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强台风柏美娜 (1961年)

台风柏美娜(英语:Typhoon Pamela,国际编号:6120,中国大陆编号:6122联合台风警报中心20W)是1960年代中有名的强烈台风,也是造成台湾相当严重风灾之一,而灾区集中在北台湾

台风柏美娜
Typhoon Pamela(英文)
路径图
台风柏美娜的路径图
台风柏美娜的路径图
概况
形成日期1961年9月8日
消散日期1961年9月12日
最低气压915 hPa
影响
财产损失500万美元
死伤人数 台湾158死121失踪
影响地区 美治琉球
台湾
中国大陆
1961年太平洋台风季的一部分

路径

1961年9月6日,关岛海面生成一热带低气压,以每小时25公里的速度向西北移动,但是之后导引气流不明显,7日至9日时速只有5公里,而当时它发展的很缓慢,一直到9月9日下午才增强为轻度台风(以现在的标准应该尚未成为轻度台风),此时它来到了硫磺岛西南海面上约850公里,此时台风才开始快速增强,从中心最大风速每秒15米到隔日上午的35米,速度开始加快,每小时增为15公里往西北西移动,柏美娜此时已经为中度台风

9月11日上午,柏美娜已经移至那霸南方海面,北方强劲的高压脊引领往西北偏西方向前进,同时气压为950毫巴,中心最大风速已经到达了50米,强度发展成当时强烈台风的标准,同时突然加速,从缓慢加速到每小时33公里,偏西路径对台湾构成严重威胁。傍晚八点,柏美娜已经到达了930毫巴,中心最大风速每秒60米的巅峰,距离花莲东方约270公里。在12日凌晨两点,登陆了宜花交界一带。后来,二次登陆中国大陆。柏美娜登陆中国大陆后,逐渐减弱消散。

影响

  台湾

 
 
彭佳屿
34.6 m/s
 
板桥
 
鞍部
 
竹子湖
 
淡水
 
基隆
35 m/s
 
台北
26.2 m/s
 
新屋
 
新竹
33.4 m/s
 
宜兰
34.8 m/s
 
苏澳
 
花莲
23 m/s
 
成功(新港)
20.5 m/s
 
台东
18.2 m/s
 
大武
9.3 m/s
 
兰屿
25.7 m/s
 
台中
17.8 m/s
 
梧栖
 
日月潭
 
阿里山
 
嘉义
 
玉山
 
台南
13.5 m/s
 
高雄
17.2 m/s
 
恒春
15.7 m/s
 
澎湖
28 m/s
 
东吉岛
 
金门
 
马祖
中华民国交通部中央气象署署属气象测站测得最大持续风力。图例:
 无数据
 测得5级风或以下
 测得6至7级风
 测得8至9级风
 测得10至11级风
 测得12至15级风
备注:新竹气象站测得自1949年以来最大持续风力纪录
 
 
彭佳屿
42 m/s
 
板桥
 
鞍部
 
竹子湖
 
淡水
 
基隆
42.5 m/s
 
台北
37.4 m/s
 
新屋
 
新竹
42.7 m/s
 
宜兰
44.8 m/s
 
苏澳
 
花莲
27.2 m/s
 
成功(新港)
26.9 m/s
 
台东
22.3 m/s
 
大武
20.1 m/s
 
兰屿
35.2 m/s
 
台中
30.7 m/s
 
梧栖
 
日月潭
 
阿里山
 
嘉义
 
玉山
 
台南
26.6 m/s
 
高雄
 
恒春
18.3 m/s
 
澎湖
34.2 m/s
 
东吉岛
 
金门
 
马祖
中华民国交通部中央气象署署属气象测站测得最大阵风。图例:
 无数据
 测得8至9级风
 测得10至11级风
 测得12至15级风
备注:新竹气象站测得自1949年以来最大阵风纪录
当地发出之最高热带气旋警特报:海上陆上台风警报

相当惊人的不只是柏美娜台风如此直接的通过中央山脉,基本上相对移速较快的台风,一般而言影响风大于雨,但是仅100毫米的雨量,却为台北地区造成大淹水,包括三重芦洲新庄永和士林大直一带淹水严重,许多淹水地区都包括大汉溪流域,除了暴雨之天然因素外,据说还有人为因素,大汉溪上游当时刚落成的石门水库,情势错估突然泄洪,在当时资讯不发达之时,民众疏忽而未防备,造成大汉溪流域惨重淹水和死伤。据当时警务局的资料,柏美娜台风造成全台153人死亡,140人失踪,以及1874人受伤,房屋全倒12349间,房屋半倒26442间,伤亡惨重,还有许多渔船翻覆损毁,宜兰地区首当其冲,也遭受空前的损失。行政院于灾后成立“台北地区河川防洪计划审核小组”,积极办理台北防洪计划[1]

统计

气象测站 持续风力 阵风 备注
发生时间 风暴名称 风速 (m/s) 蒲福氏风级 发生时间 风暴名称 风速 (m/s) 蒲福氏风级
台北 1962年8月 欧珀 (Opal) 33 12级 1962年8月 欧珀 (Opal) 49.1 15级
澎湖 1949年9月 尼利 (Nelly) 37 13级 1986年8月 韦恩 (Wayne) 68 >17级
恒春 1953年8月 莉泰 (Rita) 36 12级 2016年9月 莫兰蒂 (Meranti) 52.2 16级
台中 1969年9月 艾尔西 (Elsie) 21.7 9级 1969年9月 艾尔西 (Elsie) 39 13级
台南 1952年11月 贝丝 (Bess) 31 11级 1987年9月 杰鲁得 (Gerald) 45.6 14级
台东 1965年6月 黛纳 (Dinah) 43 14级 2016年7月8日上午4时36分 尼伯特 (Nepartak) 57.2 17级 自1901年建站以来最大阵风纪录[2]
花莲 2005年10月2日上午5时8分 龙王 (Longwang) 45.2 14级 2005年10月2日上午5时12分 龙王 (Longwang) 64.9 >17级 自1948年有观测纪录以来最大持续风力及最大阵风[3]
高雄 1962年10月 黛纳 (Dinah) 35.3 12级 1977年7月24日 赛洛玛 (Thelma) 53 16级 此测站为属署高雄气象站,并非代表全高雄的测站,因此高雄测站测得最大阵风仍为赛洛玛台风。
鞍部 1971年7月 娜定 (Nadine) 43 14级 2015年9月28日下午5时23分 杜鹃 (Dujuan) 54.5 16级 自1937年建站以来最大阵风纪录[4]
竹子湖 1977年7月 薇拉 (Vera) 42 14级 1985年8月 尼尔森 (Nelson) 66 >17级
阿里山 1952年11月 贝丝 (Bess) 27.5 9级 2006年7月25日上午0时31分 凯米 (Kaemi) 38.1 13级
日月潭 1956年9月 黛纳 (Dinah) 25 10级 1986年8月 韦恩 (Wayne) 54 16级
玉山 1971年7月 娜定 (Nadine) 40 13级 2006年7月25日上午1时15分 凯米 (Kaemi) 51.5 16级
彭佳屿 1966年9月 寇拉 (Cora) 62.7 >17级 1966年9月 寇拉 (Cora) 80 >17级
宜兰 1962年8月 欧珀 (Opal) 50.7 15级 1962年8月 欧珀 (Opal) 66 >17级
新竹 1961年9月 柏美娜 (Pamela) 33.4 12级 1961年9月 柏美娜 (Pamela) 42.7 14级 1991年迁至竹北现址[5]
大武 1962年10月 黛纳 (Dinah) 31.3 11级 2012年8月24日上午4时19分 天秤 (Tembin) 59.1 17级
成功 2000年8月22下午10时47分 碧利斯 (Bilis) 52.3 16级 2000年8月22日下午10时41分 碧利斯 (Bilis) 78.4 >17级
兰屿 1961年5月 贝蒂 (Betty) 74.7 >17级 2023年10月 小犬 (Koinu) 95.2 >17级
淡水 1961年9月 柏美娜 (Pamela) 36.7 12级 1971年7月 娜定 (Nadine) 46.9 15级
基隆 1959年8月 琼安 (Joan) 43 14级 1971年9月 贝丝 (Bess) 67 >17级
东吉岛 1986年8月 韦恩 (Wayne) 49.1 15级 1987年9月 杰鲁得 (Gerald) 70 >17级 1962年建站[6]
嘉义 1986年8月 韦恩 (Wayne) 27.5 10级 1986年8月 韦恩 (Wayne) 42.7 14级 1968年建站[7]
梧栖 1986年9月 艾贝 (Abby) 33 12级 2016年9月27日 梅姬 (Megi) 57.2 17级 1976年建站[8]
苏澳 1994年9月 葛拉丝 (Gladys) 40.2 13级 1994年9月 葛拉丝 (Gladys) 68.6 >17级 1981年建站[9]
板桥 2015年8月8日上午3时23分 苏迪勒 (Soudelor) 19 8级 2015年8月8日上午3时19分 苏迪勒 (Soudelor) 36.7 12级 2002年建站[10]
马祖 2005年9月1日上午10时9分 泰利 (Talim) 24 9级 2015年8月8日下午2时16分 苏迪勒 (Soudelor) 48.9 15级 2003年建站[11]
金门 2016年9月15日凌晨3时4分 莫兰蒂 (Meranti) 42.2 14级 2016年9月15日凌晨2时57分 莫兰蒂 (Meranti) 61.7 >17级 2004年建站[12]
新屋 2015年8月8日上午5时6分 苏迪勒 (Soudelor) 29.7 11级 2015年8月8日上午5时3分 苏迪勒 (Soudelor) 47 15级 2013年建站[13]
田中 2024年7月25日下午6时分 凯米 (Gaemi) 9.6 5级 2024年7月25日下午6时26分 凯米 (Gaemi) 23.7 9级 2020年建站[14]
新北 2023年8月4日上午1时分 康芮(Kong-rey) 13.3 6级 2023年8月4日上午1时48分 康芮(Kong-rey) 34.7 12级 2023年建站[15]
  1. 以下为9月11日8时起至12日20时台风侵台期间各测站总雨量[16]
排行 雨量(毫米) 测站名称
1 310.3 阿里山
2 203.3 宜兰
3 178.7 玉山
4 150.7 基隆
5 146.5 鞍部
6 138.8 澎湖
7 132.9 新竹
8 128.6 淡水
9 102.6 竹子湖
10 101.6 台北
11 94.2 台中
12 81.2 花莲
13 43.6 日月潭
14 30.5 台南
15 30.4 彭佳屿
16 28.9 大武
17 13.9 高雄
18 11.9 成功
19 8.8 台东
20 2.4 兰屿
21 0.9 恒春

纪录

 
周振东武举人宅遗迹

一般而言,许多台风在通过台湾中央山脉时,都因为高低层环流爬过山脉难易度不一,容易诱发副低压中心导引台风通过山脉,但是柏美娜的时速相当快速,还没有生成副低压就已经爬过雪山山脉,早上八点就在台中西北出海,在陆上期间只有短短的五小时多,相当惊人,此时台风结构也遭到破坏,为中度台风,在通过雪山山脉时也因为风和地形的影响,台东地区出现焚风情形,从当日凌晨一点的27度飙升到二点的32.3度到六点才结束。下午两点柏美娜就进入大陆快速减弱,隔日早上就变性为温带气旋

柏美娜的最大平均风速在基隆市,每秒有35米,其次是登陆点宜兰县,有34.8米,瞬间最大阵风有44.8米,而雨量方面,台北县乌来最多,在侵台期间降下347.2毫米,苏澳镇也有319.8毫米,而宜兰市有203毫米,台北市仅有100毫米,西南部平地以及东部几乎不超过50毫米,恒春镇几乎没有下雨(0.9毫米)。

除此之外,柏美娜形成时,因为初期三天发展缓慢,结构不是很好,但是在之后快速增强成强烈台风,只有短短两三天(近年发展最快的有名台风应该是瑞伯),并且从原本牛步开始飙快,气象局原本认为柏美娜应会维持往西北的方向前进,却没想到北边高压不让它往北进,反而往西威胁台湾,当时的气象技术缺乏,没有足够海上资料可以准确预测,必须依赖美军的气象资料发布了柏美娜的台风警报,气象局原本预测十二日上午九点登陆,因为当台风在登陆台湾东部时,时有速度趋缓找寻登陆点之情形,但是它却在凌晨两点就已经登陆了交界一带,使气象人员措手不及,之后更以狂飙通过雪山山脉,让气象人员大为傻眼,也使一般民众有所责难,其预测误差过大,更加上台北大汉溪流域大淹水染上人为因素色彩,柏美娜台风所需去追究的,不只是其路径本身,还有人为疏忽的原因。

热带气旋警告使用记录

台湾

 中央气象局 台风警报
上一热带气旋 海上台风警报
    1961.09.11 10:00 - 1961.09.11 10:00
下一热带气旋
超级强烈台风南施 中度台风沙莉
超级强烈台风南施 陆上台风警报
    1961.09.11 16:00 - 1961.09.12 16:00
中度台风沙莉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