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蝙蝠中队
黑蝙蝠中队为中华民国空军秘密侦察部队——前空军第三十四中队的别称,使用的队徽即为“黑蝙蝠”。在中华民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冷战期间配合美国中央情报局在台单位西方公司(新竹市东大路办公大楼)执行深入中华人民共和国领空的低空夜间电子作战侦测任务[1]。
中华民国空军第34侦察中队 34th Squadron | |
---|---|
存在时期 | 1953年-1973年 |
国家或地区 | 中华民国 |
部门 | 中华民国空军 |
功能 | 侦察、搜索、电战 |
驻军/总部 | 新竹空军基地 |
别称 | 黑蝙蝠中队 |
命名
中华民国空军第三十四中队驻防新竹机场,进行夜间侦察任务情形与昼伏夜出的蝙蝠相同,因此以“蝙蝠中队”命名,而所属侦察机均漆成蓝黑色,而又称作“黑蝙蝠”。由李崇善少校、王梁少校、孙大陆中尉及刘敬贤中尉四人共同发想设计的队徽,是一只展翅的黑蝙蝠,在北斗七星上飞翔于深蓝的夜空中,翅膀穿透外围的红圈,象征潜入赤色铁幕[2][3]。
历史
侦搜中国大陆情报
1953年朝鲜战争结束,东西方两大阵营进入冷战时期,美国渴望搜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情报,同时中华民国政府方撤退到台湾亟需美援。为了维系美台关系,蒋中正总统指派其子蒋经国和美国中央情报局的杜根(英语:William E. Duggan)签约[4],双方以“西方公司”为掩护,由美方提供飞机及必要器材。中华民国空军于公元1958年成立34中队(黑蝙蝠)和35中队(黑猫中队),直接受命于国安会秘书长蒋经国,专门替美国搜集情报,同时空投心战传单、救济物资、空降情报员,重要特种任务有猎狐计划、南星计划、奇龙计划、金鞭计划等。[5][6]
空军特种任务中队伞兵小组
民国40年5月9日,伞兵总队戴晴川中尉等9员,获前总统夫人宋美龄于台北召见慰勉,后奉派至美国“西方公司”与我国空军12照相侦查中队合作,尔后成立之33中队“大陆工作队”(空军第34中队前身,别称黑蝙蝠中队)位于桃园空军基地,负责执行对中国大陆地区空投、侦察、空降、护送敌后工作人员及武装游击人员等任务。1953年6月15日部队迁驻新竹空军基地,并改称“空军特种任务组”。
空军第12照相侦查中队系以无武装自卫能力之侦查飞机,F-10(RB-25),B-17改装机、执行低空飞行侦察及空投等特种任务,每次出勤时间为黄昏后进入大陆,如遇敌机或导弹攻击时,仅能凭借电子设备和精湛飞行技术,利用夜幕掩护以最低安全高度离地100至200米低空飞行躲避攻击,有时为了躲避雷达,甚至在30米左右低空飞行于茫茫夜色中,任务惊险万分,由于没有人有把握可以平安回来,每个人早已预先立好遗瞩,等于完全将生命交给了国家。
任务期间计有组长戴晴川中尉等5员先后殉职,另调4员加入,总计有13位伞兵参与任务,直到民国45年6月1日空投作业由空军自行接手为止。
注解1:当时34中队(黑蝙蝠)尚未成立
空军特种任务伞兵小组大事纪要
- 1951年5月9日,伞兵总队戴晴川中尉、沈长龄上士、王梦麟上士、戴正上士、赵富奇上士、赵连生上士、孔昭晔上士、朱湘萍中士、胡天鹏下士等9员,获总统夫人蒋宋美龄女士于台北召见慰勉。
- 1952年6月9日,胡天鹏下士担任“领袖通信特使”完成敌后特种任务,蒙总统蒋介石召见嘉许。
- 1954年
- 2月17日,胡天鹏下士担任“领袖通信特使”完成敌后特种任务,蒙总统蒋介石召见嘉许。
- 5月26日,戴晴川中尉、王梦麟上士、孔昭晔上士等3员,执行空投任务时于福建惠安上空遭解放军高射炮击落,壮烈成仁。
- 12月,戴正上士、沈长龄上士、赵富奇上士、朱湘萍中士、胡天鹏下士等5员,执行“大陆特种任务”有功,获颁干城奖章;另赵富奇上士、胡天鹏下士当选第5届战斗英雄。
- 1955年
- 4月13日,赵连生上士、张玉杰上士等2员,执行任务时于台湾海峡上空失事,壮烈成仁。赵连生上士因生前执行“大陆特种任务”有功,获颁干城奖章。
- 12月,董成德上尉、戴正上士、沈长龄上士、赵富奇上士、杨鸿滨上士、孙仕信上士、朱湘萍中士、胡天鹏下士等8员,执行“大陆特种任务”有功,当选第6届战斗英雄。
- 1956年
- 9月3日,胡天鹏下士因执行“大陆特种任务”有功,当选第2届军人节三军代表,蒙总统蒋介石召见。
- 12月,董成德上尉、戴正准尉、沈长龄准尉、赵富奇准尉、杨鸿滨准尉、孙仕信准尉、朱湘萍中士、胡天鹏下士等8员,执行“大陆特种任务”有功,当选第7届战斗英雄。
- 1957年9月3日,胡天鹏下士因执行“大陆特种任务”有功,当选第3届军人节三军代表,蒙总统蒋介石召见。
猎狐计划
民国44年1月政府为筹划对大陆地区实施心战空投及电子侦测任务,本部乃至应训练及作战计划,定名为“猎狐计划”,由第二联队第八大队拨出P4Y型机1架执行,机员由第八大队所属三个中队(卅三、卅四及卅五)中选出,计机长吕德琪,电子官罗璞、李崇善等13员。 使用P4Y型四引擎重型巡逻轰炸机,执行长程侦察巡逻,配有AN/APS-15型空用搜索雷达及盲目投弹用雷达乙具,可作海平面100浬范围内船舰岛屿侦察搜索,必可作不受天候影响之区域性盲目投弹,示器、配有各型接收机、脉波分析器、信号方位指半自动信号显示器、全自动低波显示器及各波段之调谐箱等电子侦察系统,该任务至民国44年4月至45年4月,计14次。
南星计划
民国52年3月为支援美驻越南特种作战部队,签订“南星计划”。认为协助南越政府均战地运补、战地空投及训练(南越伞兵)抵抗共党侵略,清剿越共,自民国52年至58年,共执行252架次装备,其中3次被越共地面炮火集中,幸未及中要害,我机人员处置得宜,未受损失。 在1966年大鹏二号与1971年最后一批赴美受训人员之间,其实还有一批C-123受训人员,包括张如友,简添禄,陈宏杰及阙震培,其中简添禄为本省籍。
奇龙计划
民国57年9月27日至58年4月30日。我政府应美方要求,派我空军驾驶美方装有最新电子装备之C-130E型机,由泰国塔克礼或清迈美空军基地,利用夜间低空航向目的地投掷,夜间空投特种电子侦测仪器于大陆双城子地区,以侦测大陆各型导弹发射情形,代号为“奇龙计划”。
金鞭计划
“金鞭作战”又称寮国任务,由美国中央情报局于1971年初提出,“金鞭作战”共12位飞行员,由嘉义救护中队7名、屏东空运大队5名组成.在嘉义救护中队,快马加鞭地实施为期30天的UH-IH直升机换装训练。美航公司(Air America)协助训练。完训后,至新竹34侦察中队“黑蝙蝠中队”报到,由美航总机师负责实施新机换装训练。该任务的目的是协助美国窃取北越的军事机密情资,希望能有助于巴黎和平协约。窃取的情资直接交到国安顾问季辛吉的手中。
任务重点是在敌后(北纬17度以北)北越军队集结地区放置监测地面行动、火力控制、甚至可听到人声的高科技侦测仪(别名:蜘蛛、Spider)。驾驶由Hughes500直升机改装发动机,并增加旋翼数目为5叶,降低了旋翼转数及音量称为Hughes500P或Hughes600直升机。藉夜色的掩护下,从寮国巴色附近的美军直升机基地PS-44起飞,低空深入北越河内、奠边府附近山区,在特定地点布署以截收北越机密情报资讯。[7]
此机密任务将在敌后执行,人与飞机,尤其是高机密的装备都不能落入敌手。所以要有全天候重型吊挂直升机尾随护航,万一前机遭击落,后随飞机就马上就连机带人及机密仪器吊至安全地点。除了吊返友机外,重型直升机另一重要任务是全黑夜(即没有月亮的晚上)载运特战部队深入敌后,以大型5吋火箭打击地对空导弹基地及其他特定目标,突袭敌方老巢的重点目标并不简单,特种部队进入目标区、步下直升机架设火箭、瞄准发射及撤离,全部时间只有10分钟,就像007电影里一样。不然,圆满达成任务安全返防的机会非常渺茫。重型直升机使用可载重14,700磅乘16名重装备特战员之塞可斯基 S-58T 双发动机重型直升机,并加装1,000磅外油箱以延长留空时间,每次夜间任务必须全载重起飞,在敌人后方山区里低空摸黑执行精密航行任务,对飞行员的胆识及技术是一大考验。
在PS44基地那架为“金鞭作战”量身定制的Hughes500P落地时失事坠毁了,幸好飞行员安然无恙。当时,国际外交氛围诡异,深入敌后突袭导弹阵地的任务也暂时喊停。突然间“金鞭作战”成了“甩手作战”。除了著名的波洛文高地垂直扫荡(Swap Out)作战时,“金鞭作战”重型机组人员被借用编入直升机特攻队,在枪林弹雨中出了8次作战任务,表现英勇杰出。
1973年初,中情局却突然终止“金鞭计划”。美方却未明说停止原因。执行“金鞭计划”的黑蝙蝠中队队员不少于日后派赴直升机部队,于任务解散后得以传承直升机飞行技术。
黑蝙蝠中队执行旋翼机飞行任务共两批飞行员12人。第一批6名,负责飞S-58T直升机,有陈逸民、林昭、安良、章绍纬、杨蓉胜、徐金蓉;第二批6人,飞Hughes500P直升机,有谢钖塘、杨德辉、冯晓东、何俊德、冯海林、汤水易。其中徐金蓉以及汤水易先后担任过空军救护队队长。
任务执行方式
由美国中央情报局设定经过重要军事基地的侦测航程。接着黑蝙蝠中队于约下午4时出勤,黄昏之后进入中华人民共和国空域,以较为先进的电子设备与驾驶技术,利用夜幕掩护,按照“最低安全高度”准则,沿着100至200米低空飞行,有时为了躲避雷达,甚至在能见度极低的夜空中以30米高度超低空飞行。飞行途中机上的电子设备可以侧录电波资料,之后将高低空侦察结果比对分析,可知何处设有雷达、核弹和高射炮,接下来的任务即可使用电子反制干扰使雷达失效,战管因而失效形同瞎子。
编制飞机
电子侦搜任务主要由RB-17电子侦察机、RB-26电子侦察机、RB-57电子侦察机、P2V-7U/RB-69A电子侦察机、EP-3A/B电子侦察机及C-123B/K运输机空投、作战和任务支援[8][9]。
两岸影响
中华民国
中华民国撤退至台湾之后,美国国务院立场认为中华民国岌岌可危因此放其自生自灭。但朝鲜战争开始后,因应现实需求美国的政策大转向,重新恢复援助,做为代价中华民国派出最优秀的空军官兵替美国人执行侦察任务,使美国掌握许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军事情报。不过也有看法认为因特种作战部队的功劳让美国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实力有更精确的评估,因此最后决定放弃中华民国进行联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制衡苏联的政策。
前35中队(黑猫中队)队员回忆,1954年前12中队与33中队当时飞往大陆的飞机每年约100架次,但未受任何打击。1956年后是一个里程碑,解放军能夜间作战的飞行员成倍增加,并在各种保卫目标和作战基地的附近,增加了23座苏制IL-20(伊留申)三座标厘米波引导雷达。这种雷达可以探测高空飞行目标达300公里,有一定抗干扰能力 。同年6月22日,33中队一架RB-17G型机潜入大陆,解放军MIG-17Ф在IL-20雷达引导下,在江西广丰将其击落。
中华人民共和国
“黑蝙蝠中队”在任务初期如入无人之境般进出中国大陆,1957年11月,一架RB-17G低空飞越大陆9省,长达9个多小时的航程,投下传单、衣服、玩具,解放军为了截击曾起飞18架次的飞机,但未能成功打击。甚至有一架P2V连续飞越九省降落大韩民国,让解放军空军脸面无光,甚至因此损失6架飞机,于是紧急向苏联输入一批可夜间作战的米格-17和雷达设备,并逐渐发展出夜间拦截战术[10],并在之后的拦截行动中起到了重大作用,多次成功击落前往大陆行动的黑蝙蝠中队飞机。
殉职名单
编号 | 日期 | 任务飞机 | 失事情形 | 殉职人员 | 人数 | 备注 |
---|---|---|---|---|---|---|
1 | 1954年5月26日 | B-26 | 在福建惠安上空被高射炮击落。 | 聂经渊、韦盛和、范聪杰、李必成及陆军伞兵戴晴川、王梦麟、孔少华(又名孔昭晔)等3员 | 7 | - |
2 | 1955年4月14日 | B-26 | 执行任务中于台湾海峡失事。 | 刘贯霄、虞琨、李英琪、徐朋及陆军伞兵赵连生、张玉杰等2员 | 6 | - |
3 | 1956年6月22日 | RB-17 | 在江西广丰上空至上饶间,遭到米格-17战斗机目视拦截击落。 | 叶拯民、杨颂文、林其榕、罗朴、周兴国、钱端信、杜汉萍、高鹏飞、陈立仁、郝书勤、王茂森 | 11 | - |
4 | 1957年11月15日 | B-26 | 于浙江沿海遭遇炮击低空回避时撞及山树失事。 | 张鸣卿、陈廷斌 | 2 | 另外有王为铎、孔祥璋、李复全3人在福建被捕,于8个月后被释放回台。 |
5 | 1959年5月29日 | RB-17(机号815) | 于广东恩平南方金鸡山、大旺山山腰,遭米格-17D击落。 | 李暋、徐银桂、韩彦、傅定昌、马甦、叶震寰、黄福洲、赵成就、伏惠湘、陈骏声、黄士文、宋迺洲、李德山、陈亚兴 | 14 | 1992年12月14日迁葬回台。 |
6 | 1960年3月25日 | P-2V-7U(7101/140442/54-4040) | 途中偏航撞及韩国乌苏山失事。 | 殷延珊、朱玉铭、梁燕生、柳肇纯、陈光宇、孙大陆、李泽林、刘抑强、夏福瀛、杨桂辰、李自民、邢汉章、黄勋、姚邦熹 | 14 | - |
7 | 1961年11月6日 | P-2V-7U(7099/140440/54-4039) | 于辽东半岛大连附近、遭高射炮击中。 | 叶霖、尹金鼎、蔡文韬、南萍、岳昌孝、张桂圃、朱振三、陈昌文、李惠、陈昌惠、梁伟鹏、程度、周迺鹏 | 13 | - |
8 | 1962年1月8日 | P-2V-7U(7097/140438/54-4038) | 于朝鲜湾、大连至安东沿海失踪。 | 郭统德、崔杰石、梁如年、李涤尘、刘敬贤、锺炽藩、喻经国、虞祖培、张汉生、杨文诚、薛洪吉、考振芬、高铨 | 13 | - |
9 | 1963年5月10日 | C-123B(55-4551) | 在屏东山区撞山。 | 沈裕立、刘绪光、林志培、周文渊、沈康侯、穆锡民、屈建勋、韩宗文、任树奇、陈运龙、张积文、罗恩广 | 12 | - |
10 | 1963年6月20日 | P-2V-7U(7105/141233/54-4041) | 在江西崇仁上空遭围攻,遭米格17PF击落。 | 周以栗、陈元讳、黄继鑫、冯成义、黄克成、薛登举、李文骏、王守信、傅永练、汪洽、卞大存、彭家驹、程克勤、杨思隆 | 14 | 2001年12月4日迁葬回台。 |
11 | 1964年6月11日 | P-2V-7U(7047/135612/54-4037) | 在山东莱阳遭拦截,被米格17PF以照明弹引导下击落。 | 孙以晨、葛光辽、萧建高、邱玉铉、何家卓、曾德成、古可模、欧阳可俭、徐启信、汪鸿钧、陶有干、丁菊湘、彭才源、张治君 | 14 | - |
12 | 1965年6月27日 | C-123KB(54-0641) | 自越南芽庄金兰空军基地起飞疏散,于降落西贡新山一空军基地时,在场外被越共地面炮火击中坠毁。 | 杨存厚、周有壬、苏平财、唐本华、臧宗贤、段石、赵彦飞、王继序、曾国才、黄德万、另有两名美军人员 | 12 | - |
13 | 1965年8月31日 | C-123B(56-4356) | 自越南芽庄金兰空军基地返台途中失控坠海。 | 何亦栋、王川高、严中、石秉慈、狄镇昌、毛国柱、杜庆让、张铭生、吕志刚 | 9 | - |
14 | 1967年5月10日 | C-123K(54-0715) | 于新竹训练中失事坠毁。 | 赵怀壁、张鸿勋 | 2 | - |
15 | 1967年8月22日 | C-123B(54-0657) | 于台湾海峡故障坠海。 | 邵杰、孙祥麟、张清如、杜志龙、李元中、周荣林、王常德 | 7 | 另外有2人获救[3][11]。 |
祭奠追思
1993年3月29日,首批返国的空军三十四中队队员,十四位殉职烈士的公祭公葬在碧潭空军公墓举行,由当时空军总司令唐飞上将主祭。2001年12月4日,第二架三十四中队的烈士遗骸运返台湾安葬。
纪录片
有关黑蝙蝠中队的纪录片《台湾天空的秘密—衣复恩和他的飞行弟兄们》于2007年3月28日在台北发表,并于30日在台湾首播。纪录片以任务期间担任空军情报署署长,负责空军34中队的衣复恩将军为主角,介绍这段埋藏40多年的秘辛[12]。
2007年6月5日,曾担任空军总司令的前行政院长唐飞与60名昔日黑蝙蝠中队队员与黑猫中队队员、遗眷与家属出席一个在国立清华大学举办、主题为“黑蝙蝠中队在新竹——向勇敢的人致敬”的座谈会。在相隔多年后共同齐聚一堂,借着互动活动与纪录片一同回顾时光。唐飞于会中公开表达迟来的歉意、尊敬和感谢。黑蝙蝠中队与黑猫中队不再蒙上神秘的黑面纱而能让其他参与者,如当时在座的国立清华大学校长陈文村、国立新竹教育大学校长曾宪政与文史工作者龙应台等深受感动[13]。
相关影视作品
流行歌曲
香港明星刘德华于公元2002年7月1日所出的个人专辑《美丽的一天》主打歌即为《黑蝙蝠中队》[14],酷似以空军黑蝙蝠中队为中华民国和美国中央情报局侦查军情丧命的史实为背景,唱出空军精英离妻别子、三十年后才父子重逢的悲剧。[15]
电影
影视制作人王伟忠借着描写眷村文化的光阴的故事和舞台剧宝岛一村大受欢迎,将挑战把50年代的黑蝙蝠中队故事给搬上大萤幕。王伟忠表示电影主题“黑蝙蝠中队”涵盖了军中袍泽情、亲情、爱情,电影语言强烈,剧本并不难写,据悉目前已由郭台铭儿子郭守正的公司负责,但对于电影导演和演员就要谨慎挑选,大导演李安、陈可辛、吴宇森都是热门人选[16]。
电视
脚注
- ^ 网页:新竹市政府文化局,《黑蝙蝠中队简介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网页:新竹市政府文化局,《蝙蝠队徽与队名的由来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3.0 3.1 网页:杨传华,《空军珍贵史话─蝙蝠中队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行政院国军退除役官兵辅导委员会,《荣民文化网》,2005
- ^ 网页:《U.S. Intelligence and China: Collection, Analysis, and Covert Action By Matthew Aid and Jeffrey T. Richelson》
- ^ 网页:国军历史文物馆,《“前瞻、愿景-新世纪的空军”特展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网页:童清峰,《黑蝙蝠中队:悲壮史实与流行歌曲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架空马戏团,2006.11.25
- ^ 中华民国空军. 中華民國空軍-黑蝙蝠中隊. [2018-1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04).
- ^ Baugher, Joe. "U.S. Navy/U.S. Marine Corps Aircraft Bureau Numbers (Third Series: 19)."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www.joebaugher.com. Retrieved: 4 October 2010.
- ^ Pocock, Chris. The Black Bats: CIA Spy Flights Over China From Taiwan, 1951–1969. Atglen, Pennsylvania: Schiffer Publishing, 2010. ISBN 978-0-7643-3513-6.
- ^ 网页:【北区】眷村故事‧文化光影,《【个人故事】黑蝙蝠中队李崇善上校:蒙最高统帅4次召见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网页:Wei-Bin Chang, ROCAF Combat Losses Since 1950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aiwanAirPower.org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005.8.24
- ^ 新闻:许绍轩,《冒死侦察中国 黑蝙蝠血泪上萤幕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自由时报,政治新闻版,2007.3.29
- ^ 新闻:洪美秀,《黑蝙蝠成员:时光又连接起来了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自由时报,政治新闻版,2007.6.6
- ^ 歌曲:演唱:刘德华;作词:李安修;谱曲:Lars Larssen Naumann、Patrick Hauge、Henning Sommero、Tor Erik Hermansen;制作:李安修,《黑蝙蝠中队》,科艺百代(EMI),《美丽的一天》,2002.7.1
- ^ 这其实是黑猫中队华籍驾驶员张立义的故事,东森新闻台<<台湾启示录>>曾经叙述过这段忠义又悲欢的往事,由张的儿子所叙述。
- ^ 新闻:中央社记者康世人,《眷村怀旧 王伟忠筹拍黑猫黑蝙蝠中队电影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大纪元时报,台湾新闻版,2009.2.6
关连项目
外部链接
- 黑蝙蝠中队文物陈列馆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The Black Bats: CIA Spy Flights Over China From Taiwan 1951-1969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YouTube 伍德罗·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 发布日期:2013年11月13日
- 黑蝙蝙中队及黑猫中队简介影片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YouTube
- 军闻社记者吕世民:《黑蝙蝠天兵志士 空降作战写史页[永久失效链接]》,青年日报网站 2009/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