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专题:中国行政区划

本专题对中国行政区划中国古代行政区划条目的编写提出参考意见和建议,以期条目内容有所依循,并提升条目质量。但以下框架仅供编写者参考。

主题

中国行政区划专题

统计

进展

中国古代行政区划
中国古代行政区划完成进度
  • 秦代的郡:接近完成
  • 西汉郡国: 完成
  • 东汉郡国: 完成
  • 三国郡国:未完成
  • 西晋郡国:未完成
  • 两汉、三国、两晋的州部/州:接近完成
  • 南北朝州郡:未完成
  • 隋代州/郡:未完成
  • 唐代的道: 完成
  • 唐代府、州/郡: 完成
  • 辽代的道: 完成
  • 辽代的州/军:未完成
  • 宋代的路: 完成
  • 宋代的府、州、军、监:未完成
  • 金代的路:未完成
  • 元代行省: 完成
  • 元代的州、路:未完成
  • 明代布政使司: 完成
  • 明代的府、州:接近完成
  • 清代布政使司: 完成
  • 清代藩部: 完成
中华民国行政区划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
  • 中华人民共和国县级以上行政区划条目: 完成
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省乡级以上行政区列表进度

不包含台湾省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的行政区划。

范围

中国历史上各朝代及割据政权、边疆各族政权设置的政区和行政区划制度,以及军事统辖区域、监察区域、巡视区域等。古代行政区划时间下限为1928年北洋政府时期结束。现代行政区划以1928年国民政府在形式上统一中国为始,以及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现行行政区划

行政区划制度:
古代政区及其他区划:
  • 乡、里、都、约
  • 邑、县、道、侯国、设治局
  • 郡、王国、属国,行国
  • 州、直隶州、散州(属州)
  • 都护府、总管府、都督府、元帅府
  • 道、路
  • 府、军、监
  • 直隶厅、散厅
  • 行中书省、承宣布政使司
  • 土司
    • 土府、土州、土县
    • 宣慰司、宣抚司、安抚司、招讨司、长官司、万户府、千户所
  • 将军、都统、大臣辖地,地方、特别区域
  • 猛安、谋克、旗
  • 鄂拓克、盟、部、旗、苏木(佐)
  • 基巧、宗、谿
  • 无建制区域
  • 都尉
  • 州部(刺史部)
  • 镇、方镇、戍、守捉
  • 卫、所、都司
现代政区:
  • 省、特别区、地方、直辖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
  • 行政督察区、行政区、专区、地区、行署区、地级市、自治州、盟
  • 县、市辖区、县级市、自治县、旗、自治旗、特区、林区、行委、管理局
  • 区公所、乡、镇、街道办事处、苏木、民族乡、民族苏木

结构

首段

应包括简要的沿革,如行政区的类别(县、郡、州、省等),设置时间(中国传统纪年、公历年份),辖区相当于今日何处,行政中心(治所)位于何处,何时废除或改置。

名称起源

考释该政区名称的由来、如何释义,始见于何种文献。

建置

叙述设置该行政区的背景与起因。包括设置之前的情形,原属哪一个行政区。如无太多背景需要介绍,可与“沿革”一节合并为“建置沿革”。

沿革

叙述该行政区的沿革情况,包括废置,改名,迁移,上下级隶属关系的变化,辖区的变动情况,其下属行政区的析置、改名、废除等。各种变化情况须附上年份。最好有某一年份其下属行政区的完整列表。

人口

可列举历代史志中该政区的户口资料,叙述人口情况的变迁,以及人口学者的其他研究成果。

经济

该行政区存在时期的地方经济、产业、商业贸易状况。

方志

列举该行政区存续时成书的地方志、作者及著录情况。

遗迹

该行政区存在时的遗留下的考古遗迹,如城市遗址、古建筑、大型墓葬、与该地区有关的文物等。

历任长官

列举该行政区历任长官,如县令/长、太守、刺史、知府、布政使、巡抚或将军、都统、大臣、长官等。封国可列举国王、侯、相。年代可考者注明其任期。

人物

籍贯为该行政区的知名人物。如该政区年代久远,可列出任何可考的籍贯为该政区的人物。

注释

列出注释、征引文献。

参考资料

参考书目,一般须参考各地地方志,历代正史及《清史稿》中的地理志。

模板

地图

分类

  维基百科专题列表

 

  维基百科专题委员会

 

  维基百科专题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