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山县 (日治时期)
凤山县是台湾日治初期(1897年-1898年)“六县三厅”阶段短暂存在的一个县级行政区划。1897年(明治三十年)6月10日创立之际,系由“三县一厅”时期的台南县分出凤山支厅与恒春支厅而成[1],辖区包含清治末期的凤山县及恒春县,约当今之高雄市西部与东南部、屏东县。1898年(明治三十一年)6月18日,六县三厅整并回“三县三厅”,凤山县废止。
行政区划
1897年6月10日,凤山县成立并同时设立11处辨务署。此时的六堆部落皆由内埔辨务署管辖,但因管辖范围大且与其他辨务署的管辖区域相互交错,造成行政及管理的不便,于是时任厅长木下周一在同年7月底向总督府建议将六堆分为四个辨务署管辖,而总督府在10月7日公告调整凤山厅下辨务署管辖,裁撤林边、枫港辨务署,改设东港、枋藔辨务署,并将六堆分属阿里港(管辖右堆)、阿猴(管辖前堆)、内埔(管辖中堆、后堆、先锋堆)、东港(管辖左堆)等四个办务署及警察署管辖[2]。
1898年6月18日,凤山县并入台南县,原本的11处辨务署则整并为6处辨务署[3]。
1897年10月 | 1898年6月 | ||||
---|---|---|---|---|---|
县 | 辨务署 | 位置 | 管辖堡里 | 县 | 辨务署 |
凤山县 | 大湖辨务署 | 大湖街 | 长治一图里、长治二图里、文贤里、维新里 | 台南县 | 阿公店辨务署 |
阿公店辨务署 | 阿公店街 | 观音中里、观音下里、观音上里、仁寿上里、仁寿下里、嘉祥外里、嘉祥内里 | |||
打狗辨务署 | 打狗 | 兴隆外里、兴隆内里、凤山下里、半屏里、大竹里(旗后地区) | 凤山辨务署 | ||
凤山辨务署 | 凤山城内 | 观音内里、小竹上里、小竹下里、赤山里、大竹里(部分) | |||
阿里港辨务署 | 阿里港街 | 港西上里 | 阿猴辨务署 | ||
阿猴辨务署 | 阿猴街 | 港西中里 | |||
内埔辨务署 | 内埔庄 | 港东上里、港西下里(部分) | 潮州庄辨务署 | ||
万丹辨务署 | 万丹街 | 新园里、港西下里(东港溪西北部地区) | |||
东港辨务署 | 东港街 | 港东中里、琉球屿 | 东港辨务署 | ||
枋藔辨务署 | 枋藔街 | 港东下里、嘉禾里 | |||
恒春辨务署 | 恒春城内 | 宣化里、至厚里、德和里、仁寿里、安定里、长乐里、永靖里、治平里、泰庆里、兴文里、咸昌里、善余里 | 恒春辨务署 |
历任首长
县知事
任次 | 姓名 | 任期 | 备注 |
---|---|---|---|
1 | 木下周一 | 1897年5月27日-1898年5月2日 | 迁台中县知事。 |
2 | 矶贝静藏 | 1898年5月3日-1898年6月18日 | 由台南县知事兼任。 |
辨务署长
相关条目
参考文献
- ^ 《台湾总督府府报》〈府令第二十号〉,1897年6月10日
- ^ 徐国章. 臺灣總督府將六堆劃分四個辨(辦)務署及警察署管轄之緣由. 国史馆台湾文献馆. [2021-07-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21).
- ^ 千住, 精一. 臺灣稅務史 下卷. 台湾总督府民政部财务局税务课内税务职员共慰会. 1918-12-20.
- ^ 弁務署長浜崎康外一名補職. 台湾总督府公文类纂. 1897-09-21.
- ^ 須田綱鑑打狗弁務署長ヲ命ス. 台湾总督府公文类纂. 1897-09-18.
- ^ 6.0 6.1 辭令. 台湾总督府报. 1897-12-28.
- ^ 鄉田侃阿猴弁務署長ヲ命ス. 台湾总督府公文类纂. 1897-09-22.
- ^ 辭令. 台湾总督府报. 1897-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