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肋定五世
教宗圣策肋定五世(拉丁语:Sanctus Caelestinus PP. V;1215年—1296年5月19日)是第192任天主教教宗,原名摩罗尼的伯多禄(意大利语:Pietro del Morrone),1294年7月5日当选罗马主教(教宗),同年8月29日即位至12月13日为止。[1]策肋定五世原是一名修士和隐修者,创立了本笃会的支会策肋定会。在他当选教宗之前的教宗选举已经陷入僵局达两年之久,他在不知情下作为一个妥协人选而成为教宗[2]。
教宗 圣策肋定五世 Sanctus Caelestinus PP. V | |
---|---|
罗马主教 | |
当选 | 1294年7月5日 |
就任 | 1294年8月29日 |
卸任 | 1294年12月13日(在位106天) |
前任 | 教宗尼各老四世 |
继任 | 教宗波尼法爵八世 |
圣秩 | |
晋牧 | 于1294年8月19日晋牧 |
个人资料 | |
本名 | Pietro del Morrone |
出生 | 1215年 西西里王国伊塞尔尼亚 |
逝世 | 1296年5月19日 教宗国费伦蒂诺 |
牧徽 | |
圣徒 | |
纪念日 | 5月19日 |
封圣 | 于1313年5月5日 |
主保 | 装订技工 |
参见其他以“策肋定”为名号的教宗 |
策肋定五世 的教宗敬称 | |
---|---|
参考敬称 | 教宗阁下 |
语体敬称 | 教宗阁下 |
宗教敬称 | 圣父 |
身后敬称 | 圣人 |
他于1294年担任教宗[1],因受不住教宗生活,而且完全没有行政经验,被政治家把持,于是颁布教宗辞职教令,然后同时辞职。虽然他不是唯一的辞职教宗,但是他却是第一位在没有外部政治压力下自发自愿地辞职的教宗,下一位同样自发自愿地辞职的教宗是八百年之后之教宗本笃十六世。仅教宗辞职教令之外,策肋定五世的其他教令和任命人选几乎全被继任者教宗波尼法爵八世推翻,波尼法爵八世将他软禁在坎帕尼亚地区费伦蒂诺内的城堡,策肋定五世不久去世[2]。
生平
相传他于1215年诞生在西西里王国伊塞尔尼亚一处名为圣安杰洛·林莫山劳的村庄,现为意大利莫利塞大区坎波巴索省的一部分,父母是安杰洛·安吉纳列奥和玛丽亚·塞拉利昂,他在12名子女中排名第11[3]。
他父亲在农务工作时逝世以后,母亲独自抚育他,她的宗教观是影响伯多禄精神发展的关键角色,她认为儿子不会当农夫或牧羊人,而会有不凡的未来。伯多禄还是个孩子的时候,他已经表现出智慧和爱心。其后伯多禄接续家业务农,于17岁时加入天主教贝内文托总教区戴奥利地区的本笃会。其间伯多禄表现出禁欲主义和孤独的性格,1239年开始在摩罗尼山上一个洞穴独自修行,因此有“摩罗尼的伯多禄”称号[3]。
五年后他离开根据地,与两名同伴迁到意大利中部阿布鲁佐的麦耶那山上类似的洞穴修行,在此严格依照圣若翰洗者苦行生活的规则,实践他的忏悔,禁食,漫长的祷告,穿着头发织成的衬衫和铁锁链。50年间伯多禄每日如是,他的事迹使他成为意大利众所周知的人物,支持者蜂拥而至,按照伯多禄生活的规则作苦行修行[3]。
建立策肋定会
伯多禄和他的追随者在1244年建立修会,修会后来以伯多禄的名号策肋定为名,新修会成立后伯多禄建立一些规则使会众能按照他的苦行方式修行。1264年乌尔班四世承认新修会,然而额我略十世在第二次里昂公会议压制自第四次拉特朗公会议成立的组织,禁止她们扩张。策肋定会首当其冲,于是伯多禄前往里昂,成功说服额我略十世批准他的新修会,说明策肋定会是本笃会的分支,跟随本笃会的圣本笃规则,但增加了额外严格程度和苦行。额我略十世将之收归直接监控,确保教会的属权,并赋予了她世俗豁免权[2]。
得到额我略十世支持,策肋定会发展迅速,伯多禄视为修会的“最高长老”,36座修道院超过六百名修士加入了策肋定会。然而伯多禄并不志在成为修会领导人,他只想坚持自己的修行,远离圣职,他的个性在当选教宗之后更加突显[2]。
当他见到修会稳定发展,伯多禄便放弃职务,隐退到僻静的地方作孤独的忏悔和祷告。不久,1293年由于他修行的马耶拉修道院太过荒凉、气候极端和破旧,被下令结束,于是迁到苏尔莫纳修会最高长老的所在地继续修行[2]。
当选教宗
1292年4月教宗尼各老四世逝世,一众枢机集中在佩鲁贾作教宗选举,最后演变成奥尔西尼家族和科隆纳家族的竞争,两派拉锯了两年都达不到共识。那不勒斯国王查理二世已经等待一位教宗为他加冕而非常不耐烦。作为知名的本笃会修士伯多禄向枢机团致信,表示圣灵向他感应,警告枢机团四个月内再不尽快选出教宗的话会遭受天主惩罚[2][3]。
枢机团团长兰度·米勒班卡·奥尔西尼收到信后,向枢机团朗读信件,然后大声说:“以圣父、圣子、圣神之名,我选择兄弟摩罗尼的伯多禄!”由于伯多禄一直远离政治圈,既非世家大族,又年老,而且没有行政经验,易被操控,是一时的过度人物之选,以解当前困局。其他枢机纷纷表态,一致选择伯多禄,宣称是化腐朽为神奇的一票,结束两年来的拉锯战。三名枢机上山向伯多禄道贺,伯多禄对此非常恐慌,即时拒绝,甚至于根据弗朗切斯科·彼特拉克所说般尝试逃走,众多的修士和教徒上山在他所在的修院集会请求他就职,为他增添压力,最终被枢机团说服,为那不勒斯国王和他的儿子匈牙利名义上的国王安茹的查理·马特尔加冕[2][3][4]。
他在1294年7月5日当选,8月29日加冕,时年79岁。查理二世运用影响力,将加冕地点转到那不勒斯边境小镇阿布鲁佐拉奎拉圣康林马利奥的玛丽亚教堂举行,加冕后伯多禄取教宗名号为策肋定五世[2][3]。由于他是由无铎品的修士一下子擢升教宗,而非腐败的世家贵族出身,没有道德争议,被视为实验当时流行的预言:“君士坦丁献土在圣神指引下最终落入修士手中。”于是宣布为策肋定五世为君士坦丁献土以来第一位合法教宗,民众憧憬新教宗的统治会有不同的改变[3][5][6]。
教宗任上
根据传说,凡穿过周年圣门到达圣康林马利奥的玛丽亚教堂出席策肋定五世的加冕礼者,不论出身,一律免费派发赎罪券[7]。这事件最后演变成拉奎拉当地的节日“大赦节”,每年8月28至29日庆祝[8]。
策肋定五世即位不久发觉自己被贪污腐化和不可信任的人包围,从拉奎拉加冕事件已证明他自己对世俗权力的干预没有抵抗力,政治经验全无,软弱无能。为免触犯传统而引起危机,结果策肋定五世要在传统加冕地点罗马梵蒂冈再加冕多一次,使他成为历任教宗第一位,也是现时唯一一位加冕了两次的教宗[3][9]。在查理二世影响下策肋定五世的办公地点迁到那不勒斯王国,远离罗马教廷,又被查理二世掌控。他任命查理二世所喜的人员进入教会的重要机构,擢升了12位新枢机,大部分都是那不勒斯和法国籍,此擢升影响深远,为后来亚维农教廷和天主教会大分裂的远因。策肋定五世任命进入教会的重要机构包括查理二世21岁的儿子图卢兹的路易,为了方便一直是俗家人的他出任里昂总教区总主教,于是下达剃度令,予以未成年人可担任的小品,虽然这些最后没有实行。策肋定五世复原额我略十世之前实行而被哈德良五世废除的教宗选举规则,此规则悠久且更严谨和秘密,以免像他之前费时日久的宗座出缺再次出现,这次选举规则修改也使他成为最后一位公开投票产生的教宗[10]。
他的不谨慎和对人太没有戒心,开了多张签了名的空白信件并流传出外,要求进行苦修禁食又被拒绝,策肋定五世开始意识到他不适合当一位教宗,有了辞职的想法。他本想将自己的职务交予三位枢机代为行使,自己则做有名无实的教宗,不过三位枢机都拒绝了。策肋定五世知道解决自己的窘境只余辞职一途,但恐怕教宗辞职不符《天主教法典》,故咨询贝尼代托·卡尔泰尼枢机(他的后继者波尼法爵八世)辞职的可能性[10]。贝尼代托的意见导致策肋定五世下定决心在当教宗五个月零八日后宣布辞职,1294年12月13日在新堡下达最后一个教令——《教宗辞职教令》。
“教宗如辞职,其辞职得自由为之,且应适当表明,始能生效,但不需要任何人接受[11]。”
在正式文书中,他表示辞职原因:“谦卑地愿望,为了一个更纯洁的生活,为了不沾污良心,他身体不勘重负,他对人无知而乖僻,他渴求以前般生活的安宁[12]。”在离开职务以后,退隐成为隐士。
退隐、死亡和封圣
前教宗策肋定五世,重新恢复为伯多禄·安吉纳列奥,他的辞职受到各方反对,枢机贝尼代托·卡尔泰尼欲想成为教宗,但却有前教宗同时在世,这是非常罕有,他有成为对立教宗之险,于是下令将伯多禄带回罗马监视。伯多禄得知消息逃入森林,返回苏尔莫纳继续修行,他这想法显然不知严重性,亦太天真,贝尼代托的爪牙捉住了他,伯多禄打算逃到达尔马提亚,但再次失败了。贝尼代托·卡尔泰尼将之软禁在费伦蒂诺的城堡中。伯多禄主要支持者查理二世得知消息,带同人马包围城堡,请求不要辞职,修士和教徒亦游行集会请求他不要离开职务,但这一次伯多禄坚持立场,不予理会。9日后,教宗选举举行,选出贝尼代托·卡尔泰尼为新教宗波尼法爵八世,伯多禄的辞职是不可逆转了。波尼法爵八世急不及待彻除伯多禄的教令和任命,大量扩张他自己的家族[3]。
软禁伯多禄约九个月后,他被支持者救出,但被捉回,不久死在那里,伯多禄的支持者宣称他是被波尼法爵八世谋杀,波尼法爵八世将异见镇压。伯多禄安葬在软禁地费伦蒂诺城堡中,后来迁到他的加冕地圣康林马利奥的玛丽亚教堂安葬。尽管梵蒂冈一直以来否认策肋定五世遭谋杀,但转移策肋定五世葬地时学者发现他的头骨有指甲大小之裂口,大部分学者都认为他是非正常死亡[2][3]。
法国国王腓力四世素来支持策肋定五世反对波尼法爵八世,克莱孟五世当选教宗之后腓力四世提名策肋定五世为圣人。1313年宗教法院拜隆纳家族势力压倒波尼法爵八世的奥尔西尼家族时,策肋定五世被册封圣典,是为圣策肋定五世[13]。
遗赠
现代比较注意的是策肋定五世之辞职[14],他为教宗辞职立下法理性依据,有时将他比喻为第一个辞职的教宗,然而早在他之前已有彭谦[15]、本笃九世、额我略六世[16]等教宗辞职,但是却没有像策肋定五世般没有外来政治压力,自愿自发地辞职。他最大的功绩是恢复额我略十世教宗诏书《危险之处[17]》教宗秘密选举教令,秘密选举传统一直传承到今日[18]。
1966年保禄六世访问策肋定五世死亡地费伦蒂诺,演讲中向策肋定五世表示敬意,《时代杂志》猜测保禄六世正考虑为教宗订立退休政策[19][20]。策肋定五世遗骸迁到圣康林马利奥的玛丽亚教堂,所在地2009年遇上拉奎拉地震,教堂倒塌但遗骸无损,意大利国家的文物安全委员会负责人表示:“这是另一个伟大的教宗奇迹[21]。”教堂短时间已经重修好[22]。2009年4月28日,本笃十六世访问拉奎拉检查教堂的损毁情况,策肋定五世的遗骸抬出了大厅中间摆放,本笃十六世在玻璃棺前祷告,并把他2005年4月教宗就职典礼用过的羊毛披带放在棺上作礼物后离去[23] [24]。
为了纪念策肋定五世诞生800周年,本笃十六世宣布2009年8月28日至2010年8月29日为“策肋定年”[25]。2010年7月4日本笃十六世参观拉奎拉附近的苏尔摩纳大教堂[26],作为策肋定年仪式的一部分,本笃十六世将1294年10月10日策肋定五世的遗物奉献祭坛前[27]。
《罗马殉道录》5月19日条目提到策肋定五世,表示:
“在拉齐奥近拉奎拉的费伦蒂诺城堡,圣伯多禄·策肋定在此诞生,他半生是阿布鲁佐修士的领导人,因尊荣和奇迹而受人崇敬,年近八旬当选教宗,选名策肋定五世,但同年离弃职位独自退隐[28]。”
创作
传统认为但丁·阿利吉耶里在作品《神曲·地狱篇》“无所作为者”一诗中不点名谴责策肋定五世,他描述自己抵达灵薄狱,在神秘的诗句写道:
“我看出、并且也认得那个人的灵魂,
他就是那曾出于怯懦而放弃重要权位的人。”——《神曲·地狱篇》第三章《无所作为者》59至60段
《神曲》评注人格拉齐奥洛·德·班巴利奥利1324年引述但丁的儿子雅格布·阿利吉耶里的意见,认为此段含意是指策肋定五世[29],近期的学者芭芭拉·雷诺兹也认为是可能的。弗朗切斯科·彼特拉克不同意但丁指责策肋定五世怯懦,篡改移除了诗句。现代学者马克·穆萨则认为,但丁可能指其他人,以扫、戴克里先或本丢彼拉多等等[30]。
1346年,弗朗切斯科·彼特拉克公开《孤独的生活》一文,赞颂策肋定五世拒绝权力归隐孤独[31]。
丹·布朗《天使与魔鬼》第88章引用策肋定五世为其中一位遭谋杀教宗,电影版亦有相同的描述[32]。
1968年,伊格纳奇奥·斯隆将策肋定五世一生改编为话剧《谦逊基督徒的故事》[33]、1990年彼得·巴恩斯也将策肋定五世一生改编为话剧《日落与荣耀》[34]。
译名列表
- 圣塞莱斯廷五世:《世界人名翻译大辞典》1993年版作塞莱斯廷。
- 圣雷定五世:香港天主教教区档案 历任教宗作雷定。
- 圣切莱斯廷五世:大英线上繁体中文版[失效链接]作切莱斯廷。
- 圣西勒士丁五世:中国大百科智慧藏 外国人名译名对照表[失效链接]作西勒士丁。
参考文献
- ^ 1.0 1.1 Pontiffs. Holy See. [2019-09-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09) (英语).
-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Loughlin, JF. Pope St. Celestine V. The Catholic Encyclopedia 3. New York: Robert Appleton Company. 1908 [2013-03-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6-22).
- ^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Celestine V. [2011-05-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24).
- ^ Resignation of Pope Celestine V. [2013-03-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2-15).
- ^ Pope Celestine V. [2013-03-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3-19).
- ^ ST. CELESTINE V, POPE. [2013-03-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9-19).
- ^ Pope John Paul II. Address of John Paul II to the Jury Members of the 'Premio Internazionale Perdonanza'. 23 August 2001 [19 May 2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0-21).
- ^ Abruzzo World Club. The Perdonanza. Abruzzo Heritage. Summer 20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8-26).
- ^ Clement V's bull of canonization noted his "marvelous simplicity and inexperience[] in everything belonging to the rule of the Church"
- ^ 10.0 10.1 McBrien, Richard P. (2000) Lives of the Popes
- ^ 天主教法典第二卷第二編中譯本 (PDF). [2013-04-01].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3-04-15).
- ^ Walker, Jesse (2013-02-11) The Ones Who Walk Away From the Holy Se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Reason
- ^ Finucane, Ronald C. (2011) Contested Canonizations
- ^ Johnston, Bruce; Jonathan Petre. Cardinal hints that ailing Pope may resign. The Telegraph. 8 February 2005 [2013-04-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2-15).
- ^ Mcbrien, Richard P. The Pocket Guide to the Popes. HarperCollins. 31 October 2006: 30–31 [6 March 2012]. ISBN 978-0-06-11377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6-16).
- ^ Coulombe, Charles A., Vicars of Christ: A History of the Popes, (Citadel Press, 2003), 198.
- ^ Latin text of Ubi periculum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存档日期2016-03-04.
- ^ Josep M. Colomer and Iain McLean. (1998). "Electing Popes: Approval Balloting and Qualified-Majority Rule". The Journal of Interdisciplinary History, Vol. 29, No. 1, pp. 1-22.
- ^ Cf. Pope Paul VI's speech of 1 September 1966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Roman Catholicism: Retirement for 200 Bishops. Time Magazine. 30 September 1966 [19 May 2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3-29).
- ^ Pope's bones survive earthquake. United Press International. 9 April 2009 [19 May 2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3-18).
- ^ Kington, Tom. Italy earthquake focus shifts to saving Abruzzo's heritage. The Guardian. 14 April 2009 [19 May 2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4-17).
- ^ Owen, Richard. Pope Benedict XVI visits Abruzzo earthquake zone to pray for victims. The Times. 28 April 2009 [19 May 2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6-04).
- ^ Donadio, Rachel. Pope visits devastated earthquake zone. The New York Times. 28 April 2009 [25 February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16).
- ^ Homily of Card. Tarcisio Bertone for the opening of the Holy Door on the occasion of the Feast of Celestinian Forgiveness and the beginning of the Celestinian Year. The Roman Curia. 28 August 2009 [19 May 2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3-03) (意大利语).
- ^ Benedict Praised courage of Celestine V, another Pope who resigned. Rome Reports. 12 February 2013 [25 February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年2月17日) (英语).
- ^ Pastoral Visit to Sulmona. The Roman Curia. 4 July 2010 [15 February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3-03) (英语).
- ^ A Pope in hell? The curious case of Pope St. Peter Celestine V. [2013-04-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18).
- ^ Alighieri, Jacopo. Chiose alla cantica dell'Inferno. Florence: Tipografica di Tommaso Baracchi. 1848: 12 [2013-04-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5-26) (意大利语).
- ^ Dante’s Inferno:A Discussion Guide By David Bruce (PDF). [2013-04-01].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3-02-28).
- ^ Petrarca, Francesco. De vita Solitaria. Bologna: Gaetano Romagnoli. 1879 [2013-04-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5-26) (意大利语).
- ^ 丹·布朗《天使与魔鬼》第88章
- ^ L'avventura di un povero cristiano. [2013-04-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1-25).
- ^ Sunsets and Glories (Paperback). [2013-04-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23).
- ^ The Life of Polycrates and Other Stories for Antiquated Children. Chomu Press. 2011. ISBN 9781907681042.
外部链接
- Pope St. Celestine V. 天主教百科全书. 1913.
- YouTube上的A short video outlining the life of Pope Celestine V,始于1分21秒(英文)
- YouTube上的谦逊基督徒的故事 1/2,始于57分52秒(意大利文)
- YouTube上的谦逊基督徒的故事 2/2,始于43分51秒(意大利文)
- YouTube上的本笃十六世访问拉奎拉圣康林马利奥的玛丽亚教堂,始于1分38秒(意大利文)
参见
天主教会职衔 | ||
---|---|---|
前任者: 尼各老四世 |
罗马主教 教宗 1294年8月29日-1294年12月13日 |
继任者: 波尼法爵八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