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9·28催泪弹驱散行动

          本条目页依照页面品质评定标准被评为丙级
本条目页属于下列维基专题范畴:
香港专题 (获评丙级中重要度
本条目页属于香港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香港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丙级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已评为丙级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条目已评为中重要度
警察与执法专题 (获评丙级未知重要度
本条目页属于警察与执法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警察执法(包括公安反腐败机构海关宪兵等)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丙级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已评为丙级
 未知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条目尚未接受评级。

建议更名为“9・28催泪弹镇压”或“9・28催泪弹驱散行动”

本条目采用“警民冲突”有淡化警方驱散示威的嫌疑。占领人士只是和平示威,极少数示威者抛水樽,已随即被其他人劝阻;防暴警察施放87枚催泪弹,为2005年韩农反世贸骚乱时发射34枚催泪弹(另加6枚布袋弹)的双倍以上,加上防暴警察向示威者举起“速离否则开枪”橙旗,是次驱散已经不是“警民冲突”般简单,明显是一次镇压行动。有见及此,本人建议此条目重新命名为“9・28催泪弹镇压”,因为催泪弹是这次镇压行动的象征。

如果各位认为“镇压”偏颇,本人认为“9・28催泪弹驱散行动”亦是可取的选择,最少不会淡化警方驱散。保持中立原则的同时,需反映事件严重性,故本人认为“镇压”或“驱散行动”会比“警民冲突”更适合用作此条目的标题。

维基百科用户
Tony YKS留言)谨启
香港时间2014年10月30日下午12时05分

2013年基辅警民冲突。防暴警察被拍到按着示威者到地上打,一百人受伤。--SFLSNZYN留言2014年10月30日 (四) 07:03 (UTC)回复
那场肯定不是纯粹“警民冲突”。11月30日,示威者和平示威,事件完全是警方暴力镇压,怎可能命名为“警民冲突”?而12月1日示威者有明显、大规模的暴力行为(多人丢砖块、用棍打警察),这符合“骚乱”定义。——维基百科用户Tony YKS留言)谨覆,香港时间2014年10月30日下午3时35分
@Tony YKS“警民冲突”本来就没有所谓“纯粹”。维基页面:“警民冲突有时评定为造反、暴动、起义、公民抗命等。”而且,命名为警民冲突并非原创。早前有2013年基辅警民冲突香港反高铁拨款警民冲突,这一次事件美国之音的报道也称警民冲突:香港警民冲突在持续港特首办外连两夜警民冲突(因身处内地未查看具体内容,通过Google搜到标题)。命名为警民冲突并无不妥,而且更加中立。P.S.阁下对模板:雨伞革命的编辑完全站在示威者的立场,加入过多的琐碎内容,而且进行手动繁简转化,请尊重维基利益。--SFLSNZYN留言2014年10月30日 (四) 10:31 (UTC)回复

以中立作淡化乃失实

为了中立原则而把“警民冲突”变成“大包围”用词,这简直是不伦不类的“为中立而中立”。本人尊重维基百科“中立的观点”(NPOV)编辑方针,这是维基百科的支柱,持平的描述才会提高维基百科的公信力;但本人相信NPOV不是淡化事件的理由,如果条目标题或描述偏离事件的严重性,这不是中立、持平,而是失实。而维基“警民冲突”条目说法不是说可以把所有示威者冲击警方,或防暴警察驱散示威者的行动归类为“警民冲突”;而是说要视乎情况,考虑使用更高程度的定性,因此更显“警民冲突”在本条目、基辅镇压和骚乱的不适当,甚至有“降级”之嫌。如果这次是示威者大规模使用暴力,程度可以与2005年反世贸骚乱相提并论的话,本人会毫不犹豫地,提出更名为“9・28香港骚乱”;但事实并非如此,而是占领人士大致和平示威的情况下,遭受PTU及防暴警察施放大量催泪弹镇压,防暴警察更一度威胁开枪。不坚守NPOV的人肯定会用上“暴力镇压”、“残暴镇压”等字眼。即使不认同是“镇压”,“驱散行动”一定比“警民冲突”贴切,因为实际情况的严重性已高于“警民冲突”。

其他条目很多也有淡化的情况,上述的基辅镇压、骚乱已是例子;还有2005年韩农反世贸骚乱,警方、政府和大多数本地传媒已把这次韩农的暴力冲击定性为“骚乱”,但维基百科条目竟然只是“香港反对世贸游行冲突”。此情况亦不局限于示威抗争,在灾难条目亦有出现。例如2012年南丫岛海难,39死的惨剧竟然只是“南丫岛撞船事故”(本人甚至曾提出易名为海难,但被反对);前数次在香港发生的海难,条目名称亦竟然只用“事故”字眼,明显与事件严重性脱节,甚至可以说成“降级”,坚守NPOV也无法解释这种淡化的问题。但与此同时,1967年左派暴动,牵涉纵火甚至放炸弹杀人,条目正确地命名为“六七暴动”;被升至五级大火,并导致41死80伤的嘉利大厦大火、同样是五级,并导致4死57伤的嘉禾大厦大火,以及被升至四级大火,并造成9死34伤的2011年旺角花园街大火,3项条目均用上了“大火”字眼,而非“火警”,显示事件严重性需视为条目命名的考虑因素。

另外阁下提到《美国之音》的报道,但《美国之音》是境外传媒,而事件既然发生在香港,《美国之音》的报道显然不能凌驾本地传媒。下列为香港大部分主流传媒对是次镇压行动的形容:

传媒 日期 页面/节目 用词 定性
《苹果日报》 29/9 占中特辑“无惧镇压,六万人占中叫梁下台”报道 “港人为公义挺身而出,却遭当权者武力镇压!” 武力镇压
《明报》 A1头条 “警方催泪弹驱散示威者” 驱散行动
有线新闻 28-29/9 新闻/十一点/十一点半/午夜最前线、晚间新闻、深夜直播室 “警方施放催泪弹,试图驱散示威者”
商业电台 雷霆881/叱咤903 新闻报道、傍晚/晚间新闻专辑 “警方施放催泪弹,驱散示威者”
香港电台 香港电台 新闻报道
无线电视 “占中”特备节目、晚间新闻、香港早晨
《am730》 29/9 “催泪。香港。”占中专页
《都市日报》 “催泪占中”
《信报》 28/9 网站“中环告急!警催泪弹未境全功”报道 “警方多次使用催泪弹驱散群众”
Now新闻台 28-29/9 Now新闻报道、Now深宵新闻 “驱赶示威者” 驱赶行动

大多数传媒均采取“驱散行动”作为是次的定性,可见“驱散行动”比“警民冲突”适合。当然传媒的定性亦反映了“9・28催泪弹镇压”可能不妥当,但本人仍强烈建议把本条目更名为“9・28催泪弹驱散行动”,保持NPOV之余仍可反映事件严重性。

此外就本人于“雨伞革命”模版的编辑,本人在模版内加入的全部是对运动有重要影响的事件,包括确立占领方向的商讨日,引爆占中的人大“8・31决议”,激发民愤的黑警、反占中、黑社会暴力事件,以及各个大规模集会(10月10日集会有10万人参与),本人不认为这些是“琐碎”。殴打、拳打脚踢等情况被传媒拍摄,已经是铁一般的事实。同时歌曲亦是大规模示威活动中不可或缺,加上部分歌曲可能有条目,故加入模版内。本人认为“雨伞革命”条目无需加入反方活动,除非反方的任何行动是占领行动的起因,或者引发强烈反响,并导致占领人数回升,甚至行动升级(例如上述的暴力事件);正如若有反占中模版创立,也无需加入“和平占中”、“雨伞运动”的任何活动,除非那些行动是反占中行动的起因或“催化剂”。至于繁简改动,本人无意作出任何破坏,本人对简体字认识甚少,以为模版标题的“伞”是错别字,予以修正;如果那个是简体,本人就不理解为何香港事件的标题竟然用简体字。

维基百科用户
Tony YKS留言)谨覆
香港时间2014年10月31日上午10时45分

“钦佩”就太过奖了。本人只是希望带出维基百科条目命名的根本问题,因为条目标题淡化事件的情况已经很广泛,长此下去只会被人指骂维基百科像香港颇多的主流传媒般“自我审查”,这将会是对维基百科公信力的重大打击,本人不希望看见。经过这次,相信很多条目也要“拨乱反正”了。本人认为应该加入“催泪弹”,因为催泪弹确实是这次驱散行动的象征,人人也记得放了87枚催泪弹,同时催泪弹亦是这次驱散中,警方使用的最高级武器(警方虽然举了开枪旗,但是最终是否发射橡胶子弹,至今未有确切证据)。如果不加入“催泪弹”,就要变成“9・28香港警方驱散行动”,否则读者看到“9・28驱散行动”,不一定能立即知道发生什么事,始终“9・28驱散行动”有点空泛。——维基百科用户Tony YKS留言)谨覆,香港时间2014年11月3日晚上11时35分
恕本人直言,太长了!标题需要精简,用最简洁、最适当的用词反映事件。如果认为“镇压”是较适当的话,可以考虑本人曾提出的“9・28催泪弹镇压”。不过除《苹果日报》外,香港主流传媒也没有采取如此严重的定性。——维基百科用户Tony YKS留言)谨覆,香港时间2014年11月3日晚上11时40分

完成。--Jimmy Xu 2014年11月7日 (五) 19:08 (UTC)回复
感谢,不过本人提出的名称是用繁体字,加上本条目是香港事件,还是用繁体字较适当。另外,本人今日才发现原来商业电台用了“骚乱”!真失败。——维基百科用户Tony YKS留言)谨覆,香港时间2014年11月8日下午1时15分

建议将9·28催泪弹驱散行动移动到雨伞革命/9·28催泪弹驱散行动

这是雨伞革命的一部分。

提交的维基人及时间:--占领中环 我要真普选 (留言) 消除歧见,相互合作,合法守法,共建民主新世界 2014年11月20日 (四) 13:12 (UTC) 占领中环 我要真普选 (留言) 消除歧见,相互合作,合法守法,共建民主新世界 2014年11月20日 (四) 13:12 (UTC)回复

请恕本人(-)反对此提议。Infobox已标明9・28催泪弹驱散行动是“雨伞运动”的一部分,同时此条目亦已纳入“雨伞革命”模板内,无须多此一举。同时,作为主命名空间,“雨伞革命”条目不能支援子页面。——维基百科用户Tony YKS留言)谨覆,香港时间2014年11月30日晚上8时35分
返回到“9·28催淚彈驅散行動”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