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Aizag/工作区4
浙赣战役 | |||||||
---|---|---|---|---|---|---|---|
中国抗日战争的一部分 | |||||||
| |||||||
参战方 | |||||||
中华民国 | 大日本帝国 | ||||||
指挥官与领导者 | |||||||
顾祝同 王耀武 唐式遵 王敬久 上官云相 薛岳 |
畑俊六 阿南惟几 泽田茂 冢田攻 远藤喜一 石井四郎 | ||||||
兵力 | |||||||
14个军 浙赣两省的保安团与游击队 约300,000[2]至420,000人[3] |
7个师团82个大队 约140,000人[3]至150,000人[4] | ||||||
伤亡与损失 | |||||||
日方统计:[5] 至少250,000名军民死亡(多为平民)[6] |
中方统计: 22,450人伤亡 1,050人被俘 64艘舰艇被击沉 日方统计: 1,620人阵亡 3,716人受伤 11,812人患病(仅第13军) 至少1700人病死[7] | ||||||
超过2万名中国平民因细菌战而死亡[8] |
浙赣战役(日语:浙贛作戦、浙かん作戦、せ号作戦,又称浙赣会战)是中国抗日战争中期的一次大规模会战,时间自1942年5月14日至8月30日,以中日双方皆宣称胜利告终。1942年4月美军发动“杜立德空袭”轰炸东京后,其轰炸机队降落于中国浙江地区,日军唯恐空袭事件再度发生,策划消灭浙江一带国军控制的机场。
浙赣战役是一次有着多项特点的大规模战役:一、是日军在中日战争中期罕见的陆海军协同作战行动。二、日军大规模动用细菌和化学武器,其中尤以前者为甚,被认为是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细菌战[9][10]。三、中国平民遭日军大规模屠杀,其死亡人数远超过军事人员,历史学家大卫·伯戈尼指出日军在浙江省的杀戮在中日八年战争中仅次于1937年的南京大屠杀[11]。
背景
导火线
1941年12月8日,日军攻击美国太平洋海军基地珍珠港,挑起太平洋战争,并在短时间内迅速南下席卷英、美、荷在东南亚的殖民地,同为对日作战的中国也因此加入同盟国,并展开军事合作,其中一项即利用距离日本最近的中国第三战区浙江省内的空军机场,对其本土实施远程轰炸[12]。为此,美国开始援助大量军事物资和飞机,经由巴基斯坦卡拉奇和印度新德里东南恒河岸边的阿拉哈巴德与东部丁苏卡起飞,抵达昆明与其他机场[13],同时也大量扩建与增修空军基地,不仅充实油料弹药的供应,还保障如维修、导航、夜航照明和对空防御等设施,使其得以起降重型飞机、承担对日大规模作战的任务[13]。
进攻计划的制定
中国方面的准备
战斗序列
|
战斗进程
金兰会战
衢州会战
赣东会战
丽水、温州、松阳之战
日军后撤、中国军队收复失地
细菌战攻击
结果
平民死伤
相关条目
注释
参考资料
注脚
- ^ 耿成宽 & 韦显文(1987年),第311页
- ^ 国防部史政编译局(1980年),第5-6页
- ^ 3.0 3.1 刘善庆(2001年),第76页
- ^ 张宪文(2001年),第967页
- ^ 郑伟勇(2016年),第312页
- ^ 郑伟勇(2016年),第313页
- ^ Carus(2017年),第18页
- ^ 陈致远(2014年),第151页
- ^ Carus(2017年),第17页
- ^ 藤井志津枝(1997年),第317页
- ^ 郑伟勇(2016年),第322页
- ^ 张宪文(2015年),第190页
- ^ 13.0 13.1 王辅(1990年),第1761-1762页
参考文献
- 张宪文. 抗日战争正面战场.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15. ISBN 9787510095610 (中文).
- 王辅. 日军侵华战争 1931-1945. 沈阳: 辽宁人民出版社. 1990. ISBN 978-7-309-11170-5 (中文).
- 金成民. 日本军细菌战. 哈尔滨: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8. ISBN 9787207079084 (中文).
- 藤井志津枝. 七三一部隊 : 日本魔鬼生化戰的恐怖. 台北市: 文英堂出版社. 1997. ISBN 957881108X (中文).
- W. Seth Carus; National Defense University (U S ); National Defense University. Center for the Study of Weapons of Mass Destruction. A Short History of Biological Warfare: From Pre-history to the 21st Century.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2017. ISBN 978-0-16-094148-1 (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