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讨论:Kolyma/2011

最新留言:12年前由Wangxuan8331800在话题给您一个纸杯蛋糕!内发布

唐朝参选恢复特色条目

唐朝参选维基百科:特色条目候选中,将于今日结束,唐朝包含文化各段落已大幅扩充,量足质精,本条目堪称杰作,绝对可以成为特色条目,希望阁下能前往关注评选,谢谢。-- Jason 22  对话页  贡献  2011年1月1日 (六) 13:51 (UTC)回复

致赠维基星章

  原星章
感谢您这一年来默默地付出,改善了许多条目。 Jasonzhuocn (留言) 2011年1月3日 (一) 00:45 (UTC)回复

Hello Kolyma

Do you speak English ? If so I need your help for the translation into Chinese of the captions in the Gallery of this page[1] and - if possible - the list of the exhibitions reported here[2]. Thanks in advance for your help. Greetings from Italy--Aeron10 (留言) 2011年1月8日 (六) 18:21 (UTC)回复

Re:

你征求下别人意见,我记得这种方法一开始就被否决了,因为不是日文维基云云,我当然没任何意见,毕竟我自己也看习惯了。

注意,即使要改,也就单纯改一个排序方法,台版对应译名及所属出版社并不会发生任何变化,希望保持现有信息的完整性。—我是火星の石榴 (留言) 2011年1月22日 (六) 05:55 (UTC)回复

也就是说这个表示汇集的。以现在的排列来看,好像是先以出版社排列,然后再按人。这样也不太错,比起一大堆人名来讲好些。是不是考虑出版社按照英文A-Z,中文音序排列?现在看起来,还是有点乱。--苹果派.留言 2011年1月23日 (日) 01:38 (UTC)回复

关注度过期

阁下曾挂关注度模板之条目刘维猷已到限期,如阁下认为该条目现时尚未合乎关注度标准,可作提删。—Nivekin请留言 2011年1月27日 (四) 02:58 (UTC)回复

今个礼拜大搞作

无差别的“今个礼拜大搞作”第二期已经开始募集参与者,为了补强百科上品质低落的条目而努力,本计划收录漏网条目故不限主题范围,比起草创第一期不知从何着手,第二期开始有了较明确的规划,以需要维基化需要清理 缺少来源的条目为主要对象,也扩大收录了Wikipedia:页面存废讨论猛烈炮火之下仍残存下来的低品质条目,多个人多份力量,诚挚邀请您来参与。另外Wikipedia:互助客栈/消息有该计划之发布,阁下对计划若有任何想法欢迎前往讨论。另外阁下有进行移除{{cleanup}}标签,因此特此邀请您务必参与此计划,一起讨论您的做法。--安可(居住地:酒馆-职业:诗与歌之演者) 2011年2月14日 (一) 06:42 (UTC)回复

回退通知

你好,你在龙潭大池的编辑修订已遭回退,请参见回退纪录,建议阁下进行移除内容或添加新资料皆需要有来源依据,如此符合方针且较无争议,碍于阁下未拿出来源,故以此由回退,特此通知。—220.131.141.66 (留言) 2011年2月21日 (一) 15:56 (UTC)回复

说实在,若是做任何编辑动作都纯粹留话就可以带过,似乎显得乱无秩序,也就是说,若是大家只靠留话去编辑,有问题也会被自己说成没问题,何不客观点,凭依据来编辑,似乎就显得较有秩序些了。—220.131.141.66 (留言) 2011年2月21日 (一) 16:01 (UTC)回复

”加州州立理工大“ 改成 “加州理工州立大学”

我明白你意思,的确Google 上的“加州州立理工大学“ 比 “加州理工州立大学” 多寻找。但是:

”加州州立理工大学“翻译出来是 ”California State Polytechnic University“ 而“加州理工州立大学”翻译出来时“California Polytechnic State University“

翻译: 加州 = California 理工 = Polytechnic 州立 = State 大学 = University

所以 “California Polytechnic State University“ = “加州理工州立大学”. “California Polytechnic State University“ 不是“California State Polytechnic University”。 “California State Polytechnic University“ 是指California State Polytechnic University, Pomona 或短称 “Cal Poly Pomona“.

“California Polytechnic State University ”是指 短称“Cal Poly”

所以 Cal Poly 和Cal Poly Pomona 是两个不同的大学。 两家是两家独立的学校。你要留意到一家的“State” 是写在“Polytechnic”的前面。 一家的“State” 是写在“Polytechnic”的后面。 

California Polytechnic State University (Cal Poly) = 加州理工州立大学 California State Polytechnic University, Pomona (Cal Poly Pomona) 会指“加州州立理工大学” 或 波莫纳加州州立理工大学

加州理工州立大学不需要挂用地方名:圣路易斯奥比斯保。

参考学校的网页,以下的网页是解释他们的名字正确用法 California Polytechnic State University (Cal Poly) http://warc.calpoly.edu/universityid/univnameuse.html

California State Polytechnic University, Pomona (Cal Poly Pomona) http://www.csupomona.edu/~publicaffairs/graphics/nomenclature.shtml

你可以看到两个不一样的学校。名字很接近可是两家是独立的。这些名字差别是很细微所以使许多人的误解。加上你原本维基百科的“加州州立理工大学”有错误的内容。内容说Cal Poly, 但是参考的网址是 Cal Poly Pomona. 还有其他资料是指Cal Pomona. 再说一次 California Polytechnic State University (Cal Poly) 不等于 California State Polytechnic University, Pomona (Cal Poly Pomona). 还有如果你上英语维基百科寻找California Polytechnic State University 然后点击旁边的其他语言:中文。“加州州立理工大学“ 会弹出来, 内容不属于原本来自的英语维基百科的“California Polytechnic State University“ 

结论:加州理工州立大学 = California Polytechnic State University

关注度过期

阁下曾挂关注度模板之条目加州大学华裔学者协会已到限期,如阁下认为该条目现时尚未合乎关注度标准,可作提删。—Nivekin请留言 2011年3月8日 (二) 07:21 (UTC)回复

邀请函:台中市质量提升

曾参与冬聚的{{{1}}}伙伴您好:
还记得我们的约定吗? 台中市条目已获选为最新一期的台湾提升计划主题,请各位不吝贡献您的力量,让我们一起完成这一次的提升任务。以下几件事情是您能够做的:
  1. 若您有任何有兴趣的段落,除了勇于动手外,请至讨论页表态,让您的同好能协助您。
  2. 若您当日拍出了精彩的照片可资运用,请上传至维基共享资源予我们应用。
  3. 即便您没有任何专长,或是时间有限,亦可协助修改错字、修饰语句、修正语法,或是在讨论页提供建言或资料来源。

即使您对于wiki语法不熟,仍可勇敢地像一般作文一样,将您想写的内容连同资料来源写入,会有人协助修正语法。若是编修上有任何疑问,也可以向熟悉的维基人求助。若您不知道有谁可以协助,请到我的对话页留言,或以任何找得到我的方法与我联系。
《 中坛霸主 》 (留言) 2011年3月9日 (三) 11:47 (UTC)回复


清朝撰写计划

你好,我们正在招募熟悉清朝历史或对清朝有兴趣的维基人参与清朝条目的编写,以祈让清朝成为优良或特色条目,希望能够参与此条目。目前有五个人参与此计划,分工的细节详见于此。如果有疑问或是想讨论事情,可以[[Wikipedia:条目质量提升计划/中国朝代提升计划#清朝|到此发表意见-- Jason 22  对话页  贡献  2011年4月3日 (日) 05:52 (UTC)回复

为了你的事

注:此处原有文字,因为Yiken收回发言,已由yiken (留言)于2011年4月18日 (一) 13:57 (UTC)删除,尚祈见谅。若有异议请至互助客栈或向管理员反映。回复

已收回发言。因为有人跟我解释了,这整件事都是我的错,造成您的困扰,我深感抱歉,望请息怒。祝您编安。—yiken (留言) 2011年4月14日 (四) 10:33 (UTC)回复

我是教你钓鱼

注:此处原有文字,因为Yiken收回发言,已由yiken (留言)于2011年4月18日 (一) 13:57 (UTC)删除,尚祈见谅。若有异议请至互助客栈或向管理员反映。回复

已收回发言。因为有人跟我解释了,这整件事都是我的错,造成您的困扰,我深感抱歉,望请息怒。祝您编安。—yiken (留言) 2011年4月14日 (四) 10:33 (UTC)回复

协助回退

有人动了你的用户页yiken (留言) 2011年4月13日 (三) 17:39 (UTC)回复

关于添加小作品模板问题

又怎么了?

注:此处原有文字,因为不当发言,已由yiken (留言) 2011年4月18日 (一) 16:04 (UTC)于2011年4月18日 (一) 16:04 (UTC)删除,尚祈见谅。若有异议请至互助客栈或向管理员反映。回复

Re: 日本的国道峠一览

日文跟中文的对译是第一个问题,在中文,垭口的垭通同隘,“隘口”是要有建设(通常是道路或关隘的),而现在才跟鞍部混淆。

我先假设思源垭口的起名确实指的是“鞍部”,鞍部在台湾的地理也是有标高的,标高点的确一定会需要找一个点出来当做基准,但实际上“鞍部”若只有等高的那一小块地点,其实也是不成“鞍”的。这个名称得名就是因为地形上的曲面状似马鞍,所以是必须把左右都包含下去的。您说的用一个点去标的,我有找到资料,台湾称为“独立标高点”,如本篇第九页:“如山顶、鞍部、或平地等高线稀少之处,加注该地点之高程值(米数) ,称为独立标高。”但是这只是一个标高择点法,并不意味着确定该点只能在那个位置。否则我将得出“阿里山森林游乐区不在阿里山”的结论(两者在google map上隔了1000多米),这样就很怪异了。如果你是要叙述思源垭口的标高点在宜兰线境,我想不是很有问题。但是“思源垭口”本身有一定的模糊性,显然不能这样处理。

您提到日本对“峠”定义严谨,然而您可以参看“宇津ノ谷峠的google map”结果显示“宇津ノ谷峠”标高点在一个地方,距离边界还有100米,但此页面也是说明这个“峠”跨越二行政区,而非根据标高点认定仅在冈部町。--Reke (留言) 2011年4月18日 (一) 14:09 (UTC)回复

Google Map的地图是有等高线的(要调整设定),同时它有标一个标高点跟两个出入口,我认为您的批评应该是“不熟悉Google Map + 不小心看错了”。--Reke (留言) 2011年4月18日 (一) 15:13 (UTC)回复

请阁下尊重他人发言

请阁下看看这则讨论,既然阁下已经这么说,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对我做出不尊重的言行了,不过为表示尊重,我不再干涉思源垭口,把话说成我没听您的话是做错似的。—yiken (留言) 2011年4月18日 (一) 15:29 (UTC) 回复

我并没有要坚持什么,也没有说条目一定非改不可。只是身为一个地理爱好者,看到问题被抛到互助客栈,而真相竟然被莫名其妙的“方针”给埋没掉,忍不住跳出来讲讲话而已。

我只能夸赞阁下把话说的太好,好到我无脸以对,我承认阁下是对的,我是做错了。—yiken (留言) 2011年4月18日 (一) 15:34 (UTC)回复

以下这句话取自Wikipedia:互助客栈/条目探讨Kolyma在 2011年4月18日 (一) 07:46所做的修订版本

本人非常不以为然,Yiken 君及相关人等的亲身体验,竟然要被并非探讨此一问题,而且确认描述错误的文章所抹杀掉。如此作法(对事不对人)未免太过迂腐了吧!

我知道阁下对我敌意与成见颇深,这也不是阁下第一次对我做出不尊重的言行,所以我已遵照阁下的指示,完成修订,请过目。另外,提醒您,要刮人家胡子之前,请先把自己胡子刮干净,这是您留下的证据yiken (留言) 2011年4月18日 (一) 17:05 (UTC)回复

不好意思,目前讨论中的共识认为此事仍是有原创研究问题的,yiken基于他的考量有他做事的方法,不过我坚持对于方针应严格执行。暂且回退回yiken先前编修的版本,以待后续查证结果。--Reke (留言) 2011年4月18日 (一) 18:34 (UTC)回复
该文献可以做为可靠来源,如是您可注记并将其以注脚的形式附上。--Reke (留言) 2011年4月20日 (三) 13:33 (UTC)回复
我仔细想了一下,原则上其他文献里的“思源垭口”会包含到县市界,甚至画到台中市内,为了避免条目主文说的太死影响后续编修的通顺(毕竟我们不能自行归纳出“一般称的思源垭口有包含台中市”,或者自行发明“地理学的/观光的/俗称的”这种分类),我建议是主文写“思源垭口位于宜兰县,近该县与台中市交界”,而后在注解中并陈二类说法,即“某些文献将思源垭口与县市界分为二处,如A;某些则记为县市界上,如B、C”,但勿声明后者是错的。--Reke (留言) 2011年4月20日 (三) 13:49 (UTC)回复

为了公路也可以跟人吵

真是辛苦,就不过是几条路而已,有什么好吵的?另请尊重wikipedia:争议的解决--侠刀行 (留言) 2011年4月19日 (二) 15:34 (UTC)回复

张创办人建邦?

淡江大学原为淡江英专,居正为创校董事长,其婿张鸣(即张建邦之父)为创校校长,依理创办人应为居正,或是居正、张鸣两人(合办)才对。后来淡江英专“改制”为淡江文理学院,再“升格”为淡江大学,皆非另立新校,哪里还会有新的“创办人”?!若是硬要在升格大学时另立“创办人”,也应该是当时的董事长林添福,或是与担任校长的张建邦并列才对,怎么会只写张建邦呢?实在令人不解。-Kolyma (留言) 2011年2月26日 (六) 17:59 (UTC)回复

校庆是居正先生的生日,张居瀛久为居正女儿,张鸣的妻子为张居瀛久,张建邦为张居瀛久的继子,居正的继外孙,居正之子居浩然在当任校长期间忽然旷职逃往美国,原因为何,校园宫廷密史,不能说的秘密。

林添福先生是张鸣先生的外甥

望相互包容

维基百科是开放的,应包容各种观点,本人之观点符合国际大部分政府承认之观点,并尽量包容各种不同意见。
依本人看来阁下之言论也带有明显政治倾向,你我同为中国人(台湾人是中华民国国民,中华民国即中国),希望阁下包容包括本人及其他人士之观点。
感谢对本人言论之关注。“江南第一家 2011年4月28日 (四) 16:28 (UTC)”

关于台湾条目提升计划-台湾忠烈祠

您好,还记得台湾忠烈祠曾经是优良条目之一吗?您曾反对此条目撤销,身为台湾人眼见本条目被剔除优良行列实感惋惜,有许多撤销支持者并未公允甚至盲从,但是的确是有许多内容需要改进加强的地方,敝人过去对于被重审优特条目多有挽救行为(例如此条目[broken anchor]),刚好本条目已获选为第20期台湾条目质量提升计划,对于此条目有相当决心使之重返优良行列。目前敝人已先行完成章节整理,但是仍需要有更多扩充与改正,但实在个人能力单薄而力有未逮,还请您能多加帮忙,敬请前往Talk:忠烈祠_(台湾)#第20期台湾条目质量提升计划一起讨论协作相关事宜。--安可(居住地:酒馆-职业:诗与歌之演者)/敬邀参与人文提升计划 2011年4月29日 (五) 03:38 (UTC) 敬邀回复

回复:有关台球条目的移动

移动的有关台球条目已移回,并进行了标题和全文的繁简手工转换。为了避免转换错误,指称某个号码的花球的“號”字以简体的“号“字代替。美式八球本想也移回8号球,但不知为何无法移动。——彭鹏 (留言) 2011年4月29日 (五) 14:25 (UTC)回复

关于天津市条目

感谢阁下对天津市的关注,作为特色条目——天津市的主编,在编纂的过程中力求详略得当、文字简约。然而,条目的大小的确大于100KB。也正是因为此从2011年3日起,开始对天津市条目进行优化调整、精简文字、信息更新。目前,已经从140,307字节减少至133,704字节,当然对天津市条目持续优化的目标不会改变。欢迎您继续关注。——Amazingloong (留言) 2011年5月7日 (六) 20:51 (UTC)回复

Re:

正是因为做学问,所以才不要对不利证据都无视。也不要无视于内容上会有自相矛盾之处,只坚持一个观点上可能的正确。真要讲做学问,那么你采用了那么严格的定义,就得把定义之外的都排除,这是写论文的准则。所以若你真的要打算把思源垭口不在县市界的说法列为唯一说法,就得把在这个定义以外的资料都删除;同样的,你若认为垭口的位置非上游的定义,那么跟此定义有关的资料也只能排除。--Reke (留言) 2011年5月13日 (五) 17:36 (UTC)回复

另外,你要不要也学我,主动写信求教?多一些人寄信求教,得到回应的机会也会大些。看书总有盲点,难免闭门造车,多方考查可以避免对书的误解。--Reke (留言) 2011年5月13日 (五) 17:38 (UTC)回复

邀请您参加第九次动员令

  第九次动员令邀请函
 
维基娘,第九次动员令的吉祥物

亲爱的维基百科用户Kolyma/2011您好:

首先,感谢你对维基百科的贡献!为了提升中文维基的条目品质及数量,第九次动员令将于2011年6月25日开始,9月3日结束,我们竭诚邀请您积极参与。

本次动员令分为大、中、小动员令,大动员令是可以在任何主题中贡献的动员令项目,而中动员令的2个主题分别是人文与社会科学世界各地,小动员令的4个主题分别是最多语言待撰条目自然与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与应用科学外交

关于本次动员令的详细信息请您参见:第九次动员令,并欢迎您到动员令入门页了解什么是动员令,并请至报名页面报名参与是次动员令,唯报名仅于6月25日或之后开放

请收到本邀请函的维基人,将{{subst:动员令}}转贴到其他尚未收到本动员令的维基人讨论页上(也请参考工具),如果您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响应本次动员令、积极建立新条目,也请帮忙散发动员令,因为能否将动员令传播出去,是历次动员令成败之关键,大家一起合力才能提升维基的服务、品质及数量!非常感谢您的参与!

关注度过期

阁下曾挂关注度模板之条目梅嫦芬笔记本电脑包已到限期,如阁下认为该条目现时尚未合乎关注度标准,可作提删。—Nivekin请留言 2011年5月22日 (日) 15:14 (UTC)回复

颁授台湾星章

  台湾星章
感谢您对于池上乡条目在内容上的贡献。-61.66.114.14 (留言) 2011年5月23日 (一) 00:44 (UTC)|}回复

Category:台湾保险公司页面存废讨论通知

 

您好,您先前创建或编辑的页面Category:台湾保险公司已被列入页面存废讨论列表中,正在投票表决是否应该删除。有编者认为条目可能不符合维基百科的收录方针,并已经解释了原因。(参见维基百科不是什么

我们欢迎您参与讨论并留下关于条目是否符合方针、应当如何处理的意见;请在WP:页面存废讨论#Category:台湾保险公司中留下您的意见,记得使用~~~~签名。您也可以在讨论期间改写您原先的条目,但请不要移除条目顶端的条目删除模板。谢谢合作,祝编辑愉快!福克大叔 (留言) 2011年5月29日 (日) 11:12 (UTC)回复

思源垭口

猫萌专题

地址在:http://rcu.5d6d.com/thread-362-1-1.html --玖巧仔留言 2011年6月4日 (六) 17:09 (UTC)回复

请你收回

说实在,我本来就不想管思源垭口,为了你,我才又跑回来问,结果在Wikipedia:互助客栈/条目探讨#思源垭口引用问题:是否该删除错误资讯及来源?,我居然又被人再一次讲,而且把事情扯到我身上来,没关系,你跟苹果派两人说的话,我现在怕的很,总之只要你把总结有关思源垭口位置两则说过的话给收回去,我可以当做事情没发生过,因为我不想再继续看到你指责我。—yiken (留言) 2011年6月5日 (日) 02:20 (UTC)回复

已回应。—yiken (留言) 2011年6月6日 (一) 16:07 (UTC)回复
既然你不愿去照你的立场修改思源垭口,你还出意见去讨论做什么?我现在已经将问题移交给各位决定。还有,请你拿出风度,你要写就写,就别这么多话,造成舆论压力给我,若是不写就不要一直向别人阐释自己观点,搞的场面似乎暗指是我做错事般,我不知道你这么做用意为何,之前我有听你的话去改了,后来被Reke回退,又不是我愿意一直坚持方针下去而不听你话,我身陷两难,照你话去做,Reke又不让我做,相对不听你话,却一直饱受舆论压力,难不成你想逼死我吗?—yiken (留言) 2011年6月6日 (一) 17:21 (UTC)回复

以下这句话撷取自在 2011年5月17日 (二) 00:30所做的修订版本

最后,再送给维基朋友们一句话:“地图是研究史地最重要的资产。”

你到现在都一直误解我,相同的解释与澄清我讲很多次,你这么喜欢一直纠正我,却不愿去正视这则回应,讲的似乎我没用地图该被送上这句话:“地图是研究史地最重要的资产。”你为何不明究理地这样对我呢?我没错却被你纠正,请你教教我,我现在该怎么做才好?—yiken (留言) 2011年6月6日 (一) 17:32 (UTC)回复

避免节外生枝

关于你在我对话页问的问题,我目前不置可否,由于无涉条目呈现,在确认鞍点是否为地理学正式用语前我暂不表态等待考证。另外,能对话才进行对话,有些事忍一下。--Reke (留言) 2011年6月6日 (一) 17:00 (UTC)回复

若你在思源垭口引用问题:是否该删除错误资讯及来源?表态同意Reke说法,你是否可以日后不再有任何异议?为了你,我辟了你是否同意用这方式平息争议讨论给大家评断。—yiken (留言) 2011年6月9日 (四) 14:51 (UTC)回复

关注度过期

阁下曾挂关注度模板之条目18446744073709551615]已到限期,如阁下认为该条目现时尚未合乎关注度标准,可作提删。—Nivekin请留言 2011年6月14日 (二) 02:33 (UTC)回复

这样您满意了吧

已遵照您与Reke两人的讨论,完成思源垭口的修改,请过目。—yiken (留言) 2011年6月16日 (四) 13:15 (UTC)回复

至于Reke,因已先向我告知对此不予回应,故不通知于他。—yiken (留言) 2011年6月16日 (四) 13:17 (UTC)回复
若没任何异议,确定修改无误,大致可确认此事是我的过错,到时候再说。—yiken (留言) 2011年6月16日 (四) 13:18 (UTC)回复
还有,上次您提出两个地方,我也做了修改,请过目。—yiken (留言) 2011年6月16日 (四) 13:56 (UTC)回复

假若此事完全是我的过错,无论是编辑疏失或引用资料不察,请问你认为我该如何处理我所犯下的过错呢?—yiken (留言) 2011年6月16日 (四) 13:39 (UTC)回复

对于思源垭口提出的“纠正”,我会虚心检讨,如您所说:“若是只会照抄别人的文章,正确与否就只能听天由命了。”—yiken (留言) 2011年6月16日 (四) 13:43 (UTC)回复
还有,为了表达我对您的尊重,我会对此事负责。—yiken (留言) 2011年6月16日 (四) 13:57 (UTC)回复

我明白您对我不做出任何回应,但看到您为了思源垭口一事,跑去参与地图专题,以及讨论建议创建地图、地理相关专题,至今让您耿耿于怀,忙碌无暇,我实在深感抱歉。—yiken (留言) 2011年6月16日 (四) 15:09 (UTC)回复

谢谢你的关心

我删除乡镇市区的原因是 区公所的地址太长 所以只好把区名删除 恢复后面的地址 谢谢你的关心 很高兴认识你 -histshin (留言) 2011年6月17日 (五) 16:39 (UTC)回复

还有我处理好这件事以后 在把外文名称恢复完后 我就要去休息 其他的我就没有要在编辑啊 谢谢你的关心 很高兴认识你 -histshin (留言) 2011年6月17日 (五) 16:39 (UTC)回复

我知道你说的意思 就是区公所地址的上面已有区名 我会改掉的原因是太长 因为改来改去很烦 所以就按彻销并恢复 如果没有事 我要去休息 拜拜 -histshin (留言) 2011年6月17日 (五) 17:04 (UTC)回复

User:Haotou.zs再度出没台湾/中华民国相关条目

User:Haotou.zs已被查封三次,除持续出没与其不相干之各条目,现在又将琉球族这个条目中对金城武的原有描述“台日混血”改为与事实不符的“中日混血”不下十次!其间经三位用户屡次回退、并于讨论页说明,但该用户未参与讨论提出任何令人信服观点即再度任意破坏! 已遭再度提报破坏!

我已于台湾主题公告栏讨论区提报状况!也请合力周知、踊跃提报、并阻止破坏!谢谢!

WildCursive (留言) 2011年7月9日 (六) 15:50 (UTC)回复

邀请您参与科技条目提升计划

另外已提出机床提案,如有兴趣还请前往参与,感谢。--安可来酒馆谈谈2011年7月11日 (一) 06:27 (UTC)回复

Re:

那个,模板合并的事情,我并未得知,那现在有什么模板可用的?另,由于本人是半路接手条目,模板也一早由某位管理员给挂上了,于是还是建议翻查相关记录,直接与当时加挂模板的当事人进行联系探讨,谢谢—我是火星の石榴 (留言) 2011年8月13日 (六) 03:41 (UTC)回复

想请你协助

假如可以的话 能不能对大埔乡内容多写一些呢 还有有关大埔桥不见写在里面 这座桥是当地出入要道 也是以无桥墩长跨距的桥梁为胜景

—以上未签名的留言由218.174.193.184对话贡献)加入。

您创建的条目郑韶婕可能侵犯版权

您创建的条目被认为同他人的文字雷同快去看看怎么回事。

维基百科只接受公有领域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协议的内容,如果希望文字内容继续留存在维基百科上,请:

  • 捐献版权 - 适用于文字原创者或版权持有者;
  • 请求版权许可 - 适用于复制他人内容,且希望继续使用者;
  • 重写 - 用自己写的内容重新建立条目;
  • 申诉 - 这可能只是个误会。

谢谢您的合作。—Lianxx (留言) 2011年8月15日 (一) 04:35 (UTC)回复


Category:琦君页面存废讨论通知

 

您好,您先前创建或编辑的页面“Category:琦君”已被列入页面存废讨论列表中,正在投票表决是否需要删除。这是因为有编者认为这页面可能不符合维基百科的收录方针,并已经解释了原因。您可以参看维基百科不是什么

我们欢迎您参与讨论并留下关于页面是否符合方针、应当如何处理等意见;请在“Wikipedia:页面存废讨论/记录/2011/08/25#Category:琦君”中留下您的意见,记得使用~~~~签名。您也可以在讨论期间改写您原先的页面,但请不要移除条目页面的条目删除模板。谢谢合作,祝编辑愉快!—玛玾 (留言) 2011年8月25日 (四) 08:46 (UTC)回复

re

您好,我近期并未使用attention模板,标记页面都通过TW,请注意。--王小闲人aka谢宝树 (留言) 2011年8月29日 (一) 12:28 (UTC)回复

friendly已被tw取代,以后不会有此问题,谢谢提醒。--王小闲人aka谢宝树 (留言) 2011年8月29日 (一) 12:55 (UTC)回复

Re:建议分割台语通用拼音条目

〈将“台闽文正词法”独立成一个条目,语音、语法相关章节并入台湾话条目,让条目专注于“拼音正字系统”的描述”〉这个意见很好,不过有相关台语语法及语音方面功力深厚的人可能不多!如果有人愿意尝试,敝人倒是乐观其成。因最近敝人有干眼症正在治疗故也没有多余时间与力量去处理,最多也只能修饰一些篇章而已。Cuaxdon (留言) 2011年9月3日 (六) 11:32 (UTC)回复

20年前在美国敝人就开始进行台湾闽南语的文字表示法研究,20年过去了台湾闽南语表示法还是乱成一团。每次台湾教育部开闽南语课程会议时敝人一有空就会忝列末席。也罢,如果那一种拼音法行的话,那种拼音法早就一统天下了!用不着吾人来饶舌!最近要开学了,我膝盖软骨又麻痹了并及腰椎及颈椎均须复建,且干眼症也在持续治疗中,更不说内分泌失调抗甲状腺药物(methimazole 5mg/tab/Lica tab)每天须服用,走起路来一拐一拐活像"秘雕"再世,身体状况百出。如果阁下愿意尝试的话,就请阁下跨刀前行。百年后的人回顾今天,是要问台湾闽南语还存在不存在,是谁的贡献也不重要了!就像巴赛语一样,当我碰到已过世潘慧耀长老大概70来岁的弟弟潘慧安时,潘慧安说他不记得巴赛语几个句子及几个单字了!因他们父亲跟他们祖父是用巴赛语沟通,他哥哥潘慧耀长老会讲一些,做弟弟的他就如上所说不行了!写巴赛语这篇时敝人花了一两个礼拜和潘慧安研讨单字及句子,不断的请他回忆他那巴赛族父亲所说过的语句。后再到台湾中研院跟李壬癸院士请教,看看是否能恢复巴赛语,李院士不见巴赛语恢复后势看好。话说回来,问题是这篇段落“台闽文正词法”并没完成,而那位虞海兄三天两头来加个模板,让我不胜其烦,也没心情再完成了,况且我的身体状况也较差了!而那位虞海兄看来对闽南语也不甚了了,我臆测大概也没能力来作修改!阁下如果能发愿来完成,那是再好不过了,不过建议一动笔就不能停了。因这条路是很单调也繁琐及漫长的了!一来要遵守维基的写文方针,二来要笔意通达且对闽南语的文法语音种种参透其意。再则有空的话也要参加台湾或中国大陆的闽南语相关研讨或方针制定等会议,否则会变成在网络上找资料拼凑起来的文章罢了!也祝阁下能尽其所能,畅其所知而成其功。Cuaxdon (留言) 2011年9月4日 (日) 16:33 (UTC)回复

Template:台湾行政区面积页面存废讨论通知

 

您好,您先前创建或编辑的页面“Template:台湾行政区面积”已被列入页面存废讨论列表中,正在讨论条目的存废。这是因为有编者认为这页面可能不符合维基百科的收录方针,并已经解释了原因。您可以参看维基百科不是什么

我们欢迎您参与讨论并留下关于页面是否符合方针、应当如何处理等意见;请在“Wikipedia:页面存废讨论/记录/2011/09/05#Template:台湾行政区面积”中留下您的意见,记得使用~~~~签名。您也可以在讨论期间改写您原先的页面,但请不要移除条目页面的条目删除模板。谢谢合作,祝编辑愉快!--唐吉诃德的剑风车之战十步杀一人 低头思故乡 2011年9月5日 (一) 16:42 (UTC)回复

Template:台湾行政区人口页面存废讨论通知

 

您好,您先前创建或编辑的页面“Template:台湾行政区人口”已被列入页面存废讨论列表中,正在讨论条目的存废。这是因为有编者认为这页面可能不符合维基百科的收录方针,并已经解释了原因。您可以参看维基百科不是什么

我们欢迎您参与讨论并留下关于页面是否符合方针、应当如何处理等意见;请在“Wikipedia:页面存废讨论/记录/2011/09/05#Template:台湾行政区人口”中留下您的意见,记得使用~~~~签名。您也可以在讨论期间改写您原先的页面,但请不要移除条目页面的条目删除模板。谢谢合作,祝编辑愉快!--唐吉诃德的剑风车之战十步杀一人 低头思故乡 2011年9月5日 (一) 16:43 (UTC)回复

Template:台湾行政区人口/doc页面存废讨论通知

 

您好,您先前创建或编辑的页面“Template:台湾行政区人口/doc”已被列入页面存废讨论列表中,正在讨论条目的存废。这是因为有编者认为这页面可能不符合维基百科的收录方针,并已经解释了原因。您可以参看维基百科不是什么

我们欢迎您参与讨论并留下关于页面是否符合方针、应当如何处理等意见;请在“Wikipedia:页面存废讨论/记录/2011/09/05#Template:台湾行政区人口/doc”中留下您的意见,记得使用~~~~签名。您也可以在讨论期间改写您原先的页面,但请不要移除条目页面的条目删除模板。谢谢合作,祝编辑愉快!--唐吉诃德的剑风车之战十步杀一人 低头思故乡 2011年9月5日 (一) 16:44 (UTC)回复

Template:台湾行政区面积/doc页面存废讨论通知

 

您好,您先前创建或编辑的页面“Template:台湾行政区面积/doc”已被列入页面存废讨论列表中,正在讨论条目的存废。这是因为有编者认为这页面可能不符合维基百科的收录方针,并已经解释了原因。您可以参看维基百科不是什么

我们欢迎您参与讨论并留下关于页面是否符合方针、应当如何处理等意见;请在“Wikipedia:页面存废讨论/记录/2011/09/05#Template:台湾行政区面积/doc”中留下您的意见,记得使用~~~~签名。您也可以在讨论期间改写您原先的页面,但请不要移除条目页面的条目删除模板。谢谢合作,祝编辑愉快!--唐吉诃德的剑风车之战十步杀一人 低头思故乡 2011年9月5日 (一) 16:44 (UTC)回复

Template:台湾行政区户数页面存废讨论通知

 

您好,您先前创建或编辑的页面“Template:台湾行政区户数”已被列入页面存废讨论列表中,正在讨论条目的存废。这是因为有编者认为这页面可能不符合维基百科的收录方针,并已经解释了原因。您可以参看维基百科不是什么

我们欢迎您参与讨论并留下关于页面是否符合方针、应当如何处理等意见;请在“Wikipedia:页面存废讨论/记录/2011/09/05#Template:台湾行政区户数”中留下您的意见,记得使用~~~~签名。您也可以在讨论期间改写您原先的页面,但请不要移除条目页面的条目删除模板。谢谢合作,祝编辑愉快!--唐吉诃德的剑风车之战十步杀一人 低头思故乡 2011年9月5日 (一) 16:46 (UTC)回复

特别通知

现就人事任免资格投票的第二阶段投票方式,将在7天内进行小型表决。请往维基百科:人事任免投票资格/最后表决页投票参与。-马呵说年诶多哗铎★魔力 (留言) 2011年9月6日 (二) 00:47 (UTC)回复

请注意

基于对此前投票活动组织的不信任,我在这里重启了共识讨论。请前往维基百科:人事任免投票资格共识讨论(第二次)参与。—马呵说年诶多哗铎★魔力 (留言) 2011年9月6日 (二) 13:37 (UTC)回复

Re:

嗯,的确是这样,CCTV5是报了,两场比赛是同一天嘛。模板问题,最早就是fact,结果上次有人有异议,于是征求过管理员建议后,改挂现模板(这个都有记录可查的),初步打算等到12年1月1日以后再处理,我也不打算永久性等下去—我是火星の石榴 (留言) 2011年9月7日 (三) 09:50 (UTC)回复

Hoax模板

我已经对自己的页面进行了一些小修改,暂时避免该问题。但我查看了我所使用的所有模板,发现其它模板没有这类问题。通过研究发现,其它模板使用了namespace模板来避免此问题。我认为正确的做法是修改Hoax模板,这样才能彻底避免这类问题。

—以上未签名的留言由Sumtec对话贡献)于2011年9月13日 (二) 14:21加入。

卫星城页面存废讨论通知

 

您好,您先前创建或编辑的页面“卫星城”已被列入页面存废讨论列表中,正在讨论条目的存废。这是因为有编者认为这页面可能不符合维基百科的收录方针,并已经解释了原因。您可以参看维基百科不是什么

我们欢迎您参与讨论并留下关于页面是否符合方针、应当如何处理等意见;请在“Wikipedia:页面存废讨论/记录/2011/09/18#卫星城”中留下您的意见,记得使用~~~~签名。您也可以在讨论期间改写您原先的页面,但请不要移除条目页面的条目删除模板。谢谢合作,祝编辑愉快!--Cwek (留言) 2011年9月18日 (日) 07:00 (UTC)回复

人事任免投票资格

谢谢关注。表决已延长7日至2011年10月16日0时0分,同时进行讨论中间方案,欢迎参与。特此通知。--Gakmo (留言) 2011年10月9日 (日) 17:41 (UTC)回复

关注度过期

阁下曾挂关注度模板之条目郝凯已到限期,如阁下认为该条目现时尚未合乎关注度标准,可作提删。—Nivekin请留言 2011年10月10日 (一) 00:23 (UTC)回复

送给您一枚星章!

  原星章
感谢阁下对台湾各地条目的努力。--Alexchris (留言) 2011年10月10日 (一) 14:00 (UTC)回复

re:剧情简介

请问一下简介需要简洁到什么程度或者详细到什么程度?人物稍微详细一点应该可以接受吧?轻微剧透的程度是允许的?有没有“包含微量剧透,可能影响您阅读原作的兴趣”这样的模板?谢谢您。亚瑟尼莫斯<-铁甲依然在!! (留言) 2011年10月13日 (四) 09:46 (UTC)回复

re:唐河之战

你好“斩首万五千级,获马万匹”不等于”死亡一万五千余人“,该条目与遂城羊山之战都是侵抄百度上的网文,至少有部分是,其史料来源是Pkou讨论 | 贡献)亲手添加上去的,在网文中是没有任何来源的,所以他没办法只好自己随便找些史料当来源,你要是看不懂文言文请别把tag给拿掉,因为“斩首万五千级,获马万匹”不等于”死亡一万五千余人“,谢谢你的合作。Zcm11 (留言) 2011年10月15日 (六) 22:16 (UTC)回复

不好意思我把“万”给忽略了,抱歉。Zcm11 (留言) 2011年10月15日 (六) 22:24 (UTC)回复

我觉得龙族名词解释不应该删掉

作为百科应该提供一个合理的表格名词解释,尤其是对“言灵”。没有异议我就恢复了,有空把它改成表格的形式比较好。亚瑟尼莫斯<-铁甲依然在!! (留言) 2011年10月17日 (一) 04:51 (UTC)回复

关于各地新闻动态之讨论

因阁下曾参与Portal:香港新闻动态...等版面之编辑贡献,故邀请前往参与恳请大家请救救各地新闻动态条目之讨论,感谢您的辛劳耕耘。--♪安可♫(与我对话 ☺)-2011秋聚 2011年10月21日 (五) 08:47 (UTC)回复

关于载人飞船的移动问题的意见

您好,感谢你对航空航天条目的关注。在下想对您最近进行的载人飞船成载人太空船的移动提出一些意见。首先,飞船和太空船乃两岸不同的叫法,贸然将原本是简体的内容移动成繁体的标题是否有所欠妥?其次,目前在航天的领域大陆已经有了数十年的实践经验和完善的教育和产业体系,相对来说各种文献研究也较为成熟和丰富。因此在中文学术界的大多数航空航天相关的学术文献中使用的术语均为载人飞船而不是载人太空船。我建议将这次移动撤销,保留载人飞船的标题。我手上有足够的资料来完善载人飞船的条目,但目前我正忙于将莱特兄弟进行重新翻译整理工作,大概能在来周完成,然后我会着手对载人飞船的条目进行完善。如果您认为某些术语的确需要简繁转换,我提议使用全文替换模板来进行。不知道您意下如何?请务必让我知道您的意见,一起将条目做得更好。期待以后能与更多来自台湾的朋友一起完善中文维基的航空航天板块!Extvia (留言) 2011年10月22日 (六) 13:56 (UTC)回复

谢谢您的回复。顺便解释一下,airship在大陆称作“飞艇”,spacecraft有时会被译作“飞船”,但精确的译法应该是“航天器”,因为人造卫星之类也是spacecraft的一种。而manned spacecraft常被译作“载人航天器”或“载人飞船”。但从分类来说manned spacecraft又包括空间站、载人飞船和航天飞机等,因此译作“载人航天器”会更加准确。最近我刚好为这个分类做了树状图,如果你有兴趣的话可以看看:航天器条目。说句真心话,我也觉得分类这个东西其实是挺麻烦的。但像现在这样把载人航天器、载人飞船、载人航天这三项都合并在一起,我觉得还是问题多多,所以打算在近期彻底整理好航空航天领域混乱的专有名词重定向。我会在着手进行编辑的时候对载人飞船再进行撤销移动和简繁转换的处理,您的意见我会考虑在内,届时在条目里做好相关的解释工作。谢谢。Extvia (留言) 2011年10月22日 (六) 16:43 (UTC)回复

有关咏春拳条目

您好!有鉴日前阁下早前曾经进行多次编辑的咏春拳条目被Koonleg以各种方式撤销至原来模样〈即是被阁下编辑前模样〉,故此特别前来通知,敬希垂注。CVS (留言) 2011年10月31日 (一) 05:27 (UTC)回复

别客气,互相提醒、促进维基百科的发展是每位维基人的义务。CVS (留言) 2011年11月1日 (二) 14:35 (UTC)回复

上述的条目被发现后,已经被执行保护操作。目前,条目已经被保护在被破坏前的版本中。另外,本人已经于[3]报案,欢迎阁下参与加入意见,多谢关注。CVS (留言) 2011年11月3日 (四) 03:53 (UTC)回复

英皇系文章

新传媒集团英皇证券英皇钟表珠宝以及之前的杨受成(旧版本), 均罗列了大量非百科而零碎的列点资料和无休止地加入大量不连贯的新闻剪辑. 留意到有几位新登记用户比较积极编改英皇系这一系列文章, 但维基百科并非公关新闻稿的发放中心又或上市报告的数据库. 杨受成一文已作出大量改善, cleanup 模板已被移除, 但我看见你在其他文章没改善下, 已预先把 cleanup 模板移走. 请留意相关讨论. [4]--Winstonlighter (留言) 2011年11月3日 (四) 03:03 (UTC)回复

七十三

在未经讨论下把一条目移花接木成另一条[5]并非合理行为,现已分为七十三七十三 (电视剧)两条--Nivekin请留言 2011年11月3日 (四) 10:59 (UTC)回复

RE: 移动至“九大门派”

请求重新审核条目“吴钢”

此条目以维基化,加入内文注脚,明确来源,删除广告类语言,并重新编写排版,烦请重新审核。谢谢。 KW (留言) 2011年11月22日 (二) 03:42 (UTC)Kevincuit回复

关注度过期

阁下曾挂关注度模板之条目陈进贤已到限期,如阁下认为该条目现时尚未合乎关注度标准,可作提删。—Nivekin请留言 2011年11月24日 (四) 02:16 (UTC)回复

Re:有关郑伟彦条目处理问题

“G10. 原作者清空页面或提出删除,且贡献者只有一人。提请须出于善意,及附有合理原因。”即使强解“提请者”而非“原作者”, 也未“提请者”有任何善意及附有合理原因--Nivekin请留言 2011年11月26日 (六) 04:03 (UTC)回复

有关咏春拳条目

您好!有鉴日前咏春拳条目再被高安力以各种方式撤销至原来模样〈即是被阁下编辑前模样〉,故此特别前来通知,由于本人相信阁下对此武术有所了解,期望阁下能够积极参与编辑此条目,让各种版本的争持可以及早平定。CVS (留言) 2011年12月3日 (六) 03:12 (UTC)回复

本人对此条目主要在于修饰字词、整理及维基化,论付出乃不及阁下的多番添补及内容编辑。对于上述编辑,乃是本人根据可读性的规则作出相关编辑,本人会于此条目大致上整理妥善后,适度地补上相关内容。期望阁下能够继续积极参与编辑此条目,让各种版本的争持可以及早平定。CVS (留言) 2011年12月3日 (六) 07:07 (UTC)回复

特此通知,就有关于阁下早前提出的“有关咏春拳条目叶准版本历史之修改”,高安力已经回复,敬请注意。CVS (留言) 2011年12月5日 (一) 11:52 (UTC)回复

Template:Country flaglink right页面存废讨论通知

 

您好,您先前创建或编辑的页面“Template:Country flaglink right”已被列入页面存废讨论列表中,正在讨论条目的存废。这是因为有编者认为这页面可能不符合维基百科的收录方针,并已经解释了原因。您可以参看维基百科不是什么

我们欢迎您参与讨论并留下关于页面是否符合方针、应当如何处理等意见;请在“Wikipedia:页面存废讨论/记录/2011/12/17#Template:Country flaglink right”中留下您的意见,记得使用~~~~签名。您也可以在讨论期间改写您原先的页面,但请不要移除条目页面的条目删除模板。谢谢合作,祝编辑愉快!--卍田卐Justincheng12345 2011年12月17日 (六) 11:25 (UTC)回复

给您一个纸杯蛋糕!

  给您一个纸杯蛋糕!--铁铁的火大了抓兔子啦,抓兔子啦…… 2011年12月28日 (三) 11:43 (UTC)回复
返回“Kolyma/2011”的用户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