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I集团(英语:EMI Group Limited,简称EMI),原名“电子与音乐工业公司”(英语:Electric and Musical Industries)(香港曾译作“电气音乐有限公司”),是一家跨国的的音乐制作及唱片公司,总部位于英国伦敦。其唱片部门及版权部门已于2012年分别被环球唱片索尼/联合电视音乐出版领导的财团收购。

EMI Group Limited
公司类型私人公司
公司结局被分拆收购:
EMI音乐出版售予:

帕洛风Chrysalis Records英语Chrysalis RecordsEMI古典维珍古典英语Virgin Classics及EMI比利时、捷克、丹麦、法国、德国、挪威、葡萄牙、西班牙、斯洛伐克、瑞典分公司售予:

Mute Records英语Mute Records和Virgin Music Publishing售予:

其余唱片业务售予:

后继机构Parlophone Records Ltd. 编辑维基数据
成立1931年3月31日,​93年前​(1931-03-31[1]
结束2012年9月28日,​12年前​(2012-09-28
代表人物艾瑞克·尼可利
(Eric Nicoli,执行长)
马丁·史都华
(Martin Stewart,财务长)
总部英国英国伦敦
产业音乐
产品唱片,演唱会
营业额£14.6亿 (2006)
净利润£7亿5700万亏损 (2007~2008)
所有权者维旺迪 编辑维基数据
员工人数5,500
母公司环球音乐集团、Sony (United Kingdom) 编辑维基数据
主要子公司EMI音乐版权
EMI基督教音乐
EMI电影
EMI Televisa Music英语EMI Televisa Music
EMI音乐日本
网站EMI Group website

历史

EMI于1931年3月成立,后来参与广播,特别是提供了第一个电视发射机给BBC,在1961~1970年,EMI与披头士乐队合作出版了一些唱片。EMI在2006~2007两年间亏损了2亿6千万英镑,而在英国市占率由16%大跌到9%。2007年8月,EMI被Terra Firma资金伙伴有限公司以32亿英镑买下。在此次大动作后,数个重要旗下台柱歌手出走,如电台司令保罗麦卡尼等。而滚石乐团也在2008年7月与环球唱片另签了新约。

2007年,Terra Firma资金伙伴有限公司CEOGuy Hands宣布EMI将大幅裁撤约1500~2000名员工,约为EMI总员工数5500人的三分之一。此措施可望减少每年约2亿英镑的人事支出。

被收购

2011年11月12日,环球音乐索尼公司花旗集团手中以共41亿美元收购了EMI的音乐业务[2],具体为环球音乐以19亿美元购得所有EMI录制的音乐唱片,索尼公司以22亿美元购得EMI的出版发行部,美国以及欧洲反垄断监管机构批准了此次收购。[3]

2012年6月30日,索尼与迈克尔·杰克逊各持50%股权的合资公司Sony/ATV以22亿美元收购EMI,Sony/ATV将拥有EMI的200多万首歌曲版权。[2]

集团其他业务

其他海外地区业务

欧洲

太平洋

北美洲

南美洲

澳洲

亚洲

旗下艺人

西洋

东洋

华语

2008年3月,市场传出EMI将结束亚洲地区业务,最终在同年中将台湾百代音乐步升大风大中华地区业务售予香港金牌娱乐并合并为金牌大风(该公司其后再在2010年初被商人庞维仁旗下之“太平洋资本投资”收购),而其他EMI音像产品之代理发行权仍交由金牌大风公司负责。2011年美国环球音乐并购EMI后,EMI音像产品及版权正式交由各地区环球音乐管理。2014年6月,环球音乐以旗下音乐子品牌之名,重新将EMI品牌引进华语乐坛,由张惠妹担任大中华区品牌总监,唯过往台湾百代音乐旗下歌手的歌曲和专辑版权乃归华纳音乐所有。2021年8月16日,环球唱片中国启动多厂牌运营战略,EMI中国为旗下厂牌之一。

旗下艺人参见:百代唱片 (台湾)#旗下艺人

外部链接

参考文献

  1. ^ 1930–1949 – EMI Music. [2019-0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6-06). 
  2. ^ 2.0 2.1 索尼22亿美元购EMI 仍无力操控音乐版权订价. 文汇报. [2012-07-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1-01) (中文(中国大陆)). 
  3. ^ 悠拉. EMI收购尘埃落定:唱片归环球 发行进索尼旗下. 搜狐IT. [2012-07-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2-21) (中文(中国大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