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瑸(1656年7月14日—1718年11月24日),文焕眉川广东海康(今雷州市)人,清朝政治人物,同进士出身。

陈瑸
《陈清端公奏稿》之陈瑸像
《陈清端公奏稿》之陈瑸像
大清福建巡抚
籍贯广东海康县东湖村[1](今雷州市
族裔汉族
字号字文焕,号眉川
谥号清端
出生南明永历十年闰五月二十三日
(1656年7月14日)
广东海康县东湖村(今雷州市
逝世康熙五十七年十月初三日
(1718年11月24日)
福建闽县(今福州市鼓楼区
出身
  • 康熙三十三年甲戌科同进士
著作
  • 《陈清端公文集》
  • 《陈清端诗集》

生平

陈瑸生于南明永历十年(1656年)闰五月二十三日。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登甲戌科进士,候铨。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任福建古田县知县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转任台湾县知县[2]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行取。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授刑部主事。次年迁本部员外郎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充会试同考官,即出为四川提督学道。次年任福建分巡台湾厦门道,并重修《台湾府志》,任内废除“官庄”租赁收入。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擢为湖南巡抚,次年,福建巡抚开缺,康熙帝曰:“陈瑸操守清廉,是一正人,但无甚才能,江南地方烦剧紧要,非伊所能。福建地方伊尚熟悉,著调福建巡抚,令速赴任。”[3],遂于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调任福建巡抚。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以病乞休,慰留之,同年十月初三日,卒于福建巡抚官署,享寿六十三岁。追授礼部尚书清端[4]雍正八年(1730年)入祀贤良祠乾隆六年(1741年)十月,恩赐其孙陈子良举人

著作

有《陈清端公文集》、《陈清端诗集》等书。

评价

陈瑸为知名的清官,逝世后曾被康熙帝亲口赞赏,言曰:“陈瑸居官甚优,操守极清。朕亦见有清官,如伊者朕实未见;既从古清官,亦未见有如伊者。”[5]

纪念

 
台南北极殿供奉的陈瑸像
  • 台湾台南市北极殿,便刻有陈瑸的神像予以祭祀。该庙亦有陈瑸所献的“辰居星拱”匾,落崁年份是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仲冬[2]
  • 台南孔庙的古物保存暨展览室内,留有一面陈瑸于癸巳年落款的石碑。

延伸阅读

[]

 明史卷二百九十四》,出自《明史
 清史稿·卷277》,出自赵尔巽清史稿

参考文献

  1. ^ “雷州府志”:‘陈瑸,海康东湖村人’【按“陈氏家谱”:‘村名又称南田。雍正二年,移居郡城东门内;在府县城隍庙之前。庙旁旧有钟楼,故今咸曰“钟楼陈氏”’。
  2. ^ 2.0 2.1 卓克华. 《從寺廟發現歷史─台灣寺廟文獻之解讀與意涵》. 扬智文化. 2003-11: 页244. ISBN 957-818-526-X. 
  3. ^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康熙起居注v.3》. 中华书局. 1984: 页2229–2230. 
  4. ^ “福建通志”本传:‘当属纩,一绨袍,覆以布衾而已。属员入视,莫不感涕;民有相向哭于途者’。“家传”:‘公自筮仕古田至为巡抚二十年,孑身于外,未尝延致幕客。父子睽隔数千里,不能具舟车通往来。傔从一、二人,官厨惟进瓜蔬:皆人情所万不能堪者。而公恬然处之,终其身’。“请祀乡贤呈”:‘始终惟凛四知,出处皆同一节’。
  5. ^ 民国·赵尔巽等,《清史稿》(卷277):“未几,卒于官。遗疏以所贮公项余银一万三千有奇充西师之费。命以一万佐饷,余给其子为葬具。寻谕大学士曰:‘陈瑸居官甚优,操守极清,朕所罕见,恐古人中亦不多得也。’”
  • 刘宁颜编,《重修台湾省通志》,台北市,台湾省文献委员会,1994年。
  •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康熙起居注v.3》(北京市:中华书局,1984年,第一版),页2229-2230。
官衔
前任:
卢承德
台湾府台湾县知县
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上任
继任:
王仕俊
前任:
周元文
福建分巡台湾厦门道
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上任
继任:
梁文科
前任:
周元文
台湾府知府
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兼摄
继任:
冯协一
前任:
满保
福建巡抚
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上任
继任:
吕犹龙