及朕之诸子,又招致种种匪类于朕诸子间,肆行其谗谮交擅机谋百出,凡事端之生,皆由五旗而起,朕天性不嗜用刑威,不加穷究,即此辈之幸矣。兹值复立皇太子大庆之日胤祉、胤禛、胤祺俱著封为亲王,胤祐、胤䄉俱著封为郡王,胤禟、胤祹、胤祯著封为贝子,尔衙门即传谕旨,察例议奏,特谕。康熙四十八年三月初十日

来源

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